本报评论:推动开发区成为绿色发展的引擎

2024-01-24 08:01:3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环境网

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工业园区、化工园区等各类开发区,是一类特殊而重要的管理层级,集中分布有大量工业企业,既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又是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区域。做好开发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对于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开发区的管理体制较为特殊。一方面,设立了管理委员会,作为当地党委、政府的派出机构,负责开发区相关工作。但其职能侧重于经济管理和投资服务,像生态环保、城市管理等社会管理服务职能,仍然离不开乡镇、街道。比如,多数开发区尽管设有安全环保局等机构,但没有执法权,发现环境违法问题线索只能移交给乡镇、街道的综合执法部门。而且涉及生态环保工作的部门较多,有些部门比如农业、水务、城管等在管委会里可能并没有设置,还需要协调乡镇、街道的相应部门开展工作。

另一方面,开发区的管理范围和乡镇、街道有重叠、交叉。设立之初,开发区的范围较小,往往是在乡镇、街道的辖区内划出一部分地块作为开发区进行招商引资。但随着开发区的发展,企业越来越多,管理范围也随之越来越大,有的覆盖了原有的乡镇,有的甚至横跨、囊括了多个乡镇。随之而来的是环境管理的重叠、交叉,管理难度逐渐加大。

随着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开发区在经济建设上的高效、便利和成效深受认可,其内涵和职能也在不断变化升级。比如在江苏苏州,开发区有升级为介于县和乡镇之间的一个管理层级的趋势。有的县区,主动创新求变,打破了传统的、固定的乡镇板块格局,将全县域划分为几个大的功能片区,每个片区涵盖几个乡镇,由片区里的开发区管委会统领经济发展工作,各个乡镇政府主要负责社会管理工作。这可能代表了开发区发展的一种方向。笔者认为可以参照这种模式,将生态环境保护职权交给乡镇、街道,充实其环保办、综合执法局的力量,夯实生态环保工作根基;开发区管委会的生态环境保护机构主要承担统筹协调、规划引领的作用,彻底理顺开发区生态环保管理体制。

理顺管理体制是做好开发区生态环保工作的基础,在此之上,还需科学规划开发区布局。随着经济发展,开发区逐步从工业集中区升级为集生产、生活为一体的区域。开发区成立之初,企业数量少、开发强度小,距离市区、居民区也相对较远,环境信访数量相对较少。但随着开发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数量增多,开发范围不断外展,与市区、居民区的间距日益趋近。同时,由于工作人员的增多,不可避免地要在开发区内兴建住宅、学校、商场等生活基础设施。两者相加,开发区的空间约束趋紧,难以保障工业区和居民区之间有足够的防护距离,导致异味、噪声扰民等环境问题易发多发。因此,最好的解决办法就是提早谋划,在制定开发区发展规划时就充分考虑环境影响,科学合理布局工业区和居民区,适当留白、留绿,做到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合理分布、和谐共生。

此外,还要做到精细化管理。开发区的特点是工业企业相对集中分布,企业的行业种类、污染因子各异,在环境管理的需求上与传统的乡镇、街道有所不同。比如环境监测,单个站点难以全面反映整个区域的环境质量变化情况,而且传统监测因子也难以覆盖不同行业特征污染因子。因此,要采取适合开发区特点的环境管理模式,因地制宜、量体裁衣,让环境管理更加精细、精准。

比如,常熟高新区建成由两座大气标准站、两座VOCs监测站、31台微型空气站组成的监测体系,涵盖园区主导上下风向、园区边界及周边敏感目标,能够及时掌握区域环境质量及污染物排放情况。同时,立足实际确定园区环境质量和污染物排放管控因子,除常规因子外,还根据产业类别特点,分别筛选相应的特征污染因子进行管控,废气方面重点考虑氯化氢和硫酸雾,废水方面重点关注总镍、总锑两种特征污染物,实现了科学治污、精准治污。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