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辕门斩子》:氍毹经典,戏理溯源

2022-11-24 09:00:49 - 媒体滚动

转自:廊坊日报

京剧《辕门斩子》:氍毹经典,戏理溯源

《辕门斩子》一剧源自《杨家将》说传第三十五回“杨宗保巧遇穆桂英”,由早年戏曲艺人改编搬至戏曲舞台演出。讲述杨六郎败阵于穆桂英,愤恨而归,恼怒其子杨宗保穆柯寨临阵招亲,欲将其斩首。孟良、焦赞、佘太君、八贤王讲情无果,最终穆桂英闯帐进献降龙木,并应允亲自攻破天门阵,方才救得杨宗保。

该剧为老生行当唱功为主的代表作品,且行当齐全,生旦净丑均有所展现,是戏曲艺术中典型的“一场干”式的折子戏。(“一场干”指全出仅一场戏,无切换场景),在京剧舞台上通常与《穆柯寨》《穆天王》连演。

《辕门斩子》最初为梆子戏剧目,后由谭鑫培先生搬演至京剧舞台,追溯其相关记载,早在十九世纪中后期的清宫升平署戏画中就有《辕门斩子》的图画记载。该剧影响广泛,为众多流派名家所传唱,如早年老生名伶刘鸿升以“三斩一探”为其代表作,前四大须生之一的高庆奎亦善演“三斩一碰”。这其中《辕门斩子》便是“三斩”之一(“三斩”其二为《斩黄袍》《斩马谡》,“一探”为《四郎探母》,“一碰”为《碰碑》)。在民国时期传世的戏报中,各大名角贴演《斩子》一戏数不胜数:1925年2月23日,前四大须生之一的言菊朋下海组班开演于北京开明剧院,首场演出贴演《法场换子》,第二日演出便贴演《辕门斩子》;1931年5月17日,马连良的扶风社于北京的吉祥戏园演出全本《辕门斩子》,前面是何雅秋的《穆柯寨》、王幼卿的《穆天王》。各大京剧名伶的争相排演,从中看出这出戏深受观众喜爱。

当今,无论是京剧还是梆子剧种,剧中杨六郎的形象大都为头戴中纱,面上黑三髯,身穿白蟒、玉带,足蹬老生厚底。而该剧早年在梆子戏中,又有“三换衣”之称,即杨六郎见娘、见王和见穆桂英穿三套不同的服装。因时代较为久远,且当时艺人对于人物妆扮并无确切标准,故“三换衣”版本较为多样,笔者根据考证认为较为合理的是:杨六郎见娘之时,正处军营整顿军马,时刻准备带兵出征,故戴帅盔、扎白硬靠,褶白蟒。这种妆扮既符合杨六郎三军主帅欲挂帅出征的人物身份及处境。同时,以元帅身份面对母亲,给予佘太君军令大于家法的压迫感,使其求情不得。而见八贤王时,杨六郎则脱去蟒靠换为绿蟒,这与其作为皇家郡马,要顾及君臣相见的礼仪有关。见穆桂英时,其身穿官衣,又有以官见民之意。

在京剧舞台上依据升平署戏画,这一时期便已是白蟒纱帽的扮相,但据谭派名家王则昭先生所述,老一辈谭派演员在演出此剧时也曾有过“三换衣”的路子。但与梆子戏不同,见娘穿白蟒戴中纱;见王则穿红蟒,戴驸马套翅;而见穆桂英时则穿白软靠,戴帅盔。前两者较容易理解,后者穿白软靠则是因为本折戏之前,他曾被穆桂英生擒下马,大败而归而心生惧怕。这一解释虽颇具喜剧色彩,整剧来看,也算差强人意。值得提及的一点,剧中人物穿蟒关于是否带苫肩有“武带文不带”的说法,剧中杨六郎出身武将,又出任三军元帅,穿蟒固然应带苫肩。如今一些演员演出时不带苫肩,并无合理解释。

谈及该剧换衣与否的对比,笔者看来,因该剧属于戏曲“正剧”,且为传统“大团圆”式的结局,具有好听、好看、好玩的特性。早年“三换衣”的形式在观众看来,更为热闹,演员以此来博取观众的喝彩,从而达到演剧火爆的目的性要比艺人追求表演贴近戏文本意符合剧中情境更具说服力。而如今白蟒、中纱“一场干”的表演形式则精炼了舞台结构,缩减了剧中的剧情,顺应了观众的需求。

总的来讲,抛开繁多的服饰变化,演员演出此剧则更需提高唱、念、做的基本功,才能获得观众认可。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