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前沿 | 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研究创新单元王锐院士团队在新分子、新靶点、新机制的多肽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2023-11-24 15:17:32 - 市场资讯

转自:药学进展

学科前沿 | 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研究创新单元王锐院士团队在新分子、新靶点、新机制的多肽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研究创新单元王锐院士团队在新分子、新靶点、新机制的多肽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PPS 

2023年11月15日,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研究创新单元(兰州大学)王锐院士与牟凌云、张海龙副教授以共同通讯在国际期刊SignalTransductionandTargetedTherapy(信号转导与靶向治疗)(IF=39.3)在线发表题为“MicrocolinH,anovelautophagyinducer,exertspotentantitumouractivitybytargetingPITPα/β”(一种新型的自噬诱导剂MicrocolinH通过靶向磷脂酰基醇转运蛋白发挥强大的抗肿瘤活性)的研究论文。该研究运用多学科交叉协同策略(天然产物化学合成—化学蛋白质组学靶点确认—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活性评价),系统性研究发现海洋多肽分子MicrocolinH通过直接作用于靶点蛋白PITPα/β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而发挥强大的抗肿瘤活性。并在临床样本中证实PITPα/β的高表达与胃癌患者的不良预后密切相关,揭示PITPα/β作为胃癌诊疗的潜在新靶点。

该论文以海洋天然多肽MicrocolinH为研究对象,为了深入探索其抗肿瘤活性和机制,首先以单次大于200mg的产量实现了MicrocolinH分子的全合成,有效解决了该类天然产物的物质来源问题。其次,在细胞层面研究发现MicrocolinH对于胃癌,肺癌,胰腺癌,肝癌等多种肿瘤细胞具有纳摩尔级的抑制活性。进一步地,通过运用化学蛋白质组学技术发现MicrocolinH的直接作用靶点为磷脂酰肌醇转运蛋白α/β(PITPα/β)。并利用蛋白热稳定性实验、分子动力学模拟,以及在胃癌细胞内敲除PITPα/PITPβ导致MicrocolinH响应丢失等手段,确认了PITPα/β是MicrocolinH发挥抗肿瘤活性的直接作用靶点。

自噬是一种细胞自我降解的代谢过程,通过诱导细胞自噬,肿瘤细胞内的异常蛋白质和细胞器得以清除,阻断肿瘤的生存和扩散,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策略和途径。该研究发现,MicrocolinH能够显著诱导肿瘤细胞内LC3Ⅰ向LC3Ⅱ的转化,增加GFP-RFP-Hela细胞中自噬小体的形成与累积。敲除PITPα/PITPβ会导致自噬表型出现并失去对MicrocolinH处理的响应,明确了MicrocolinH诱导肿瘤细胞发生自噬而死亡。最后,动物模型中MicrocolinH也展现了良好的抗肿瘤活性,10mg/kg治疗组的肿瘤抑制率达到74.2%,并未发现明显的毒副作用。同时,自噬抑制剂HCQ显著减弱了MicrocolinH在体内的抗肿瘤作用,进一步证明MicrocolinH通过诱导自噬发挥抗肿瘤活性。

该工作得到了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创新单元(IRT_15R27)、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与健康科技创新工程(2019-I2M-5-074,2021-I2M-1-026,2021-I2M-3-001,2022-I2M-2-002)以及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lzujbky-2023-11,lzujbky-2023-ct02,lzujbky-2023-it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807053)的资助。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博士生杨瀚舸、张晓玮、王聪以及张海龙副教授为论文共同第一作者。兰州大学基础医学院易娟副教授,甘肃中医药大学靳晓杰副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胡宽研究员和博士生王坤对该论文做出重要贡献。另外,感谢北京大学王初教授在质谱鉴定方面给予的支持。

文章来源:中国医学科学院

美编排版:韩杭丽

文章审核:丁敏韩杭丽罗琪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来源于互联网,不代表本平台立场或观点;如有侵犯作者著作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Tel:025-83271227,或直接在微信平台留言),我们将及时更正或删除。

学科前沿 | 中国医学科学院多肽研究创新单元王锐院士团队在新分子、新靶点、新机制的多肽药物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药学进展》杂志是由中国药科大学和中国药学会共同主办、国家教育部主管,月刊,80页,全彩印刷。刊物以反映药学科研领域的新方法、新成果、新进展、新趋势为宗旨,以综述、评述、行业发展报告为特色,以药学学科进展、技术进展、新药研发各环节技术信息为重点,是一本专注于医药科技前沿与产业动态的专业媒体。

《药学进展》注重内容策划、加强组稿约稿、深度挖掘、分析药学信息资源、在药学学科进展、科研思路方法、靶点机制探讨、新药研发报告、临床用药分析、国际医药前沿等方面初具特色;特别是医药信息内容以科学前沿与国家战略需求相合,更加突出前瞻性、权威性、时效性、新颖性、系统性、实战性。根据最新统计数据,刊物篇均下载率连续三年蝉联我国医药期刊榜首,复合影响因子0.967,具有较高的影响力。

《药学进展》编委会由国家重大专项化学药总师陈凯先院士担任主编,编委由新药研发技术链政府监管部门、高校科研院所、制药企业、临床医院、CRO、金融资本及知识产权相关机构近两百位极具影响力的专家组成。

联系《药学进展》↓↓↓

编辑部官网:pps.cpu.edu.cn;

邮箱:yxjz@163.com;

电话:025-83271227。

欢迎投稿、订阅!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