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代表团驻停表演赢得阵阵掌声
十一月二十二日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开幕式在三亚体育中心举行。各民族文化表演精彩纷呈。
本报记者安旭东摄
本报讯(记者任珊)11月22日晚,第十二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在海南三亚开幕,56个民族欢聚一堂,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5000多名演职人员向现场3.5万名观众呈现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其中,在驻停表演中,北京代表团带来了舞中幡、抖空竹、跳皮筋三个项目。
“在开幕仪式中,每个代表团的驻停表演,可以算是最大亮点,观众的掌声一浪高过一浪。”在开幕式结束后的媒体见面会上,运动会开闭幕式总导演沙晓岚介绍,每一个驻停表演虽然只有30秒,但是展示出了各个省份最精华最有代表性的民族内容和地方特色,让观众看到不一样的精彩。
北京代表团是第一个出场的。在30秒的驻停表演中,有人舞起中幡,有人抖着空竹,还有一群孩子跳起皮筋,赢得阵阵掌声。
中幡是传承千年的中华文化瑰宝,既是集观赏性、惊险性、趣味性于一体的民俗艺术,也是历史悠久的民间杂技。此次北京代表团的中幡表演,由常全东创始的“常氏家族”中幡队带来演出。“常氏家族”传承中幡至今已60余年,演员们使用10余米高、重约30斤的中幡进行表演,幡起幡落间,彰显出“中华民族魂,幡舞飞龙势”的非凡气魄。
抖空竹主要流行于北京、天津及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入选中国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具有很强的文化娱乐价值、健身锻炼价值和社会民俗价值。此次表演的北京市代表团空竹队来自中国杂技团,他们表演的节目曾登上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
跳皮筋是许多孩子的童年回忆。北京代表团参加跳皮筋项目的孩子们来自首师大附属顺义实验小学,她们身穿石榴造型服装,宛如一个个小石榴,寓意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随着运动会的正式启幕,接下来的8天,6960名各族运动员将参加18项竞赛项目和170个表演项目的比赛。其中,既有百步穿杨的射弩、“一苇渡江”的独竹漂等神奇技艺,也有将采蛤蚌和篮球规则结合而成的“珍珠球”、参照羽毛球等隔网运动设计的“毽球”、被称为“东方橄榄球”的“花炮”等各族群众喜爱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源于海南当地群众爬树摘椰的生活劳作场景,集趣味性、娱乐性和竞技性为一体的攀椰竞速项目将首次亮相,为本届运动会增添一抹南国色彩。(相关报道见三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