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碰撞的年代
▌王永胜著
毛姆和辜鸿铭的谈话被一个悄悄走进来的小女孩打断,她依偎在辜鸿铭的身边,好奇地瞪着眼睛看着毛姆。这是辜鸿铭最小的孩子,在清朝皇帝退位的那天出生。辜鸿铭把自己的辫子拿在手里,说:“这是个象征。我是古老中国的最后的代表。”
此时的辜鸿铭温文尔雅,收起一身好斗的羽毛。毛姆不禁认为,辜鸿铭多少是一个悲哀的人物,“他觉得自己有治理国家的才能,但没有帝王来赋予他治理国家的重任”。毛姆看到了那个时代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宿命。
拨开烟雾,拉开一段距离看历史,上世纪二十年代前后是一个思想碰撞、命运吊诡的大时代。毛姆和辜鸿铭,只是烟波浩渺中的两个小小坐标。
1917年,俄国二月革命爆发,纳博科夫一家彻底告别了平静的贵族生活,乘船离开俄国,前往克里米亚。他的父亲成为克里米亚的司法部长。在朋友家中暂住了18个月后,克里米亚的白军起义失败。于是,纳博科夫一家离开克里米亚前往欧洲西部开始了背井离乡的生活。1919年,纳博科夫一家从俄国移民之后,第一个落脚点就是毛姆的祖国英国。
1917年8月,毛姆抵达俄国的彼得格勒,发现眼前这座历史悠久的城市一片混乱。毛姆此行的任务是与临时政府首脑克伦斯基接触,劝阻俄国退出战争,就在他回国述职时,俄国爆发了十月革命。也就是说,1917年,纳博科夫和毛姆在风云突变的俄国刚好错开了。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巧合,和毛姆一样,纳博科夫的弟弟谢尔盖也是口吃。
1940年5月,为了躲避纳粹军,纳博科夫带着家人离开法国。而谢尔盖决定留在欧洲,据说是为了和他的同性恋伴侣在一起。1943年,谢尔盖在柏林被逮捕,公开的罪名是散布颠覆性的言论,被人指控为英国间谍(而毛姆是货真价实的英国间谍),最后关进集中营,两年后,在集中营里死于饥饿和疾病。
1918年,梁启超辞去段祺瑞内阁财长一职,带随员刘崇杰、张君劢、蒋百里、丁文江、徐新六赴欧洲考察学习,历时一年多,并出版《欧游心影录》。梁启超在书中认同和推崇西方文化的核心“自由精神”,提倡个体本位的文化理论观,对欧洲文明的前途持乐观态度。
这和辜鸿铭的想法刚好反过来,辜鸿铭痛心疾首地说,新学正在改变和腐化真正的中国人,而学习汉语、研究中国的文学经典,绝不仅仅属于汉学家的爱好,它将有助于解决当今世界所面临的困难,从而拯救欧洲文明于水火之中。
1919年,梁启超壮游欧洲一年之后回国,毛姆跨越千山万水来中国壮游。《欧游心影录》和《在中国屏风上》这两本书也可以对观。
1920年,英国哲学家罗素来到中国,并在北京讲学一年。毛姆也关注了此事,《在中国屏风上》写道,他在上海的一个朋友特意让人力黄包车回头,就是为了去买罗素的新书,“这本书刚到上海”。
1919年至1921年,美国实用主义集大成者杜威也在中国讲学,毛姆和辜鸿铭在交谈中也谈及胡适的这位老师。“你研究过美国哲学的现代进展吗?”毛姆问。辜鸿铭用嘲讽的语气说道:“你是说实用主义?这是那些想要信不可信之物的人最后的庇护所。我对美国石油比对美国哲学更有兴趣。”(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