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训慈避暑青岛游录

2022-02-24 05:15:08 - 齐鲁晚报

陈训慈避暑青岛游录

□赵瑞峰

陈训慈(1901—1991年),字叔谅,浙江人,陈布雷之弟。1932—1941年间任浙江图书馆馆长。抗战爆发后,陈训慈组织馆藏文澜阁《四库全书》及其他善本书籍迁移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又竭力促成将文澜阁《四库全书》运回浙江。

1936年7月,陈训慈应邀参加在青岛举行的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他是初次来青岛,因此在日记前题记云:“余自二十二年八月作故都之游,归途游曲阜、瞻孔林、登泰山迎朝日,而人事匆匆,济南过而未游,更未遑胶海寻胜。”陈训慈这次来青岛不只为参加年会,也有意在此居留休养一段时间。

自7月18日来到青岛,至8月9日离开,陈训慈共在青岛22天。这22天里除7月20日至22日有3天参加年会外,其余19天里多是在青岛四处游览。年会结束后的23日、24两日,除了由当时青岛市政府招待参观外,其他时间陈训慈或单独或结伴随兴而游。

在青岛居停期间,凡“静居山海,读经看书,海景潮声”等等,陈训慈“排日有记,存之以留他时之追怀云”,是为《胶海逭暑日记》。

陈训慈与其师柳诒徵和豪楚、侯葆三位先生,辗转于7月18日傍晚抵达青岛,并投宿于山东大学。是日日记写道:“向晚六时四十分车抵青岛,自二时后即感风凉,此后愈东行愈凉快,可见海滨夏日之宜人也。”这是让他决定待年会开毕,即留青岛避暑的重要原因。此外,据日记题记:“……自以身心欠健,终岁于役,公私丛脞,此心常无清明气象,爰以馆务委诸同仁,小住休憩。”可知长期主持浙江图书馆馆务身心疲惫,加之有腿疾,让他决定留下小住。

“初到青岛,即觉路街树木之多与住屋之美,为青岛市街之特殊风光”。青岛给陈训慈的印象非常好,无怪乎之后哪怕是会务间隙,或是远居湛山时,也要忙里偷闲出游。

7月20日上午,中华图书馆协会第三次年会在山东大学礼堂开幕,当晚青岛市市长沈鸿烈在迎宾馆公宴与会人员,迎宾馆在“信号山下山坡中,本为德租借期间之提督署建筑,极为富丽”。因此让陈训慈油然而生沉重的历史之感,日记中也写道:“酬酢欢娱之中,应不忘卅余年前之旧耻也”。所谓“旧耻”,自然是指一战前德国强租胶州湾一事。

连续开会三天,陈训慈感到精神颇疲倦,因此22日午后五时一俟年会闭幕,即于六时与豪楚同侍柳诒徵外出到海滨。柳诒徵来青岛的次日“已聊发少年狂,从群儿浴海中”,并作观浴诗一律,其中有“千魔戏水蓉肤皓,万趾翘沙蔻甲红”的诗句。可能是因为精神疲倦,陈训慈这次并未步其师后尘下海,直到25日方随人首次下海,却不敢深入。5天后的7月30日下午再次随人下水,这次“……亦稍深,入水及肩,但未习水,不敢遽游也。洗罢卧沙上良久,云翳蔽日,时隐偶现。比穿衣毕,则又开朗,似不凑巧,有日光下浴方不感冷也”。到离青当日,即8月9日,又有第三次临别海浴。这次以已有前两次下水经验,加之所去的汇泉浴场水浅,故“大胆自行出海百步外,全身没水中,上浮标浮木,且学仰泳为乐”。陈训慈所写《青岛短简》中的“海滨浴场”一节,就有对这三次海浴的记叙。

陈训慈一行人在游览海国风光期间,不但有兴在街上买青岛及崂山志、青岛地图,以作日后出游的参考和向导,还在东兴楼酒家晚膳,直至晚十时兴尽方归。

年会闭幕后次日,青岛市政府招待参观青岛市区新建设,陈训慈在日记中有记录:“上午所参观者为市政府、市礼堂、西镇办事处、平民住所、船坞、第三码头、观象台、工商学会。下午……为水族馆、中山公园、体育场、市立中学、高尔夫球场、湛山寺,及汇泉废炮垒”。其中所游湛山寺,为市区新建名刹,在青岛东南角湛山风景区,近有避暑公寓。汇泉废炮,初为德人营建,后日占期间疏于管理,及民国收回竟致废弃,陈训慈因此痛言:“……一旦有事,陆军纵有劲旅,亦无以御外舰之占领门户之辍。溯青岛之往事,观其现状乃弥可痛也。”

7月24日陈训慈仍应青岛市政府之招待游崂山,顺便参观青岛乡区建设。参观所至乡区有:海泊河苗圃、沧口小学、李村办事处、李村农场和崂山石公司。李村为“青岛乡区最著,而设施最进步之乡区”,然而其境内女子四十岁以上尚多缠足、蓄辫,所谓“进步之乡区”云云,于此可知。在沧口小学“成绩室”有学生读《植树节》一文:“老师们手足粗黑了。老师不是同父母一样么?我们应多为他们代劳。”陈训慈以为北人敬师观念或优于南方儿童。

从李村农场参观出来,已近中午,陈训慈在日记中写道:“汽车疾驰至崂山之山路,经溪爬山……无锡侯葆三先生同车……口占云:‘百里驱车看山去,云如烟兮烟如云。脱口狂吟齐拍手,诗兴胜与……’诗初不工,余为改末一句,调之云:‘诗兴绮运两属君’,以其与女会员同座也。又增以一绝句:‘独有锡山客,来探崂山胜。风送车中过,幽香来袭人。’”在崂山陈训慈与同人上鱼鳞峡、观潮音瀑、玩溪水、看奇石。他对崂山总的印象是:“溪流秀润,连续不绝,水石相应,人心如潭。斯所谓雄奇中有秀丽也。”

到7月26日,年会及参观都毕,与会者半数多离去,因此日“图书馆用品博物馆建筑联合会”在太平路大饭店开幕,展期一周,陈训慈上午单独往观,下午则与新结识的时任佛学会副会长的袁道冲前往共观。袁建议陈训慈借住湛山精舍佛学会,并热情为之到佛学会接洽。次日住在山东大学宿舍的与会者大多都离去,陈亦自此日迁往湛山精舍。该日日记写道:“……精舍居福山之顶,俯眺海景绝胜,以现游普陀住普慧庵,无此佳观。与袁公相遇本出不意,得住此圣地,亦前生之因缘矣!”陈训慈对湛山精舍周边环境甚为满意。

7月28日陈训慈在日记中写道:“晨间犹有细雨,披衣出户,衣绒犹寒(五时半起),及八时顷日出,旋仍阴霾,遍空而不放阳光。闻居民言青岛往岁夏日亦有雾,而日出即散,又不如今年之多雨。想江南近来亦当多雨,闻河溢已吃紧,不知政府将如何为绸缪也。”可见他以民生为念,不能去怀。

次日日记则写道:“三日来多雨,时雾,晨犹阴霾,向午放霁,下午豁然晴朗。水天一碧,美无片云,浴船浴人点缀据多。北望青市,红瓦绿叶,连缀若画,此邦美景,颇有西洋色调,非普陀镇海类也……”7月31日,因右腿淋巴腺管炎,仍未痊愈,即以十二时许,下山访医,又往山东大学看杂志。午后四时许归,“晚饭后阅报良久,在海上看明月,灭灯就寝,月光照临室中,清澈有非尘俗所可得者”,可见心中宁静澄澈,颇有禅意。

到了8月1日,陈训慈来青岛近半月。他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一天,“五时十分起,便步出门外看日出,吸新气。因此日恰是农历六月十五,夕月甚皎,碧海澄澈”,因贪看月色,故睡迟。二日星期天,午后外出至上海路礼贤书院访友不遇。遂转至平原路访张镜夫,后同赴胶州路访山东藏书家赵孝陆,观其旧刊佳抄。三日午后张镜夫来访,赠以青岛梨膏,且以所需相询。张殷殷照拂之情,令陈感念。”

8月8日是陈训慈来青岛第21天,迁住湛山精舍亦已13天。因预计浙江图书馆馆务待理,拟8月9日离青南归。这天上午他到山东大学访周学普,并参观了该校图书馆。图书馆共3层,顶楼是书库,二楼为阅览室及书库,一楼则为阅报室、杂志室,藏中外文书8万册。陈训慈慨叹说:“山东大学自国立青岛大学筹备至今,不及七年之历史,图书馆有如是之规模,亦颇难为。”后又参观青岛公共图书馆,但“……书库零乱,阅览室阒无一人,余室辟为内眷卧室,油腥气扑人不耐。”与山东大学图书馆相比,“其本身办理不善无疑也”。

是日晚陈训慈与同伴游海滨公园,“公园缘海,随地势高低为起伏,地狭而植树不少,同坐闲谈”。晚八时别后,往青岛买土产及取衣,为南归做准备,后雇车登山返寓。

前陈训慈二兄陈布雷来信,说:“馆事如可托付有人,不妨多留几天”,陈训慈自己亦言“海国风光,荡涤尘垢,甚爱风物之美,而住精舍,听梵声,尤难得因缘也。因叹:……避杭垣酷暑如得再住十天,当可完全逭暑,然此清福不易得也。”但因为海滨湿气太重,不利其腿疾,并且确有馆务待理,遂决定8月9日离青南归。

将去之日,陈训慈在日记中记录了这一天,“晨起后在山门外迎日出,又眺青市朝景,临别生意,弥觉此土秀佚可喜也”,依依惜别之情溢于言表。在离开山东大学前,还特意到中山路买青岛明信片,以作留念。这日晚九时半,原中大旧生、现供职青岛市府的裘胜嘉来车站送行,至车开方别去,让陈训慈“甚感其意也”。

北上来青时,陈训慈心中对将小住青岛充满期待,又有同伴可资谈笑,心情无疑是欢畅的,而现在行将别离,孤身南归,难免有黯然情怀,此后漫长的路途不免会让他感到有些沉闷和寂寥了。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