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教育内涵发展,青岛市南区树立“学有优教”幸福标杆
转自:凤凰网青岛
基础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基石。当“上好学”需求日益强烈,作为以基础教育为教育主体的县域,如何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
探索科学教育和创新人才贯通培养路径,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队伍,用心用情办好教育“暖心实事”……市南区着眼学生“一生的成长目标”,在投入上加大力度,在路径上强探索,深化教育内涵、建构高水平育人体系,奋力开创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最优路径”。
随着知识的几何级数增长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社会在召唤的是创新型人才,而人才的培养在于教育。
一直以来,市南区重视学生科学精神、创新能力、高阶思维的培养,在强校提质推进过程中,以中小学学区制管理和“336”集团化办学改革为平台,积极探索育人新机制,实现扩优提质。
青岛51中与青岛59中作为聚合型教育集团典型,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和青岛9中开展合作办学,科学创新人才培养英才学院与家校社协同育人成长学院揭牌成立,打造创新人才小初高贯通培养、家校社协同助力的全环境育人模式。
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局长焦淑军表示,要拓展多维合作,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优质高中开展务实合作,外引内链优质资源,为市南学子“最优成长”创设条件,搭建平台。
今年,市南区教育和体育局与青岛大学签约,市南区14所中小学校和青岛大学11个学院携手合作,全市首创“一学校一学院”合作办学新格局,坚持高标准设计,创新人才培养方案,推动科研深度合作,将高校资源优势转化为市南创新人才的培养优势。
秉承全过程育人思维,市南区打破学段区隔,推动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合理衔接、不同层次学校贯通培养、教育领域内外协同育人。
与此同时,市南区创新推进科学教育,探索创新人才培养的各类特色实践。
今年以来,市南区组织召开多轮创新人才培养“筑基计划”工作推进会和尖兵教师团队项目化课程研讨推进会,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相关部门共同召开科学教育工作联席会,为区域科学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搭建资源联络网。
青岛一中市南分校和青岛26中教育集团(浮山校区)率先开展筑基计划试点,构建项目化学习模式,探索创新人才贯通培育的机制,高质量设计、开展筑基计划课程。此外,市南区发挥全国首家中学生地球科学科普教育基地作用,高位构建科学教育发展平台,打造创新人才培养的“市南样板”。
实现学有优教,强大的师资是最硬核的“软件”。站在讲台上的那个人,决定着那间教室的温度,也决定着孩子生命成长的程度,更决定着教育的品质和发展的高度。
打造“最优”教师队伍,市南区深入推进“两力”工程强师行动,激活教师专业发展活力,推动以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关键的育人方式变革,实现全面育人的机制创新。
2023年,市南区教师梯队培训工作迭代升级,启动教师素养提升工程5.0,实施“五格三全”进阶式培训,开展全区新教师、青年教师基本功比武活动,引领教师淬炼专业技能。目前,市南区具有区级及以上荣誉称号的骨干教师占全体教职工总数的近六成。
作为课程实施的主体,教师的专业能力和研究活力是课程实施的关键。
市南区实施新课标背景下“1+N”大单元教学设计集备,锻造学校“教研管理首席”,提升教师学习力、研究力、执行力;聚焦学法举办10场育人方式变革支点论坛,更关注学生思维过程、学习习惯和方法培养;组织17个学科的学生素养提升“普及+培优”展示活动,将学生核心素养培育落实在日常教学中。
“最优师资在市南”含金量十足,全区教师在省级评选中获奖20项,48位教师获青岛市教学能手(获奖率96%),226位教师获市“一师一优课”(获奖率98.7%),中考成绩继续领跑全市。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之外,市南区全力助力教师幸福从教。焦淑军表示,要落实精致服务,坚持尊师爱师第一导向,全力做好教师服务保障工作。
今年12月,市南区开启首届班主任节活动月,全面开展“五个一”系列主题活动。《市南教育》班主任专刊于日前发布,在全市属于首家,展示班主任详实生动的工作案例、育人故事、带班方略,营造互学互促良好氛围,形成社会各界尊重关爱教师的良好风尚,当代著名教育学家顾明远老先生为全区班主任送上祝福。
市南区倾听“一线”声音,60余名校(园)长和教师列席办公会,参与民主决策;实施联动惠师,发布《关于全面加强尊师爱师工作的实施意见》,成立“惠师联盟”,提供88项优质惠师项目,区域教师幸福成长。
教育服务是利教惠民的民心工程,也是推动教育事业发展的民生实事。
从教育项目抓起,从民生关切做起,市南区以前瞻性眼光于学位供给、教学条件、学生健康等关键处落好子,以高品质教育提升百姓幸福指数。
攻坚学位保障,市南区积极应对今年增长36.8%的中小学新生入学高峰,增设班级43个,圆满完成一万余名新生入学工作。推进锦绣华城幼儿园和连云港路小学新建项目,开工建设青岛七中北楼重建项目,持续扩增教育设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县七项指标综合达标率由36.36%提升至63.8%。
为让学生学习环境更加舒心,市南区为区内学校实施教育装备升级更新,今年完成了20所学校340间教室的照明改造工作,目前全区教室护眼灯具已实现100%全覆盖;提速推进17000余套学生课桌椅及2600余台教师机的更新工作,推动教育工程扩优提质。
基础教育是个体成长的拔节孕穗期,应给予的是全方位的关怀。真正好的教育,要给孩子人生所必需的知识技能和丰富体验,也要让他们拥有强健活泼之体格。
“双减”背景下,市南区在全面覆盖“百分百”、保证时间“5+2”、提高质量“一校一品”、强化保障“三方协同”的前提下,在全市率先开创数字化课后服务平台,遴选近30家机构入驻,上传菜单课程近300个,实现个性化“订单式供给”。
关注孩子的安全与健康,学校安装防冲撞柱、配备校园专职保安员、关键领域全覆盖摄像头,联动公安部门设置“护学岗”,全面加强校园安全管理;“互联网+明厨亮灶”监管平台进行全时段、全流程巡查,聘请营养专家每周审核营养餐食谱;将在部分学校开展午休式课桌椅试点工作等。
与此同时,实施明眸护眼、应急救护、皓齿护牙、健康体检四大工程。全市首创“市南区学生体质健康大数据平台”,为每一个孩子建立个性化电子健康档案,一对一定制运动处方、营养处方。为学校配备“AED”急救设备,对教师进行应急救护培训,打造校园“生命保护罩”。
将“好事”办好、“实事”办实,市南区不断增强教育服务能力,营造良好教育生态,让教育效能助力每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机会,勾勒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理想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