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SWIFT有何关联呢?2022年,我国CIPS系统处理金额为96.7万亿元,上涨21.48%
正文如下:
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在2022年取得了何种成绩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央行已给我们揭晓了——处理业务数量扩大至440.04万笔,上涨31.68%;处理金额为96.7万亿元,增长21.48%。
按249个交易日计算,我国CIPS系统“日均处理业务数量在1.77万笔左右,日均处理金额略微超过3880亿元”;参与机构提升至1366家,其中直接参与者共有79家,间接参与者共有1287家。
一提到我国CIPS系统,网友们就会想起由美国主导的SWIFT系统,特别是想知道两者的规模差异有多大,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关联,我国CIPS系统处理的“人民币流量”SWIFT能否统计到呢?
先看CIPS与SWIFT的规模差异
当前,SWIFT仍未正式公布2022年处理的业务数量,我们只能先参考2021年的成绩了——日均处理业务数量高达4200万笔,与上年相比实现了11.2%的提升;日均处理金额超过5万亿美元。
日均处理业务数量,一个是1.77万笔,一个是4200万笔;日均处理金额,一个是略微超过3880亿元人民币——不到600亿美元,而SWIFT却超过了5万亿美元。
从规模角度来看,SWIFT日均处理业务数量是我国CIPS的2300多倍,日均处理金额是CIPS的80多倍。SWIFT系统覆盖全球200多个国家、地区,拥有1.1万家参与机构,处于绝对领先位置。
SWIFT首席执行官JavierPérez-Tasso曾自豪地表示:Swift已构建了点到点的便利传输,通过Swift平台进行的支付中,有一半以上的交易可以在五分钟内完成结算,三分之二左右可在一小时内完成。
CIPS与SWIFT系统之间有何关联呢?
SWIFT,本质上只是信息传输系统,并不具有结算功能。而我国的CIPS系统,既具备结算功能,又具备报文信息传输功能,而且主要是以“人民币跨境结算系统”的面貌问世,和SWIFT并不完全雷同。
在跨境结算功能层面,我国CIPS系统本质上与美国的纽约清算所银行同业支付系统(CHIPS)更为相似。目前,美国CHIPS系统日均处理金额超过2万亿美元,均通过SWIFT报文传输系统。
以通话系统为例,SWIFT就是那根电话线,他的工作就是传输电讯号。美国的CHIPS系统好比是电话机——如果没有电话线,也不能实现通话。只有和SWIFT对接后,才形成真正的通话系统。
我国的CIPS则同时具备电话机、电话线的功能,自己就是一套完整的通话系统。此外,与SWIFT既能处理人民币、美元、欧元、英镑、韩元等货币不同,CIPS系统只是单纯的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
CIPS的人民币清算量,SWIFT能统计到吗?
网络上存在着这样一种说法:每个月,SWIFT都会公布包括美元、欧元、人民币在内的多种货币的国际支付比例。其中,人民币市场被大幅低估,因为他无法统计CIPS系统中处理的人民币流量。
笔者可以明确告诉您,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未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加剧后,SWIFT系统有可能无法统计到,或者是不能完全统计到,但现在“CIPS清算的跨境人民币流量,SWIFT几乎都能统计到”。
这是因为:在信息传输方面,境内部分的报文都是我国自建的,并可与SWIFT报文转译。但境外部分却依然在使用SWIFT报文来传输。换言之,SWIFT与CIPS统计的跨境人民币清算量,大部分是重叠。
俄乌冲突加剧后,我国跨境金融监管研究院曾针对SWIFT剔除部分俄罗斯金融机构一事发布一篇科普文章,里面明确提到:境内外机构通过SWIFT的报文平台传送金融信息,我国CIPS根据收到的支付指令完成资金清算。
我国进口企业若要对外支付人民币,不论该企业是否通过我国的CIPS系统,不管该企业通过哪种路径,境外部分的报文都是用SWIFT来处理——两者统计的人民币结算了大部分是重叠的。
CIPS明明有自己的报文,为何还用SWIFT的呢?
我国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成立之初的目的是“提高跨境清算效率,满足全球各主要时区的人民币业务发展需要,并逐步在全球搭建起一套人民币计价和人民币账户的金融体系”,不是为了取代SWIFT。
并且与SWIFT有着深入的合作——在2021年年初的时候,还与SWIFT一起成立了多机构参股的合资公司,名称是“金融网关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目的就是满足境外报文传输的监管需求。
该合资公司第一大股东是SWIFT香港子公司,占比55%;跨境银行间支付清算有限责任公司——就是CIPS系统运营公司占比只有5%,是第三大股东。
中国人民银行清算总中心占据的股份为34%,第二大股东;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和中国人民银行数字货币研究所占据的股份比例都是3%,并列第四名。
经过了多年发展和完善,SWIFT几乎对接了全球主要的金融机构,早已形成了稳固的用户群,并在全球跨境支付领域占据垄断地位。对我国的CIPS来说,进入这个市场,发展难度很大。
在SWIFT处于垄断地位背景下,境外机构、企业和个人“为什么要接受人民币资产,有何理由让他们接受和使用CIPS系统”,这是不可忽视和回避的尖锐问题。
当前,我国CIPS系统采取的是“借力”策略,集中力量让全球各国的金融机构参与进来。为了降低参与进来的门槛,不强制要求他们都使用CIPS自己的报文,海外参加行实际上都还是用SWIFT,减少转换成本,提高接入率。
当前,CIPS是在借助SWIFT已经积累的全球网络资源来拓展用户,与SWIFT建立合资公司,加强合作是为了尽快开拓市场。
请网友记住,搭建自己的跨境清算系统,制作自己的报文信息模块“并非是多么困难的事情”。真正的难点、痛点是“如何让他们先便捷和低成本的的使用,到底有多少境外机构愿意尝试使用”。
只有当越来越多的境外参与机构频繁使用CIPS系统,并感受到“CIPS具有更高的安全性,便捷性”,美欧在SWIFT系统中“日益提升的政治干扰因素”成为不可忽视的潜在风险,公信力下滑。
CIPS充分满足全球各国、地区用户的人民币业务需求,提高人民币跨境和离岸资金的清算、结算效率和安全性后,自建的报文传输模块,才会在境外部分日益扩大。
从理论上来说,绕开SWIFT系统并非难事。真正让大家感到闹心的是,在当前的国际现实环境下,在美欧可能实施的严厉制裁压力下,大家自建的系统没有多少境外机构愿意或者敢于参与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