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环境规划院雷宇:帮助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能对PM2.5和臭氧浓度的下降贡献率达到80%

2022-05-24 21:25:30 - 媒体滚动

“目前仍有近40%的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标准,我国空气质量治理方面仍存挑战,PM2.5和臭氧的高浓度会造成健康风险。”5月24日,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举办亚洲清洁空气政策研讨与技术线上交流会。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大气环境规划研究所所长雷宇分享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及气候变化协同领域的进展及经验。

快讯!环境规划院雷宇:帮助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能对PM2.5和臭氧浓度的下降贡献率达到80%

我国针对大气污染治理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2013年,国务院发布了《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这是从中央政府层面发布的第一个针对大气污染的治理文件。从那时起,大气污染防治不仅仅是生态环境部一个部门的工作,而是上升为全社会的共同的责任。在五年行动计划后,国务院于2018年发布《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计划》。

8年时间,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做了哪些具体工作?雷宇表示,首先是促进了能源结构的调整,使单位GDP能耗强度有明显下降。产业结构也进行了很大的调整,用新的设备和技术去淘汰、替换旧有技术,使得污染物排放量持续减少。在交通结构方面,中国大力推广新能源车,2021年中国新能源车的销量占全球销量的51%。

中国在污染物末端减排方面开展了大量工作,除了直接推动污染物下降,还着力提升科技支撑能力和监测能力,已经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观测体系。空气质量的预报预测能力也逐步提高。

政府投入必不可少。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从2013年以来一直持续上涨,环境保护税也在引导绿色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国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哪些成效?雷宇表示,“十三五”初期,国家空气质量管理方面曾提出城市PM2.5浓度下降和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提升两个最重要的目标,这两个目标最后都超额完成。“PM2.5浓度在‘十三五’期间下降了28.8%,这在全球是绝无仅有的经验。”

重点区域PM2.5浓度下降。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和长三角地区秋冬季的重污染越来越少,春夏优良空气越来越多,空气质量改善非常明显。

空气质量挑战仍然严峻碳中和和空气质量工作要协同推进

“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中国可能是全球碳减排任务最艰巨的国家。我们需要把碳排放从100亿吨的量级达到净零,减排的体量和速度都是前所未有的,挑战非常大。”雷宇表示。

此外,空气质量的挑战仍然严峻,目前仍有近40%的城市达不到空气质量标准。同时,臭氧污染和浓度水平呈现增长态势。从欧洲和美国的经验中可以看到,臭氧污染防治比PM2.5更难,会受到更多化学机制影响,所以在未来实现PM2.5和臭氧浓度的双降将是极大挑战。

PM2.5和臭氧的高浓度会造成健康风险。对于中国而言,导致过早死亡的风险因素里,室外大气污染物的暴露约排第三位,臭氧污染物暴露约排21位。PM2.5和臭氧污染防治对人体健康的改善都有重大的意义。

一方面要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大幅下降,另一方面需要使空气质量继续快速改善,应该走什么样的技术路径?

雷宇说:“通过研究,我们得到非常重要的结论,帮助实现碳中和的措施,可能对PM2.5和臭氧浓度的下降贡献率达到80%。在这样的设定下,中国PM2.5的浓度在2060年左右约为每立方米10微克,臭氧浓度能够达到每立方米100微克左右的水平,基本接近WHO的指导值。所以在未来,中国一定要协同碳中和和空气质量相关工作,使得两项工作之间实现正向反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