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2024-05-24 10:18:00 - 广西新闻网

转自:南国早报客户端

5月21日下午,一场《中国鲎资源保护与修复——北部湾方案》的主题讲座在北部湾大学开讲。台下,来自该校的300多名师生将报告厅挤得满满当当,这让主讲人关杰耀觉得欣慰又满足。

中国鲎(音hòu),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它比恐龙还古老,是地球上唯一活了4亿多年仍保留原始相貌的物种,也是罕见流着蓝色血液的动物。因过度捕捞和栖息地被破坏等因素,中国鲎近30年间种群数量大幅下降,并呈逐年锐减趋势。从曾经的“鲎”会无期,到如今的齐心守“鲎”,一场科研机构、公益组织和社区渔民多方参与的护鲎行动同时展开。

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摸家底,填补鲎种群本底数据空白

34岁的关杰耀是一名来自马来西亚的年轻学者。“要保护鲎,首先必须要摸清它的‘家底’。”关杰耀的另一个身份是北部湾大学海洋学院常务副院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鲎专家组亚太区鲎工作组联合主席。2018年,他带领团队首次在国内对广西北部湾鲎幼体栖息地分布格局进行系统性调查。

基于相关数据,2019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正式将中国鲎在IUCN红色名录中的等级从“数据缺乏”更新为“濒危”。同年6月,第四届国际鲎研讨会在北海和钦州举行,来自全球18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发布《全球鲎保护北部湾宣言》,并将每一年的6月20日定为“国际鲎保育日”,呼吁社会各界联合保护鲎资源。

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2020年,由IUCN主导的全球首个亚太区鲎观测站落户北海。经过4年发展,监测站的总数现已达33个,覆盖广东、福建、海南和香港等地。数据显示,从种群密度来看,中国鲎的核心区在广西北部湾,这一系列调查也填补了我国北部湾地区鲎种群本底数据的空白。

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破陋习,超2万人次签名承诺不吃鲎

实际上,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吃鲎是北部湾地区公开的秘密。在招待朋友的餐桌上、在路边大排档的包厢内,鲎往往是一道隐秘“佳肴”。

“沿海城市餐饮行业中鲎的消费,是导致成年中国鲎数量持续减少的重要原因之一。”广西生物多样性研究和保护协会(简称美境自然)相关负责人说,2016年,美境自然在相关管理部门支持下,以餐饮业为突破口,首次在国内发起多方参与的保护中国鲎行动——“不吃鲎消费倡导”。

很快,北海多家海鲜餐厅挂牌“不再吃鲎”,公益组织同时联手管理部门对当地各旅游景区附近的餐厅、大排档进行海洋保护和鲎知识宣传。短短4年内,先后有2万多人次签署不吃鲎消费倡导承诺书,超过100家餐厅主动加入“不吃鲎餐厅”。

“现在市场上卖鲎的现象已经基本消失,许多餐厅还会主动截下游客擅自带回的鲎,并放归滩涂。”该负责人说,不吃鲎消费倡导行动还从广西扩展到了福建、台湾和香港等地。

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出新招,探索科学增殖放流模式

“近年来,北部湾地区开展了不少中国鲎增值放流工作,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鲎资源的恢复,但在‘放’的同时,也要关注‘生’。”关杰耀说,鲎的发育成熟期十分漫长,从在海边孵化到长为成年个体,一般需要13年左右。为提高存活率,北部湾大学广西北部湾海洋生物多样性养护重点实验室经过近5年的调研,探索出一种中国鲎苗种科学放流方法。

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包括退潮时在滩涂海拔较高处放流,选择每年春末至秋初期间且海水温度在20°C以上的时间段放流等。”关杰耀说,同时可将鲎苗从实验室人工孵化并培育至1龄(幼鲎脱一次壳称为1龄)后,再放到螺、沙虫等海产品的养殖基地上进行混养,待其进一步生长发育适应滩涂环境后再放流。

记者了解到,目前,这一科学增值放流模式已获得国家专利,并在福建和海南等地逐步铺开。

归大海,“善待海洋就是善待自己”

2019年,民间公益组织农民种子网络成功申请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环境基金小额赠款计划,在钦州三娘湾开展以社区为基础的海洋社区保护地探索。

世代以海为生的渔民吴相夏了解到这一项目后,意识到“契机来了”,他与同村的两名渔民于2021年正式成立“放鲎回家小组”。2022年10月,“放鲎回家小组”从最初的3人发展到6人。在过去的700多个日夜里,几乎一有时间,他们就会赶到三娘湾海域的东、中、西三侧,收集被渔民兼捕或丢弃在陆地上的鲎,再统一放回大海。

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鲎的体宽、存活情况、捕捞方式、捕捞点经纬度和放归点经纬度等,都要一一记录。”为了让鲎安全回家,并提供科学监测数据,这群平均年龄超60岁的“公民科学家”格外认真。

更多的力量开始汇聚。去年起,三娘湾小学和“放鲎回家小组”携手开展“每月参与放鲎回家”活动,并联合美境自然打造海洋阅览室,开设海洋文化校本课程,让更多师生和渔民参与到护鲎行动中来。

农民种子网络广西办公室项目官员梁薇薇告诉记者,截至今年封海前,“放鲎回家小组”解救鲎的数量更新至12571只。

这承载了三娘湾渔民最朴素的情感。“我经常想起小时候,每年5月到7月份,总能在海水退潮后看见一群又一群上岸产卵的鲎。”吴相夏在海边生活了大半辈子,他特别怀念中国鲎在海滩繁衍生息的场景,“因为善待海洋,就是善待我们自己”。

从被砍到全村保护!这棵“属龙”的大树经历了啥?

从个位数到四位数的增长!这种濒危物种在广西迎来新生

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答题时间到,每天答对3题,好礼抽不停!

保护生物多样性,让濒危物种“绝”处逢生,“桂”在参与!即日起至5月26日,南国早报客户端推出答题活动,邀请大家来挑战:每天随机5道题,答对3题即可抽取袋装大米、面+油组合、咖啡试喝装,以及邕江夜游船票/美团骑行30天-30次卡盲盒等好礼!快来涨知识,抽好礼~

齐心守“鲎”,“海洋活化石”的回家路越来越广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出品,未经许可,任何渠道、平台请勿转载。违者必究。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