呵护生物多样性,绿色金融的“胡萝卜”+“大棒”如何发挥作用?

2024-05-24 21:28:35 - 金融时报

2024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遗憾的是,这个国际日设立本身,就提示着我们——当下,我们正处在一个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时代。白垩纪末期消失的恐龙人尽皆知,但更为贴近我们的变化却往往为人所忽视:在日益支离破碎的亚马孙雨林中,在迅速变暖的安第斯山坡面,在大堡礁的外围海域里,甚至就在你我家乡的河流里、在城市周边的农家小院里,一些物种正在沉默地消失。据统计,目前全球生物多样性丧失严重,约100万种物种正濒临灭绝。

幸运的是,这个话题正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和重视。

政策层面看,2022年12月,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通过的《昆明—蒙特利尔全球生物多样性框架》提出,要将生物多样性及其多重价值观充分纳入各级政府和所有部门的政策、法规、规划和发展进程,确保所有相关的活动和资金流动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作为COP15主席国的中国近年来在生物多样性相关政策、法规和体系完善上取得长足进展。

市场层面看,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其能否持续发展与生物多样性息息相关。大量经济活动的可持续性和相关资产的价值依赖于生物多样性和环境提供的生态系统服务,据世界经济论坛(WEF)的《自然风险上升报告》估计,世界经济产出的一半以上,中度或高度依赖于自然条件的健康稳定。

对金融机构而言,生物多样性亦绝非“远方的哭声”。从监管到大机构,已经意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将对金融系统稳定性造成诸多不可逆的风险。全球范围内,各大经济体央行、监管部门、金融机构等开始关注生物多样性金融及相关风险管理,并从提供资金支持、推动信息披露、探索自然风险量度工具等方面着手完善支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策。

不过,客观来看,与“碳减排”相比,生物多样性还是一个小众话题,获得的融资支持还在起步阶段。据估算,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所需资金极为庞大,每年约在8000亿美元到11000亿美元,但目前融资规模只有1200亿美元到1500亿美元,且超过八成来自公共部门。

那么,如何激发金融机构、社会资本的积极性呢?答案无外乎“激励”与“约束”。

如何激励?生物多样性友好的项目具有非常强的生态外部效益,但短期财务回报不足,商业模型不清晰,导致金融机构无法识别相关风险,无法准确定价。对此,一方面可在初期优化激励机制,补偿项目的长周期性和外部性。例如,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设置的碳减排支持工具就对激励金融机构支持“减碳”项目起到了积极的助推作用。另一方面,国际上已经有不少关于生物多样性信用、自然信用以及生态碳信用的尝试,旨在将不同类型的生态与生物多样性效益折算成可测量、可追踪、能交易的标准,以引入更多投资。相关部门、研究机构可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加快推进各地把相关生态效益价值转换为经济价值。

如何约束和制定考核标准?金融管理部门可适当设置考核标准,引导金融机构资源配置向生物多样性友好项目倾斜,同时根据各地生态承载力、生态生物多样性保护重点以及当地产业特点,制定相关生物多样性友好活动目录,支持银企对接,并引导金融机构根据不同的项目特点与期限设计不同产品,同时开发风险管理工具;此外,可以鼓励金融机构优化激励机制,包括内部资金转移定价、绩效考核评价机制等。

此外,为了让金融机构能够更好识别相关项目,完善信息披露制度也不可或缺。监管也正在要求企业关注这一问题。2024年上海、深圳、北京三地交易所最新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指引(试行)》,首次专门对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提出了具体的披露要求,将其提升到了与气候变化以及污染防治等同等重要的位置。披露相关信息,正成为上市公司的“必修课”。

今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主题“BepartofthePlan”,即“生物多样性、你我共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实际上是在保护我们自己。古老的地球经历过多次巨大灾难,但也常常以顽强的能力重新恢复活力。真正需要担忧的是,这场悄然发生着的生态危机看似尚未危及你我,但每一个物种都牵系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你我无法独善其身。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