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满百家,背后保荐机构排名来了!
北交所迎来里程碑时刻!
随着今天优机股份在北交所上市,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数量首次满100家。自去年11月15日北交所正式开市以来,时间已经过去了7个多月。
事实上,除了上市的100家北交所企业以外,已经完成注册待发行在北交所准上市企业还有8家。此外,还有77家北交所拟上市企业正处于审核状态。
在100家已上市的北交所企业背后的保荐机构中,保荐上市项目数量最多的券商分别为中信建投、安信证券、申万宏源、开源证券。从北交所在审企业背后的保荐机构来看,申万宏源在审项目量最多,中信建投、开源证券、财通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并列第二,而一些传统大投行也开始入局北交所保荐业务。
在北交所成立之前,新三板的流动性难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虽然北交所成立之后,上市企业流动性较以往在新三板挂牌时有所优化,但相关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北交所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仍然有提升的空间,并向记者提出了一些改革建议。
北交所上市企业数量首次达百家
优机股份今日在北交所上市,成为了第100名。今年以来北交所的发行逐步进入常态化,据Choice数据统计,2022年以来共有19家上市公司登陆北交所。
从上市时间来看,今年1月北交所新增上市公司2家,2月新增2家,3月新增3家,4月新增1家,5月新增4家,截至6月24日6月新增7家。
除了上市的100家北交所企业以外,已经完成注册待发行在北交所准上市企业还有8家。此外,还有77家北交所拟上市企业正处于审核状态。
而从已上市的北交所企业的行业分布来看,制造业占比较高。在100家北交所企业中,有20家来自机械设备行业,有11家来自汽车行业,有10家来自医药生物行业,有8家来自基础化工行业,各有7家来自电气设备、电子行业。
北交所华东区域首席代表林晗今年早些时候曾表示,“现在很多市场人士有一个误解,把专精特新和北交所画等号。做一个澄清,制造业企业就算不是专精特新也可以申请北交所,专精特新不是企业在北交所上市的必要条件,一些现代服务业和其他行业的企业,只要符合创新型中小企业的定位,北交所都是欢迎的。”
据Choice数据统计,今年来上市的19家北交所企业中,来自机械设备、电子、汽车等制造业的企业依然占了较高的比例。而其他行业,例如建筑装饰(天润科技)、农林牧渔(路斯股份、大禹生物)等也均有企业上市。
在北交所的这一历史性时刻,今日粤开证券研究院院长兼首席经济学家罗志恒接受记者采访表示,伴随优机股份登陆北交所,北交所上市公司达到100家,上市公司“满百”,也成为北交所建设发展的又一个重要脚注,北交所服务创新创业中小企业的成效进一步凸显:
一是“小而美”的优质企业加速聚集。100家企业中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占比超八成,76%为中小企业。
二是企业发展稳健,经营业绩优异。盈利面达99%,净利润5000万以上的公司近半数。
三是创新驱动作用显著增强。100家上市公司2021年研发支出合计33.39亿元,研发强度平均6.87%,是规上企业平均水平的4.78倍。其中22家属于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公司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
四是对投资者和社会的回馈效应不断提升。一方面,超七成公司发布现金分红方案,拟分红净额同比增长7.3%;另一方面,100家企业员工总数7.8万人,新增就业岗位近5000余个,有效拉动社会就业。
百家北交所企业背后的保荐机构都有谁?
虽然北交所定位更早、更小、更新的创新型中小企业,上市企业通常融资规模较低,对券商投行业务的收入贡献短期并不高,但以往一些在新三板业务上有传统优势的券商,仍然会比较重视北交所业务。
100家北交所上市企业发行上市情况及保荐机构↓(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从100家已上市的北交所企业背后的保荐机构来看,保荐上市项目数量最多的券商分别为中信建投(13家)、安信证券(10家)、申万宏源(7家)、开源证券(7家)、中泰证券(5家)、国元证券(5家)、东吴证券(4家)、东北证券(4家)、长江证券(3家)、天风证券(3家)。其中安信证券、申万宏源、开源证券都是以往在新三板业务上有一定优势的券商。
相比之下,中信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联合等传统大投行在北交所上市企业的存在感并不强。其中中金公司、华泰联合北交所上市企业保荐数量均为0。
77家北交所在审企业发行审核情况及保荐机构↓
而从北交所在审企业背后的保荐机构来看,申万宏源在审项目量最多(11家),中信建投、开源证券、财通证券、东吴证券等券商以4家在审并列第二。
不过,“三中一华”等传统大投行在北交所再审企业中的存在感有所加强。其中,中信证券目前有3家企业在审,华泰联合有2家企业在审,中金公司有1家企业在审。值得一提的是,这6家企业中有多达4家的受理时间为今年6月,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这些传统大投行正在入局北交所业务。
业内人士建言北交所发展
在北交所成立之前,新三板的流动性难题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虽然北交所成立之后上市,随着准入门槛的降低,北交所的上市企业流动性较以往的新三板挂牌时有所优化,但距离沪深交易所仍然有较大的差距。
据Choice数据统计,最近两周内,近百只北交所上市企业的总成交额大致在3~5亿元区间,还不及不少沪深交易所一只股票的单日成交额。
今年5月下旬,原北交所上市企业观典防务正式完成科创板转板,虽然股价表现相对平淡,但流动性却有了较为明显的提升。目前观典防务在科创板上市已有近一个月的时间,在前半段时间内,观典防务每天的成交额都过亿元,虽然最近成交量有所收敛,但每天也都有几千万元的水平。
与此同时,北交所新股的表现也较为疲弱。今年5月下旬以来,沪深交易所新股市场趋于回暖,不过北交所上市的新股表现仍然不尽人意。据Choice数据统计,自今年5月下旬以来,北交所共上市了9只新股,从上次首日的表现来看,其中有3只破发,3只首日的涨幅小于5%。
就北交所接下来的发展,以及如何进一步提升对投资者的吸引力,今日记者采访了多位相关业内人士。
罗志恒在接受采访时指出,虽然北交所成立至今已经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在发展过程中依然面临流动性分化,市场活跃度不高的问题。一方面,沪深交易所带给广大投资者的惯性思维较强,北交所的地位作用尚不凸显,需要时间。另一方面,受到疫情、宏观经济等多方面影响,创新型制度论证及推进的速度弱于预期。
他表示,“好风凭借力”,北交所要扛起资本市场改革的大旗,仍有较长的路需要走,并就北交所未来的发展给出了建议:
一是推动顶层规划进一步强调北交所的战略作用和意义,进一步强调北交所与沪深比肩的全国性市场地位,强调北交所服务创新型企业的独特优势。建议北交所把握好国企改革的大机遇,推动国企改革等政策中明确列明,地方政府要更多地利用北交所开展国企混改工作,利用北交所为国企改革提质扩面,积极鼓励国有集团或子公司完成股改登陆北交所,利用北交所实施股权激励或员工持股计划,增强国企的创新活力同时扩大北交所影响力。此外,建议推动产业扶持政策、专精特新相关政策中更多强调北交所的作用,提高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对北交所的关注度、重视度。
二是加快落地创新型制度。一方面,尽快落地混合交易制度。新三板自2014年就开始采取做市商制度,也是全国最早采纳做市商制度的股票交易场所,应发挥经验优势,完善做市商借券等制度。另一方面,探索推出有限次日内回转交易制度(T+0),符合中国特色的直接上市制度(DirectPublicOffering),优化与四板的对接机制,探索创新层、基础层的存量发售机制等。
三是进一步加大产品供给。一方面,进一步推动公募基金入场,加快审批,扩大规模上限。另一方面,尽快推出北交所指数以及相关的指数产品,壮大北交所ETF市场。
四是提高分析师覆盖度,组织论坛、研讨会,邀请分析师、机构投资者、上市企业参与,深入交流,引导更多机构关注北交所上市公司,通过分析师-机构-个人投资者渠道,加速信息扩散,提高市场影响力。
董秘一家人创始人崔彦军则向记者坦言,“北交所上市公司满100家,是可喜可贺的里程碑事件,但是我们更应该做的是总结和反思。北交所成立以来有喜有忧,好的方面今天不讲。不尽如人意的症结在于流动性。99家公司每天的成交额仅3个多亿,是远远不够的,离企业、投资者甚至监管层的预期差异明显。有量才有价,才有合理估值。有流动性,才能吸引公募基金等机构资金,也才能吸引和留住优质企业。”
关于如何提高北交所流动性,崔彦军个人给出了如下建议:
“1、尽快重启审批北交所公募基金。
2、推进混合做市交易。做市交易在新三板已经成熟运行了8年,北交所成功推出有保障。
3、尽快推出北交所指数,指数有引领作用,可以吸引长期稳定的资金入市。
4、关于投资者门槛。科创板有很多研发型、创新型且不容易看懂,甚至亏损的公司。北交所的投资风险未必比科创板高,与科创板同时适当降低投资者门槛势在必行。
5、提高审核速度,尤其是放宽包容性,让更多各行各业细分市场龙头上市,增强北交所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