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作业是:背诵爸爸和妈妈的电话号码

2024-06-24 03:50:25 - 媒体滚动

转自:沈阳晚报

今天的作业是:背诵爸爸和妈妈的电话号码

今天的作业是:背诵爸爸和妈妈的电话号码

这是民警与5岁“萌娃”在出警时的对话。初夏清晨,天气微凉,沈阳市公安局铁西分局保工派出所接到一起男孩走失的警情,民警费昱嘉和同事到达现场后,发现男孩穿着背心短裤,瑟瑟发抖。费昱嘉立即将男孩带回车里并脱下警服给男孩穿上。

走失小男孩喜欢穿警服

穿上警服的男孩秒变“社牛”,在车上与民警聊了起来。“你能找到我爸爸妈妈的电话号吗?我还带了个小玩具车,是这样的赛车……”

原来,男孩名叫小哲,全家刚搬到铁西区不久,对周围环境还不熟悉。清晨起床后,小哲见家里没人,有些害怕,便独自外出寻找家人,迷路后被市民发现,于是出现了刚开始的那一幕。

“到这来,想吃啥咱就整呗!”派出所内,费昱嘉化身“奶爸”,悉心照料男孩。

很快,男孩家人接到通知赶到派出所,焦急的家长看到男孩安然无恙,连声向民警道谢,被抱在家人怀里的小哲却舍不得脱下身上的警服。

“穿着回去呗,别再给冻着……”民警说,“今天的作业是,背诵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电话号码!”临行前,费昱嘉再三叮嘱。

警方提示:怎样防止孩子走失

如何防止孩子走失?沈阳警方给出了答案,首先,孩子易走失场所包括:

1.家门口、小区里、地下停车场。不要让孩子在小区里单独玩耍;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活动;不将孩子给陌生人或所谓的熟人照看;不带孩子在地下停车场玩耍。

2.公园、游乐场、商场等。家长不要总是低头看手机,注意搭讪的陌生人,拒绝陌生人抱孩子的行为。

3.汽车站、火车站、机场等。父母应该时刻警惕孩子的安全,牢牢牵住孩子的手,不让孩子脱离自己的视线。上车时遇到人群拥挤要拉紧孩子的手,或者抱着孩子前行。

防走失小常识

1.让孩子背熟家庭住址及父母联系电话;记得住址附近常走的路线;知道拨打110求助。

2.教会孩子识别穿制服的人,比如:军人、警察、保安等,一旦与父母走失,要向穿制服的人寻求帮助。

3.教会孩子正确帮助他人,比如:可以帮人指路,但不可以带路。

4.敢于向陌生人说“不”,不跟陌生人走;不要接受陌生人的食品;不轻易相信陌生人说认识自己的家人。

5.利用防走失装备,比如使用儿童防走失绳,防走失背包,给孩子佩戴可定位的手表等。

应对走失小技巧

针对不同年龄的孩子,走失时也有不同处理方式: 

3岁以下的孩子:家长需要在孩子身上放好联络信息,教会孩子基本信息和地址,此时的孩子往往只能“被动”地等待救援。

3-4岁孩子:家长经常跟孩子说,看不到爸妈时要待在原地,但可以大声喊爸爸、妈妈和家人的名字。

5-6岁孩子:教育孩子可以试着找带孩子的妈妈或是穿着制服的人员寻求帮助,但切勿跟随他人离开。

沈阳晚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杨硕

受访单位供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