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身定制,帮老人重塑舒适安全的家

2024-06-24 07:58:00 - 南京日报

适老化改造评估师卞小荣——

量身定制,帮老人重塑舒适安全的家

量身定制,帮老人重塑舒适安全的家

□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李芳 马道军

“叮咚……叮咚……”

6月20日上午,燕子矶街道下庙社区燕江新城山河苑小区王爷爷家门口,门铃响了一阵,仍不见有人开门,卞小荣小声向记者解释道:“王爷爷腿脚不方便,开门是要慢一些的。”

35岁的卞小荣是栖霞区红番茄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适老化改造评估师,服务对象以政府兜底的特殊困难老年人为主。

果然,一阵窸窣声之后,门开了。身材瘦削的王爷爷拄着拐杖,热情地把大家迎进门。“王爷爷,梅雨季节天气闷热,还是要把空调开起来,这样身体会舒服些。”卞小荣一进门就提醒着。

78岁的王爷爷患有多种慢性疾病。卞小荣一边询问他的饮食起居、身体状况,一边仔细观察着卫生间、卧室、厨房和全屋电线情况。“你看,王爷爷家房子不大,过道逼仄,日常活动行走路线的两侧基本有家具可以扶靠,墙壁扶手可以暂时不用考虑。刚才王爷爷说他容易眩晕,有几次还因此摔倒了,但冲淋房和马桶边都缺少安全扶手,客厅插座和开关距离老人活动范围较远,卧室床头没有智能监测设备……”一番观察下来,卞小荣已经有了初步判断。

随后,她为王爷爷“量身定制”出适老化改造方案:在冲淋房、马桶边分别安装一字形扶手和U形扶手,降低滑倒风险;客厅合理布线,把电源开关和插座设置到方便老人使用的位置上;床边安装智能监测设备,遇到问题第一时间按下紧急呼叫按钮……

王爷爷听到改造方案十分开心,“太感谢了!”可是很快他又犹豫起来,“装扶手要在墙上打洞,我这个房子是给儿子结婚准备的,我不想破坏原来的装修……”

“冲淋房可以换成可移动的防滑浴椅,地面铺防滑垫……”卞小荣当即进行了调整。老人眼眶湿润,竖起大拇指表达满意和感谢之情,连连说着“好,好!”

2016年11月南京入选首批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城市后,即将特殊困难老年人家庭适老化改造作为重要内容,每年通过政府采购服务,在一户几百至上千元不等的改造费用额度范围内,免费提供改造服务。

适老化改造的前提是科学精准的评估,适老化改造评估师应运而生。卞小荣是2017年成为适老化改造评估师的。“上岗前,我接受了系统的专项培训。”她告诉记者,要做好居家适老化改造评估,不仅需要掌握适老化改造的原理、方法和标准,老年人能力评估,无障碍设施等方面的专业知识,还需要对建筑装修的基本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并与老人、家属和照护者进行沟通,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改造方案。现在每年经她之手评估改造的都有两三百户。

“有一次,我到一位耄耋老人家探访,老人坚称‘我挺好的,没什么需要’,但我很快便发现居住环境有问题,比如房间门口有门槛、沙发又矮又软等。”卞小荣清楚地记得,当天还发生了十分惊险的一幕,“在我们打算离开时,老人想借力身旁的餐桌起身,但老式折叠餐桌无法承受老人身体的重量,差点压塌翻折,好在老人被及时扶住,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后来,卞小荣对这位老人家的玄关、客厅、餐厅、厨房、卧室和洗手间6个场景制定了改造计划,包括移除门槛,更新电线插座,加装马桶助力架,配置床边扶手、小夜灯,替换客厅餐厅的桌椅,安装一键呼叫、燃气报警等智能设备,同时还添置了拐杖、放大镜等辅具产品。“回访时,这位老人拉着我介绍家里的变化,说到激动处直抹眼泪,‘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也谢谢你们,想得比我还周全’。”

这些年,南京的居家适老化改造遵循“一户一策”原则,除了硬件改造,更注重线下服务和线上的信息处理,在“敲”开老人家门的同时,也打开了智慧养老产品和服务的大市场。

“适老化改造不仅仅是技术和专业知识的应用,更饱含对老年人生活安全和质量的关怀。帮老年人重塑一个舒适安全的家,我们也在享受幸福,获得价值。希望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因为我们的努力而享有更加安全、舒适的生活。”卞小荣说。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