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播种面积520.96万亩、总产量197.36万吨安庆:勇担“粮安重任” 稳端“中国饭碗”

2024-06-24 11:32:09 - 媒体滚动

转自:安庆新闻网

开栏的话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中部地区发展。2019年5月、202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两次主持召开座谈会,亲自擘画宏伟蓝图,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五年来,安庆市向“新”而行,因变而兴,破立之间闯出新路。如今,“大国粮仓”根基夯得更实,现代化产业体系加快构建,低碳发展的底色更浓,协同发展之路越走越宽……一幅奋发崛起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开。本报今起开设“中部崛起的安庆作为”专栏,全景展示安庆的新发展新变化,触摸安庆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绿色崛起的奋进脉搏。

风吹稻浪,人勤田忙。6月中旬,安庆市46.5万亩再生稻长势喜人,310万亩单季稻栽插接近尾声。

安庆是安徽农业大市,有耕地530余万亩,是国家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也是长江中下游著名的“鱼米之乡”。近年来,安庆市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着力提单产、稳面积、减损耗,多种粮、种好粮,全力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作出地方贡献。

粮食播种面积520.96万亩、总产量197.36万吨安庆:勇担“粮安重任” 稳端“中国饭碗”

稳面积

建成高标准农田372万亩

芒种时节,宿松县复兴镇套口村,种粮大户黄淑海正忙着栽种单季稻,“人误地一时,地误人一年。农业生产,抢抓时令是关键。”他说。

现年33岁的黄淑海在本村承包土地已经6年了,目前承包土地400余亩,其中单季稻280亩、玉米60亩、大豆60亩。“年毛收入80万元、纯收入20万元。虽然累一点,但是开心而充实。”黄淑海笑着说道。

套口村是复兴镇的水稻主产区,现有耕地1.1万余亩,其中大部分耕地被近30户种粮大户承包。“近年来,我村紧盯种粮大户,全力稳定耕地面积、完善农业水利配套、做好农技保障。”套口村党总支书记杨峰说。

与此同时,作为我市沿江沿湖农业大县,为保障粮食生产用地,近年来宿松扎实推进耕地占补平衡,去年完成补充耕地项目56个、新增耕地2000亩、完成耕地整改恢复7340余亩,耕地面积连续三年净增加,此外该县积极推进高标准农田改造,仅2023年便投入8793万元,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3.5万亩,新增粮食约900吨。

在潜山,当地坚持把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加快现代农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截至目前,累计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40.58万亩;在怀宁,当地紧紧围绕耕地保护政治责任主线,全力开展全域巡查,在耕地保有量、耕地恢复、提升耕地质量、永久基本农田保护、耕地占补平衡和推动耕地保护问题“见底清零”等方面攻坚发力,近些年累计“找回”流失耕地4800余亩……

依山面江,兼具山区、丘陵、畈区,这是我市的地形。近年来,我市聚焦稳产保供,坚持因地制宜,实行宜旱则旱、宜水则水,稳定粮食种植面积,落实“藏粮于地”,牢牢守住粮食安全底线。截至去年底,全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72万亩;2023年,全市优质专用品牌粮生产面积达328.79万亩,粮食播种面积520.96万亩、同比增长0.4%,总产量197.36万吨、同比增长1.5%。

强科技

主要农作物机械化率86.2%

端午节前,望江县赛口镇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核心区1.2万亩耕地上机械轰鸣,一旁的育秧工厂里,单季稻秧苗长势喜人,不久这里将插上万亩优质单季稻。“我们实行稻油轮作,兼顾大棚蔬菜,着力打造绿色粮食生产基地。”大河村党总支书记曹太宏介绍。

大河村位于望江县万亩圩口之一的金炼圩内,水系发达、土地肥沃,拥有粮田面积万余亩,旱田面积2000亩。近年来,该村依托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基地建设,将土地全部流转到村集体,实现农田“优质、集中、连片”;建成万亩粮油高标准全程机械化综合示范基地及稻谷烘干中心、育秧中心、农事服务中心,实现水肥、温湿一体化控制,同时实行订单种植、统购统销。

“保障粮食安全,科技投入是关键。”曹太宏说,通过公司化运营、统一管理和土地轮作,不仅增加了种油菜的收入,而且大大降低了管理成本,例如采用大型插秧机作业后,以前400亩土地大约需要七八个人管理,如今600亩土地仅需四个人。此外,公司统一采购后,农资支出也比以往便宜了10%左右。

5月底,全市水稻机抛秧机插秧现场会在太湖县召开。现场,农机手驾驶有序抛秧机和高速插秧机,向观摩人员演示水稻机抛秧、机插秧的作业过程,还演示了无人机施肥。

“解决吃饭问题,根本出路在科技。”市农机部门负责人马骏说,水稻机插秧是农业农村部及安徽省确定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大力提高水稻机插秧、机抛秧水平,也是国家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工程的需要。

近年来,我市强化农机投入,截至去年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369.8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86.2%。

如果说增加科技和农机投入是“开源”,那么减损就是“节流”。“节粮减损,等同于粮食增产,是增加粮食有效供给的‘无形良田’。”市粮食部门负责人陈时彪说。

近年来,我市持续加强储备环节精细化管理,对现有仓房进行气密性、隔热性改造,支持建设绿色低温仓储设施,推进粮食仓储信息化;鼓励和支持产后服务中心和各类环保烘干设施建设应用,加大空气源热泵、生物质、太阳能光伏等绿色热源烘干设备推广力度,配套应用粮食产后品质测控技术,提高粮食产后干燥保质保鲜装备技术应用水平。

截至目前,全市新收获粮食烘干社会化服务水平超95%。2022年以来,全市围绕粮食收购、储藏、加工等环节,以科技创新、成果示范、重点工程等为手段,实现节粮减损4000吨以上。

更绿色

农药化肥使用量九年负增长

“单季稻都种下了吧?绿色防控可做到位了?”6月13日,潜山市黄铺镇农技站站长张焰明在陈桥村走访种粮大户时询问道。

黄铺镇是潜山市产粮大镇,全镇耕地面积7.4万亩,其中水田种植面积6.6万亩。近年来,该镇积极采取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科学用药等有效措施,推广水稻绿色防控技术,依托专业化服务组织开展统防统治,保障粮食生产安全、质量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从而实现化学农药减量化和农业绿色发展。

为提高粮食品质,该镇还积极调整粮食种植结构,打造再生稻精耕细作示范片、有序扩大再生稻面积。根据安庆市农业专家现场测产数据显示,去年该镇收获的再生稻(两季收获)亩产达1071公斤。“近三年,我镇再生稻面积年均增加3000亩,同时还积极推行稻油轮作。”张焰明介绍。

眼下,桐城市水稻机插作业已接近尾声。为抓好在田农作物病虫害防治,该市强化防控举措,设立病虫害系统监测点,及时准确发布病虫情报。去年桐城发布病虫情报11期,预报准确率达90%以上,防治水稻病虫害约420万亩次,挽回粮食损失约9.1万吨。

为推动粮食绿色发展,桐城建立10个水稻病虫绿色防控示范区,稳步实施农药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推广绿色防控技术、专业化统防统治、生态调控、生态种养等应用,农作物病虫绿色防控覆盖率达60%,化肥和农药使用量连续12年实现负增长。

6月21日,宿松县佐坝乡得胜村孟家庄家庭农场的稻虾田里,小龙虾捕捞已经结束,单季稻栽种接近尾声。“一季虾、一季稻,一田两用,可极大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更可较大提高水稻品质。”种粮大户孟维保说。

佐坝乡紧邻龙感湖,有粮食作物播种面积9.56万亩,其中水稻7.48万亩,是宿松县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乡镇。近年来该乡在稳定粮食种植面积的基础上积极向绿色转型,大力推广稻虾综合种养。截至去年底,该乡已发展稻虾综合种养近3万亩、超过全乡水田面积的一半,拥有各类稻虾经营主体200余户、总计年产值超1亿元。“我乡将有序扩大稻虾田面积,稳步推进农药化肥减量行动,从源头上让粮食生产更加绿色。”该乡党委委员、副乡长张淑红说。

眼下,我市各地坚持把发展绿色粮食产业作为重要着力点和主攻方向,推动粮食产业从增加产量向提高质量导向转变,努力实现粮食产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望江县积极推进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基地核准面积15万亩,范围包括漳湖镇、赛口镇、高士镇;

桐城市依托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水稻)标准化生产基地,制定发布安庆市地方标准——《桐城市锌米种植技术规程》和45个含锌大米企业标准,着力打造“中国锌谷”;

岳西县有高山稻田16万亩,均种植高山优质绿色生态水稻,产出的稻米颗粒饱满,口感香甜,深受市场喜爱……

近年来,我市高位推动绿色粮食产业发展,全力打造稻米百亿产业。稳步实施农药和化肥减量增效行动,主要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覆盖率达到90%,绿色防控覆盖率达到56%,全市农药化肥使用量连续九年实现负增长;加强废旧农膜等废弃物回收,废旧农膜回收率达85.54%,新标准地膜使用率达100%;推进秸秆综合利用,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5.04%。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