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2024-06-24 16:01:24 - 媒体滚动

转自:上观新闻

六月中旬,就读于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的沈一心,在父母的陪伴和班主任老师的鼓励下,品读了《新民周刊》的低空科技主题报道《空中的士真的要来了》。一起来看看这位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吧。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深受大小读者欢迎的最新一期《新民周刊》封面。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三年级沈一心,右是九十六岁高龄的离休干部刘鼎川爷爷,他们一起交流《新民周刊》的主题报道。

读完这篇报道,沈一心表示:”我十分期待,也非常激动!真想我们家的车也装上两个大翅膀!现在我国的科技越来越强,空中的士已进入展示阶段,还加入了AI机器人元素,这得益于无数科学家的努力钻研。希望空中的士早日进入我们的生活,让生活更带科技感,也便于我们更加方便出行!此外,我国的北斗导航系统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高度,运用到了越来越多的领域并直接造福人民。将来我也想加入其中,为推动我国科技发展做贡献。”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新民周刊陈冰主题报道中的载人低空飞行器场景一览。

在低空科技造福人民方面,沈一心很自豪地介绍了家乡金山区的最新科技成就。著名的华东无人机基地就位于上海金山,拥有58平方公里陆地空域,2018年8月30日,华东无人机基地就揭牌进入启用状态了。根据上级部门和金山区共同制定的目标:华东无人机基地主要用于打造无人机研发测试、展示交易、行业应用、培训教育和运行管理,并进一步引领上海及华东地区无人机产业的发展。无人机基地,将提供无人机飞行业务管理、飞行服务和运行监控保障,建立无人机组装测试中心,组织陆地无人机机场和水上无人机机场的试飞。沈一心观察到的是:同时这也是一个应用示范和产业基地,将提供陆地无人机和水上无人机的场景应用支持,引进无人机骨干企业,打造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无人机产业体系。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校园场景一览。

如今,无人机已经成为新质生产力。如上海浩丰果蔬专业合作社创办人梅庆波,就是金山当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佼佼者。特别是农忙时节,梅庆波用自己掌握的新技能“种地”。即了解农作物情况、配置农药、调试无人机、遥控无人机植保作业、回收无人机……每天从清晨5点执飞到傍晚,可以洒药近400亩,他的深刻体会是无人机植保效率是传统打药方式远远不能比的,传统方式一人一天最多10亩。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金山区第一实验小学校长何园英曾获2021年度上海市优秀校长荣誉称号。

看到了无人机市场前景,2016年梅庆波牵头成立了上海沪耕农机服务专业合作社,为周边农户提供大型农机服务。如今他的农机服务合作社已经拥有4台无人机,除了给自家的菜地打药,主要用于服务周边农户。梅庆波认为:“无人机植保精准、安全、高效,越来越得到农户的认可,特别是水稻种植户,几乎都在使用无人机植保,未来市场需求还会越来越大!”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华东无人机基地已经成为金山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金山少年眼中的无人机产业,是这样的→

华东无人机基地已经成为金山新质生产力的代表。

资料:文明徐汇(作者: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研究员王泠一)

编辑丨翁羽

责编丨何小燕翁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