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动工:全国首创定制式产业园,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

2024-06-24 19:52:00 - 21世纪经济报道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郑康喜东莞报道

6月24日,在多台挖掘机同时启动的轰鸣声下,莞台高新产业园项目开工活动暨入园企业签约活动在东莞洪梅镇水乡河西数字产业区、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工程项目正式启动。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现场了解到,本次开工的是莞台高新产业园区首开区166亩,预期投资18.3亿元,预计投资22亿元,年产值可达25亿元,签约项目集中于数控装备、电子信息、智能家居、汽车零部件等领域,项目着力推动两地在新能源、人工智能、先进制造、特色产业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全国台企联暨东莞台商协会荣誉会长郭山辉总会长在现场致辞中表示,项目的正式开工建设,是莞台两地经济合作的重要里程碑,更标志着莞台两地经济合作迈入新的发展阶段。

作为台商进入大陆时间最早、投资最密集的地区之一,东莞一直都是台企发展的主要城市。去年9月,国务院批复同意《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总体方案》,凸显了东莞在两岸交流合作大局中的突出地位,补齐了粤港澳大湾区在两岸合作上的一块重要拼图。在此背景下,此次莞台高新产业园项目的开工,实际上是在《总体方案》发布后,两地经济合作的进一步深化与拓展。

国台办经济局局长张世宏表示,作为《总体方案》实施的重要成果,莞台高新产业园区项目的快速推进,充分体现了东莞对台商台企的高度重视,也彰显了广大台商扎根东莞热土、实现创新发展的热情和信心。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陈锦龙在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透过此次莞台高新产业园开工建设,可以说东莞开创了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这类模式目前在全国都具有借鉴意义,对于两岸经贸、人文、科技合作将探索出新范式。

在莞台商二次创业

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动工:全国首创定制式产业园,探索两岸产业合作新模式

东莞市台商投资企业协会会长、广东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建设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宏钦表示,莞台高新产业园区以“一个示范区、两个基地、三个平台”为总体方案定位,将择优招引一批台商战略性新兴产业及台商特色产业。

陈宏钦表示,水乡片区园区项目的落地,为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在东莞市六个片区的“一区多园”发展规划奠定了坚实基础,为台商在莞发展提供更多优质生产空间,助力台商产业集群的蓬勃发展。

当前,全国台商较为密集的地方主要为大湾区和长三角、福建地区,其中尤以大湾区对台产业合作最具代表性,是两岸融合发展的先行军。

而作为我国开放程度最高、发展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大湾区建设正在纵深推进,这为两岸产业融合带来了更多机遇。截至去年12月,广东累计引进台企约3.4万家,在粤台资企业家数、合同台资和实际使用台资金额均稳居大陆各省区市前列。

在大湾区与台湾融合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东莞与台湾的交流合作基础深厚,以经贸合作最为密切,台湾一直是东莞的主要贸易伙伴之一。当前,近4000家台资台企也为东莞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另一方面,广大在莞台企也急需加紧推动自身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实现“二次创业”,两地产业合作开始进入新一轮“双向奔赴”时期。

全国台企联常务副会长韩萤焕表示,此次开工建设的莞台高新产业园的发展布局,实际上能看到东莞对未来产业的发展思路,也能看到东莞在新质生产力上的培育,对于台商而言,也是台商二次创业的新契机。

项目现场签署了一批意向进驻园区的优质台企16家企业,包括东莞利得机电有限公司、东莞骅国电子有限公司在内的与莞台高新产业园区签署协议。未来,项目也将打造成为莞台合作的先行示范区、台胞台企的优质发展空间、台商创新创业的重要展示窗口。

台湾东菱传动科技有限公司、东莞市菱森精密机械制造有限公司总经理王猛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东菱传动已经在东莞扎根30多年,是一家高精密分切设备的高科技企业。随着企业近年来在新能源锂电池设备领域的业务不断扩展,企业开始寻求入驻新的产业园区以扩充产能。

“我们在东莞临深片区,以及江门、惠州等地都考察过,发现水乡片区的莞台高新产业园区在成本、产业配套等方面,都符合企业当下需求。企业现在已经与宁德时代、比亚迪等都有合作,该产业园的规划,包括各级政府的重视程度,非常吸引我们。我们将在这里进行新业务扩展。”王猛说。

莞台合作探路新模式

去年发布的《总体方案》提到,莞台两地将携手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台资企业加快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两岸科技合作与交流基地、增强台资企业科技创新动力、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拓展产业发展新空间。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采访了解到,伴随去年《总体方案》发布,东莞水乡管委会迅速与台商协会深入对接,共同规划建设“莞台高新产业园区”。为加速园区开发,东莞创新采取了厂房定制、招商前置等模式,项目仅用3个月就实现了落地建设。在正式动工建设后,也标志着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的首个项目迈入“施工期”。

除前期招商创新外,陈宏钦还介绍道,莞台高新产业园区项目由台商共建定制,吸引两岸优秀人才与科技成果,同时还为台商企业量身打造专属“园中园”,实现企业对产权生产用房个性化的生产功能需求。

未来,项目将打造东莞深化两岸创新发展合作先行示范区、海峡两岸青年创新创业基地、台商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产业基地和台商“专精特新”企业创新孵化平台、台商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台商产招”服务平台,集生产、研发、办公、展示、采购、制造总部、跨境电商于一体的东莞台商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陈锦龙告诉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自己作为全国台企联江苏片区区长,长期在长三角地区工作,此次来到东莞参加该活动,切身感受到大湾区在两岸产业合作上的一系列创新实践。

陈锦龙介绍,对于台商来说,这种定制式产业园系全国首创。过去台商通过集资拿地、盖厂房,直接进行销售或者出租,但没有推出过莞台高新产业园项目这种定制化模式,该模式避免了其他城市在吸引台企时面临的土地指标、投资强度、税收标准等诸多问题,还将科技、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融合,简洁、便利、快速,对于两地产业合作能带来重要作用。

“下来我会将莞台高新产业园运作模式介绍到长三角,让更多台企可以到这里来投资。同时,也希望未来在长三角地区按照这样的模式设立产业园区。”陈锦龙说。

相较其他,莞台两地的合作发展早已进入全方位融合阶段。除突出转型升级与科技创新外,更具有从产业延伸至科技、人文、市场等领域的特性。

而透过此次园区项目的创新模式,也彰显出东莞在《总体方案》出台后,朝着两地全方位融合中的模式融合迈进,这将为全国其他地区的对台合作、为东莞探索更多高能级开放平台,蹚出可借鉴的路径。

王猛建议,作为外向型经济城市,东莞可发挥自身城市特色,为在莞台企在外贸合作、对外产业交流上出台更多积极政策。“包括推动台企引进更多全球前沿科技和生产设备、先进的文化管理技术、理念等,才能不断吸引高层次、全球化人才扎根东莞,扎根大湾区,对两岸全方位融合起到实际推动作用。”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