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玉,最具楚人创造性思维的艺术珍品
楚人讲究奇技异巧,在艺术上表现出谲诡精绝的独特风格。神秘肃穆的礼玉、高贵繁复的组玉珮、精巧华美的实用装饰玉、蒙昧迷信的葬玉,透映出楚人对自然生命的孜孜探索和激荡在人们心中的浪漫情怀。其鬼斧神工的手法和飞扬动感的创意在古老的玉器工艺史上显得飘逸清新、超凡脱俗。
多年来,荆州博物馆的考古人员先后从以荆州熊家冢、冯家冢为代表的楚王陵园,以院墙湾一号墓、秦家山二号墓、望山桥一号墓等为代表的楚国贵族墓葬中,出了大量种类繁多、造型别致、制作精美的楚国玉器。特别是2006年以来,从荆州熊家家楚王陵的50余座殉葬墓中,出土各类玉器2000多件,是楚国墓葬中玉器最集中的一次考古发现。
谷纹玉璧
战国早期礼仪用玉
荆州熊家冢墓地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直径5.4厘米
孔径2.4厘米
厚0.6厘米
玉质黄褐色,微透明,受沁变红,表面有灰色及黑色沁。扁平体,正圆形,内外缘阴刻由细密的斜线纹组成的轮廓线,两面碾琢勾连谷纹、卷云纹和谷纹。
玉器专家古方点评:
这件玉壁上形状如云头一般的谷纹,称为勾连谷纹,实际上是两个谷粒状纹饰尾部相连而形成的。这种样式的谷纹一般流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到战国晚期时,谷粒之间的尾部完全断开,形成一个个独立的谷粒状纹饰。
这些从荆州楚墓里出土的玉器,按用途可以分为礼玉、佩玉和葬玉三大类。礼玉主要用于各种礼仪场合,如祭祀、朝聘、宴飨和婚丧等。熊家冢墓地祭祀坑出土的玉璧、玉璜,天星观一号墓出土的玉戈等;佩玉是墓主人生前佩戴的玉器,数量和品种较多,是荆州大中型楚墓中最为常见的,有珮、璧、环、璜、珩、坠、冲牙、扁管、珠、带钩、剑饰等;葬玉是专为下葬时保护与装敛尸体制作的,比如秦家山二号墓出土的玉覆面。当然,生前使用的玉也可用作葬玉。专家认为,由于楚国上层社会对玉器的普遍喜爱,强烈地刺激了楚国的玉器生产,使玉器工艺在工具改革、技术与材料更新方面出现了崭新的面貌。
“楚文化瑰丽多姿,独具特色,楚人用丰沛的情感和卓绝的想象力创造了融巫、道、骚于一体的楚国艺术,被誉为古代世界最有想象力和最具创造性的艺术。”正如杭州西湖博物馆馆长潘沧桑所说,“这种风格也被楚人灌注在楚玉的制作中。浪漫的楚人擅长用分解、变形、抽象的手法来处理物象,不求物似、但求传神。” 楚玉是楚人最具创造性的艺术珍品,昭示着遥远年代的楚人穿越时空的奇谲与秀美。
战国是一个脱离周礼束缚,更加追求感观享受的时代。在这个时代,伴随着社会的动荡和前所未有的激情,玉器的装饰更加华美、线条更加飞舞灵动,龙凤艺术在玉器上得到酬畅淋漓地表现,所展现出的饱含张力和动感的玉雕艺术风格在后世几乎无可比拟。与其他地方一样,荆州出土最多的玉器是谷纹玉璧。这是春秋战国至汉代最常见的礼仪用器,代表墓主生前的等级和地位,因其像春天谷粒发芽的形状而得名,它象征着万物苏醒,生机勃勃的丰收景象和人们对春天的盼望。
楚人以凤喻人、以凤喻德、相信乘龙御凤可以飘举升天。于是,众多出土的玉器上,展现出凤飞龙游的美感。华南美术学院教授波道坚认为,楚玉“由于较少受到限制的缘故,玉佩往往最能充分展示自由灵动的新装饰风格”。
神人乘龙形玉珮
战国早期
荆州熊家冢墓地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长11.7厘米
宽7.9厘米
厚0.4厘米
玉质青绿色,有灰白色沁。扁平体,雕成龙形,龙回首,拱身,卷尾,足上站立一神人。龙张口,椭圆眼,长吻,角断裂。龙身内外缘阴刻轮廓线,中间阴刻勾连云纹。足、尾阴刻线纹。神人椭圆脸,弧形耳,长裙衫。阴刻眼、鼻、嘴,双手放在胸前。阴刻网格纹服饰。左手可以看见手指。由于切割的原因,神人右侧出现了一定的错位。
【玉器专家古方点评】
荆州楚墓中出土的神人与龙形象的玉器,是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器物,这种纹饰还常见于漆器(包括漆棺)和纺织品。虽然目前对这类纹饰的具体含义尚不清楚,但它却是楚玉的一个特征,对于判断传世的战国时期神人与龙共体玉器的文化归属是有意义的。另外,熊家冢墓地出土的神人乘龙形玉珮也与此器类似,造型恰为此器的一半。
不过,在皇权一统之下,从楚墓中出土的龙形玉珮则更多。不但有单龙,也有双龙,还有人与龙的造型。比如,熊家冢墓地出土的神人乘龙形玉珮,由一人一龙组成。透雕为一条盘旋飞舞的龙形,在龙身一侧的龙尾上,倚立一人,双手捧于腹部。
考古专家认为,这件玉珮的主题,与长沙出土的“人物御龙帛画”“人物龙凤帛画”一样,是一件寄托死者灵魂飘游升天的祝祷之物。腾空而起的龙,具有一种向上的动势,寓意着死者随龙导引升天时的情形;而下方的侧立人物,则反映出一种跟随的特征,是一件为死者祈天求佑的具有丰富含义的佩饰。有学者根据人物身穿的曲衽方格纹袍分析,认为乘龙的神人是楚人。
无独有偶,考古人员还从荆州院墙湾墓地出土了一件“神人操龙形玉珮”。两龙相对,用吻部托起一壁。龙身中间立一神人,两手抓住龙身,头部顶起璧。神人阴刻眼睛、鼻子、嘴巴及网格纹服饰。对此,中国古代玉器研究大家古方先生认为,“荆州楚墓中出土的神人与龙形象的玉器,是最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器物,这种纹饰还常见于漆器(包括漆棺)和纺织品。虽然目前对这类纹饰的具体含义尚不清楚,但它却是楚玉的一个特征,对于判断传世的战国时期神人与龙共体玉器的文化归属是有意义的”。
神人操龙形玉珮
战国中期
荆州院墙湾墓地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长72厘米
宽3.4厘米
厚0.4厘米
玉质黄白色,半透明,有黑褐色沁。扁平体,雕成龙形。两龙相对,龙昂首,张口,圆眼,独角,拱身,卷尾。两龙用吻部托起一璧。下面龙身中间站立一神人,神人两手抓住龙身,头部顶起璧。龙背各托起一只神鸟。龙身阴刻卷云纹、鱼鳞纹。神鸟圆眼,钩喙,翘尾站立在龙身上。神鸟身上饰鱼鳞纹。龙及神鸟的尾部都阴刻线纹。璧中间饰绹索纹。神人阴刻眼睛、鼻子、嘴巴及网格纹服饰。
玉佩饰在楚玉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品种繁多,纹饰华丽,主要类别有璧、环、块、璜、觽、龙形、凤形、龙凤合体、虎形等样式,造型生动活泼。龙凤玉珮饱含遒劲之势,龙形玉佩线条飞动,表现出强劲的张力和勃勃生机,体现了楚国积极上进的时代风貌。对于楚国玉器的艺术成就,著名楚玉研究专家杨建芳先生说:“个性、壮美、秀美、新颖、多姿、奇谲和浪漫,是楚地玉工的创作准绳,也就是他们的多元美学观。”
来源:郢都故事
编辑:荆小布
审核:杨昌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