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海徐汇将打造五大功能区

2023-07-24 10:22:00 - 澎湃新闻

7月24日上午,上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高质量发展在申城”系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第二场——“加快城市更新推动高质量发展”徐汇区专场,介绍徐汇区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提升城区功能、激发创新活力、改善人居环境等方面的有关举措,并回答记者提问。

徐汇区委书记曹立强介绍,立足开局之年,徐汇把城市更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抓手,努力推动发展转型、功能拓展、民生改善、品质提升,在上海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探索更多徐汇范例。

第一,以城市更新提升发展能级

“十四五”期间,徐汇先后实施了两轮“5+1+X”城市更新行动。第一轮主要集中在徐汇滨江地区,以成片土地收储为主,涉及用地面积285公顷,预计年内将基本完成。所以,今年启动了新一轮三年行动计划,沿中山南路、肇嘉浜路、龙吴路等5条主干道和大徐家汇地区,全面梳理土地使用情况,初步形成了更新项目108个、涉及土地334公顷,通过更新,让稀缺的土地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不断拓展发展空间。

一是整合功能。城区的核心功能决定了核心竞争力。半个月前,徐汇召开了十一届区委五次全会,提出要打造五大功能区,也就是大徐家汇功能区、西岸滨江功能区、漕开发拓展功能区、徐汇中城功能区和华泾门户功能区,要通过进一步摸清土地、人口、载体等资源底数,优化资源配置,使每个功能区的特色更加鲜明。比如,徐家汇是徐汇的名片,近两年,随着徐家汇中心、天桥连廊、徐家汇书院等标志性项目的陆续呈现,已经看到了商圈更新的初步成效。

近期,还将推进太平洋百货和第六百货的整体更新,引入国潮品牌、发展夜间经济,推动商圈持续蝶变升级。在此基础上,这次徐汇提出要打造大徐家汇功能区,就是以徐家汇商圈为中心,向北连通衡复风貌区,向南拓展至徐家汇体育公园,联动中国科学院、上海交大、复旦上医等丰富的科创资源,推动商务、商业、文旅、体育、金融、科技等多要素多功能,在这里进一步融合,使徐家汇作为中央活动区的功能更加复合,能级不断提升。

二是产业升级。产业是发展的根基。徐汇对照全市“产业地图”,通过城市更新、腾笼换鸟,规划“4+3+X”产业布局,打造特色产业园区,不仅提供项目落地的优质载体,更培育产业生长的良好生态。

比如,现代金融产业,重点布局“一城一街”。“一城”就是西岸金融城,重点集聚牌照类、国际化标杆机构;“一街”是衡复金融街,依托海派文化和高品质老洋房资源,构筑私募投资机构集聚区。比如,生命健康产业,以枫林临床研究、漕开发创新孵化、生命蓝湾研发制造为支撑,形成融合联动的产业空间,集聚专业外包服务机构,提升全产业链能级。还有西岸传媒港、数字谷,漕开发元宇宙产业创新园等等,都是以新空间承载新产业。

三是畅通循环。交通是发展的基础,徐汇作为中心城区,总体上交通是非常便利的,但南北差距依然比较大,中梗阻的现象比较明显。今年,徐汇实施了“六纵”路网计划,重点辟通6条南北通道,同时,优化五大功能区配套道路,全年共开工31条道路,促进人流、物流高效循环。比如,天钥桥南路的辟通,能有效连接徐家汇和徐汇滨江,改善滨江和龙华地区的交通。比如,上海植物园占地1200多亩,东西跨度1.2公里,对周边居民来说,生态环境是非常好的,但出行确实不太方便。这次在市绿化部门和植物园的支持下,徐汇正在研究结合植物园北拓,增加一条下穿隧道,将有效改善长桥地区的居民出行。

第二,以城市更新增强科创动力

创新是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第一动力。徐汇“大院大所大校大企大园”集聚,以创新主体为圆心,推进周边城市更新,打造更加开放的载体空间,加深校区、园区、街区、社区的互动融合,为培育全链条创新生态提供硬支撑。

一是开放科创街区。徐汇主动对接区内高校院所,全面梳理科研用地和相关载体,通过城市更新,将现有的83万方建设体量,逐步拓展到240万方,来支撑原始创新和成果转化。将规划建设6个“科创街区”,包括枫林生命健康、漕河泾数字技术、环交大人工智能、环华理生物材料、视听器械、营养健康等等,通过科研机构内部及周边更新改造,共同建设一批高能级的科创载体,把具有实验室功能的孵化器装进去,在人员、设备、信息、服务等方面实现共享,既满足机构自身就近转化需求,又降低全社会创新成本。在此基础上,设立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与交大、复旦、中山医院等合作,探索做强概念验证中心、临床研究管理中心等平台,发挥10亿元区域科创基金投早投硬作用,打通创新成果转化的全链条。

二是焕新科创园区。漕河泾开发区是上海最早的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发展至今已有近40年。徐汇积极探索园区二次更新,设立上海园区高质量发展基金,推动华美达、申能等重点项目,约48.6公顷土地更新,重点建设漕宝路科创轴带,联动上师大、应技大、上海自仪院等创新主体,试点“工业上楼”制造模式,打造链接漕开发和徐汇滨江的功能纽带。同时,在徐汇南部建设北杨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为园区拓展战略发展空间。

三是保障人才安居。为了让创新人才安心扎根徐汇,徐汇一手抓职住平衡,在徐汇滨江、漕开发、南站枢纽等人才集聚区域,持续扩大人才公寓供应量,预计未来3年新增超过8000套。一手抓宜居宜业,考虑到创新人才是家中的顶梁柱,上有老、下有小,在传统的产业空间中,嵌入教育、医疗、养老、社交、商业等公共配套,帮人才解除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创新创业。

第三,以城市更新改善美好生活

发展的目的是为民造福。徐汇始终坚持“财力一分增长、民生一分改善”,以城市更新为抓手,持续推进公共设施完善、居住品质提升,更好满足老百姓的美好生活需要。主要做好三方面工作。

一是加快“三旧”变“三新”,也就是让老旧住房穿新衣、老旧小区换新颜、老旧小区居民过上新生活。徐汇区是老城区,三分之二以上的居住区是老旧小区。“十四五”以来,徐汇已经完成了剩余的800多户零星旧改,正在全力推进26万方不成套房屋改造和900万方旧住房修缮,分三年滚动实施。坚持全要素治理,同步实施绿化提升、停车位改造、加装电梯、雨污混接等民生实事,让徐汇居民共享发展的成果。

二是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依托各级党群服务阵地,打造邻里汇升级版。通过梳理人口结构、资源分布、居民需求,把全区分成40个片区,全覆盖建设片区的党群服务中心,把社区食堂、社区菜场、社区卫生点、社区商业、社区体育、社区文化的功能整合起来,打造一站式的“生活盒子”,满足全年龄人群需求,尤其是“一老一小”在家门口就能得到有效照护。

三是提升公共服务配置。针对南北不均衡问题,不断优化教育、医疗、养老设施布局,在南部增设基础教育学校,与中山医院合作的南部医疗中心年内运营,改扩建社区卫生中心,推进南部养老中心、老年护理院等医养结合项目建设,公共服务供给更加均衡优质。同时,推进“绿色徐汇点线面”提升计划,加快建设100公顷环城生态公园带(徐汇段),新增一批口袋公园、街心花园、城市绿道,推动开放单位附属绿化,导入灯光球场等“公园+”功能,努力做到居民群众出门300米就能走到一块绿地。

城市更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共建共享的理念。要实现规划的更新目标,推动高质量发展,不仅要靠政府的科学规划、持续投入,更离不开区域单位和广大居民的共同参与。希望全社会群策群力,携手打造更多宜居宜业的美丽街区、美丽园区、美丽社区,共同为“建设新徐汇,奋进新征程”添砖加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