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先天弱听、长期助听,自强考入康复专业,17年后二植耳蜗,自己当研究对象
转自:徐瑞哲
今年暑假,华东师范大学康复科学系三年级本科生李厚毅带着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赴武汉参加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与众不同的是,李厚毅同学先天性感音神经性耳聋,目前是一位双耳人工耳蜗植入者。
为自己也为他人圆梦。他以自身为研究对象,设计了系统的观测指标和实验流程,探究“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在成年后再植入对侧”的康复训练过程和效果。这项融入亲身体验的科研,让同行发现以往临床中遇到的诸多疑问有了新解。
【再植对侧耳蜗期待更好聆听】
李厚毅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一份长达17年的缘分,也因为一份正在持续加长的坚持。事实上,李厚毅和目前就读的华东师大之渊源,从他4岁时就开始了。早在2004年,华东师大就设立了中国大陆“首个言语听觉科学”专业,这一信息给先天弱听、3岁时植入人工耳蜗后仍无法说出话的李厚毅带来希望。
小小的李厚毅在华东师大言听实践基地幼儿园接受了9个月的康复训练,开始了学习“说话”的漫长过程,此后也得到长期的康复支持。“黄昭鸣教授、刘巧云老师、万勤老师……他们都曾在我的周围鼓励我、帮助我,把我从无声的世界中解放出来,张开口清晰地介绍自己和自己的家人……”近20年来,华东师大先后获批“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硕博士点,成立国内第一个言语听觉康复科学系,创建国内第一个教育康复学专业并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人与专业共成长,李厚毅成人时已具备良好的聆听和口语能力。2020年9月,李厚毅以自强之心和一片赤诚,选择了华东师大听力与言语康复学专业,这是华东师范大学首个医学门类本科专业。由于李厚毅成长过程中常常需要面对复杂的聆听环境,他仍寻求更高的聆听表现。2021年,就读大二的李厚毅果断地决定植入另一只人工耳蜗。
然而,后植入人工耳蜗的一侧能不能获得良好听力?是否会出现双耳聆听优势?这是广大单侧人工耳蜗植入者在考虑对侧耳蜗植入时的困惑。“10年多前,在父母的安排下,我植入了一侧人工耳蜗。”他说,“现在,我想做第二次尝试,植入对侧人工耳蜗。虽然多数医生都不知道会有怎样的结果,但我希望通过自身的经验,为跟我一样有需求的家庭提供参考,帮助更多的人实现康复。”
“我们要通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平台搭建等工作的开展,构建起医疗、教育、康复协同发展的服务格局。”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康复学系主任刘巧云教授介绍说。据悉,康复科学系通过“千言万语”健康行动计划,每年组织医疗、教育、康复领域的专家开展两次大型公益咨询活动,同时将公益康复服务活动融入日常,并在此过程中结合科研进行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
【爱与奇迹的行业引来年轻人见证】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我国现有言语听觉康复需求的人群超过1.2亿人,目前在该领域尚缺乏至少10余万的康复专业人才。这个充满了爱与奇迹的行业,近年来也吸引了越来越多像李厚毅这样的年轻人加入。
最近,在京举行的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成立40周年大会上,华东师范大学也成为唯一被授予“40年贡献奖”的高校,以此表彰学校在推动听力语言残疾的精准康复、职前职后专业人才的培养、行业标准规范建立和专业创设等方面做出的贡献。截至目前,华东师范大学已培养千余名高水平、复合型的听力语言康复紧缺人才,对曾经像李厚毅这样的万余名患儿提供言听康复咨询服务。
此次全国听力学及嗓音言语医学学术会议上,李厚毅提交的研究文章是《童年单侧耳蜗植入者成年后对侧电子耳蜗植入术后康复方案的设计及效果研究——基于耳蜗植入者深度参与的个案研究》。对于李厚毅,他两次植入耳蜗的间隔时间长达17年,新植入的耳蜗因未经康复训练,在短时间听到的多是杂音,甚至会干扰旧耳蜗的听力。因此,这项研究就是针对性进行康复设计,并跟踪效果。但他们取得的初步结论就是,即便双侧耳蜗植入间隔时间长,经过康复训练仍可获得双耳聆听效果的提升。
诚然,后天改变先天并非易事,但听力语音康复事业不停求索中。就在今年3月,华东师范大学依托儿童语言康复与促进虚拟教研室成立了由特殊教育学校、康复中心、医院、高校等25家单位形成的儿童语言康复研究与实践共同体,共同推进全国儿童语言评估工具的研制、康复课程的建立、康复方案的制订、康复资源的打造等,实现专业化、智能化和个性化发展。
这一次,和李厚毅一同参加学术会议并作为论文合作者之一的博士生周爱然,也是从日语专业“转行”到康复科学专业攻读博士学位的。她说,自从接触了言语语言与听力康复,就很想坚持下去。“通过我们设计的系统性康复,小朋友在短短几个月的训练后,就从基本默不作声发展到能够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家长们也从焦虑无助变得阳光积极,在与他们一起成长的过程中看到这些奇迹般的变化,我们感到无比满足。”周爱然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