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成桐出席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上海要打造数学研究的世界重镇

2023-07-24 13:35:13 - 上观新闻

转自:俞陶然

今天,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在上海开幕,包括三位菲尔茨奖获得者在内的国内外近40位顶尖科学家齐聚上海,共同探讨“基础科学的现状与未来”。论坛开幕式上,菲尔茨奖获得者、清华大学求真书院院长丘成桐谈了数学与物理学、生物学、人工智能等学科交叉的价值,以及对基础研究政策和环境的看法。上海市副市长刘多、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在开幕式上致辞。丘成桐表示,上海要打造成基础研究尤其是数学研究的世界重镇。“打造数学研究重镇,不能只盯着数学的应用领域,更要推动数学本身的基础研究。没有数论、代数、几何等数学基础的强势,应用是做不出来的。交叉学科的发展,也需要两个学科都很强,这样才能交叉出成果。”

科学的应用价值离不开“总机关”

菲尔茨奖被誉为“数学领域的诺贝尔奖”,丘成桐是获得这一奖项的首位华人数学家。他证明了卡拉比猜想和正质量猜想,是几何分析学科的奠基人,以他名字命名的“卡拉比—丘流形”是物理学中弦理论的基本概念,对微分几何和数学物理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1979年改革开放之初,丘成桐回到了祖国。在论坛致辞中,他讲起那时的感受:“当时中国一穷二白,无论是经济还是学术,都处于落后状态。”然而40年后,中国已经走向繁荣富强,不仅成为全球经济大国,而且科技也飞速发展。

丘成桐出席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上海要打造数学研究的世界重镇

“回首40年来的发展,我对中国领导人的英明决策感到钦佩。”丘成桐感慨道。他也指出,以往的中国科技进步侧重于“技”即技术,对“科”即基础科学的研究相对薄弱。即便是对基础科学,政府和社会也更看重它们的应用价值,而对基础科学本身不够重视。

在他看来,科学的应用价值是建立在基础科学本身之上的,如果数学等学科的理论研究不加强,没有弄明白很多科技问题的底层科学原理,那么如今越来越重要的学科交叉就会缺乏后劲。只有当两个学科都有很强的理论储备,交叉后才能产生丰硕的成果。

以北京雁栖湖应用数学研究院为例,25%的科研人员从事基础研究,75%的科研人员从事应用研究。做应用研究的项目,一半可以用于产业,目前已有多个项目能进入产业化阶段。

令丘成桐欣慰的是,近年来,中国政府比以往更重视基础科学的发展。今年举行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指出: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加强基础研究,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迫切要求,是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必由之路。

对于上海的基础研究,他认为,长三角既有数学研究的历史沉淀,也有如今足够的经济能力支撑,应该吸引来自中国乃至全球最好的学者和学生。“基础研究的关键是人才引入。”丘成桐说,上海要积极打造适合做学问的环境,让学者能发挥所长。

数学家要参与AI和生物学等研究

为期三天的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将数学作为探讨基础科学问题的一个重要落脚点。从论坛主办方和承办方来看,不仅有市科委、市教委,还有依托复旦大学的上海数学中心和清华大学的丘成桐数学科学中心。无论是政府还是学术界,都期望通过深入的学术交流和科学思想碰撞,为上海基础科学尤其是数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汲取大师智慧。

丘成桐出席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上海要打造数学研究的世界重镇

丘成桐表示,数学是学科交叉的重要基础。数学与物理学有很长的交叉历史,催生了数学物理这门交叉学科。高能物理、凝聚态物理、弦理论……很多物理学分支都有数学家投身其中,为探索新的理论提供数学支撑。在提供支撑的同时,数学家们也受到物理学发展的刺激,根据物理学家的科研需求完成了很多重要工作,为数学理论体系增添了新的知识。

近年来,生物学和医学的发展也越来越需要数学家参与。“我儿子是哈佛大学医学院生物和免疫生物学教授,他告诉我,生物学过去是实验科学,而现在实验室里产生了很多生物学数据,所以需要数学家的帮忙。”丘成桐阐述了计算生物学等交叉学科的意义所在。

人工智能也离不开“数学家的帮忙”。丘成桐表示,人工智能的发展近年来虽然日新月异,但很多基本原理还没完全搞清楚,比如神经网络、大模型是如何运行的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处于“黑箱”状态。科学家不能满足于人工智能“黑箱”输出的结果,而是要弄清其运行机制,这样才能让AI大模型等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取得更大发展,也更安全可靠。

“数学家和人工智能科学家要相互帮忙,”丘成桐说,举办浦江基础科学发展论坛的一大价值,就是搭建数学家和人工智能等相关学科专家交流的高端平台,促进更多的跨学科合作。

(图片摄影:赖鑫琳)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