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高速发展的三大依赖条件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何方?

2023-07-24 15:33:55 - 聪明投资者

孙立平:高速发展的三大依赖条件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何方?

看多了经济学家分析经济,偶尔看看社会学家的观察,更能体会其中意。有读者评:只缘身在此山中。

作为中国社会发展、社会结构变迁的长期研究者与持续关注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孙立平,以社会学视角对中国经济社会的研究与分析在企业家群体中富有影响力。

近日,孙立平在青腾课堂讲述了他对近期经济形势与未来局势的洞察与看法。系统分析了当前表面问题背后的深层问题以及根源,从底层和本质出发,以更宽阔、深刻的视野拆解未来局势走向。

孙立平强调,在这样一个高度不确定的时代,有没有能够超过一般人的见识非常重要。

超前、过度、透支,是最近他的交流中提到最多的3个词。

在经济上,我们现在面临着许多问题。孙立平的结论是:“在这些问题的背后,往往都有一个影子,就是生产过剩。我们需要消化世界工厂的过剩产能。”

而解决现在的问题,在他看来,关键要想办法尽可能地延展和平、改革、人口三大红利。

以下是这次线下课程的部分摘要内容,经授权与大家分享。

孙立平:高速发展的三大依赖条件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何方?

孙立平在青腾课堂授课内容

孙立平:高速发展的三大依赖条件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何方?

2023年上半年刚刚过去,经济走势可能和大家年初预想不大一样。如何来看当前的经济走势?我们一定要意识到一点,不能仅仅用疫情来解释一切,关键是思维要有一个变化,要从疫情思维当中跳出来,才能看清楚未来的走向是什么。

孙立平:高速发展的三大依赖条件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何方?

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究竟是什么?要说清楚,我们得看看过去这几十年快速的发展究竟靠的是什么?再看靠的东西有没有发生变化?发生了什么变化?这样的变化对今后意味着什么?

中国过去这几十年的发展,概括地说有3个条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首先是对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外部市场的依赖。中国加入WTO的前一年(2000年)的GDP是9.6万亿,去年中国GDP的总量是120万亿,所以中国发展哪儿来?首先就得益于有一个好的外部环境和不错的外部市场。

其次是对国内大规模集中消费的依赖。过去三十年我们经历了一个大规模的集中消费的过程,80年代最初用票证买东西;后来自行车、手表、冰箱、彩电、洗衣机;接着是房子、汽车。这三四十年发展这么快,跟这一波又一波的巨大消费过程的支撑是有着直接的关系。

第三是对债务推动的依赖。这些年我们高速发展,一方面在大量创造财富,另一方面债台也不断高筑。

现在看,变化发生在什么地方?关键是这3点。

1、产业链的转移

产业链的转移究竟是怎么回事?是短时间的还是长期的趋势?如果说是一个趋势,短时间有没有缓和,有没有转折?

为了把这个说清楚,我提出了一个概念叫“大拆解”。世界上发生的最重要的过程是经历了几十年的全球化之后,现在情况正在发生逆转,我把它叫做“大拆解”的过程。这个概念可以让我们知道现在世界的趋势是什么。

过去这几十年整个世界越来越成为一个一体,整体当中形成了一种互相依赖,有了这样一种依赖,虽然有矛盾、有冲突,但是谁也不能先脱手,因为互相离不开。

具体依赖的最主要的是什么?三条主线,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美国和西方对中国的产业链和市场的依赖;中国和俄罗斯等国家对西方的高科技和高端设备的依赖。

整个世界主要是建立在这三大依赖的基础上。最近这几年发生的“大拆解”过程,把这几重依赖一一拆解开。

到现在是拆解到哪一步呢?概括地说,到了2023年,欧洲对俄罗斯能源的依赖拆解已经完成。第二、三重拆解,西方对于中国的产业链和市场的依赖、中国和俄罗斯对西方的高科技、高端设备的依赖,拆解正在进行中。

孙立平:高速发展的三大依赖条件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何方?

这就引出第二个问题,对中国的产业链和市场依赖的拆解,有没有一个临界点?我们要提防临界点的出现,如果临界点要出现,我们要尽量把它往后拖。

在这个过程中就产生一个问题,究竟是世界离不开中国,还是中国离不开世界,有一些最基本的问题可能得重新来反思。

那么,中国世界工厂的时代会不会受到挑战?多少年来,尤其年轻一点的朋友,认为我们成为世界工厂理所当然。但问题是世界工厂就一定在这里吗?而且现在西方在着力培育印度等新的世界工厂。

有同学问,“大拆解”和“脱钩”是什么关系?我觉得脱钩不足以让我们看清当前的世界,脱钩是局部性的、策略性的,但是“大拆解”是全局性的、战略性的,它表明的是当今整个世界的变化,这就是我们现在很多大家在实际工作当中能感受的那些问题的最基本的背景。

2、大规模集中消费的时代即将结束

现在强调内循环,内部又面临一个问题,大规模集中消费的时代即将结束。

有两个观念必须得改变:一个是老百姓节约,不爱花钱,爱储蓄。这是完全错误的概念。另一个是消费不足。

中国现在不是消费不足的问题,而可能是大规模集中消费时代的消费在很多地方已经超前、过度、透支的问题。整个社会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现在就想喘口气,这样的情况下还像过去那样风风火火的有旺盛内需,确实不大可能。

3、债务推动面临挑战

大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得靠债务的推动。但是债务堆积到一定的程度就是问题。

改革开放之前(1977年)中国的GDP是3250亿,加入WTO(2000年)之前中国GDP是9.6万亿,现在是120万亿。过去这几十年我们创造了大量的财富。

但换一个角度来说,我们创收了这么多的财富,怎么现在政府、企业、老百姓都一身债?创造了这么多的财富,财富哪儿去了?

可以看我们享受了什么。现在人均住房面积40平方米,住房的持有率96.6%,远远超出西方发达国家;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包括到西藏,再边远的路也非常好走。有人在欧洲遛了一圈,说在欧洲很多国家很难见到我们在县城里司空见惯的高楼大厦。

这说明什么呢?我们这几十年创造的大量财富,和大量的债务搅拌在一起,凝固成这些房子、基础设施等等。

所以财富就混合着巨额的债务这么沉淀下来,问题在于沉淀下来后,带不来流动性、收益,长远来说当然有一定的收益,但收益的时间太漫长。

这些年把财富和债务混合在一起,是我们面对的很重要的问题,而且现在可能到了还债的时候。还债时会面临着弄不好就是一场漫长的不景气。日本给我们展示的就是这样的情景,日本经历了三十年的经济停滞的时期。

看日本经济的走势,到1995年达到当时的峰值最高水平,然后泡沫破灭,资产缩水。这时企业一身债,个人也是一身债,于是这时整个社会都在为还债而努力。

为了还债企业不再投资,挣点钱得还债;个人不再消费,挣点钱得努力还债。一个社会企业缺了投资、个人缺了消费,经济就衰退。

在这样的经济衰退当中,那种习惯性的、常用的刺激经济的措施,比如释放流动性,降准降息,就会失效。

孙立平:高速发展的三大依赖条件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何方?

中国的经济发展仍然有着巨大的潜力

前段时间,国际上也是议论中国是不是要进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按照现行世界银行公布的标准,去年中国还差4.7%的差距就进到高收入国家的行列。

我们现在碰到的问题有一部分跟这个有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一定要看到我们现在是到了什么样阶段,其实也是接近天花板的阶段。这样来看,会不会就是悲观的结论?不见得,应该实事求是来看中国未来可能的发展潜力。至少有这几种:

1、中国工业化的过程没有完全完成

虽然我们是世界工厂,生产能力很强,但工业化的过程、工业化的水平并不高。工业化这个过程我们远远没有完成,还有很长的路需要走。

2、城市化的过程没有完全完成

大量农村的人口从农村转移出来,转移到城市,从农业转移到工业,但大多数人还没有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农民真正融入这个城市化的过程,融入这个城市的生活,真的得需要几代人的时间。

从另一个角度来理解,城市化的过程会释放出大量新的需求,比如有5000万个家庭(1.5亿人)融入城市,至少得需要5000万个住的地方,1.5亿张床,5000万个饭桌,1.5亿套碗筷......这都是巨大的需求。

3、全球化的过程没有完全完成

中国“走出去”这些年走得不慢,但仅仅也只是开端,如果没有地缘政治等因素掺和进来,我们就是好好做生意,这当中的空间还有很大。

4、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

长三角、珠三角发展起来,但全国还有那么多的地方,好几亿不富裕的人口,西北、华北、东北这些地方也得发展,都是巨大的潜力。

5、居民消费的转型升级

这也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转折点,三大件,房子、汽车的消费快到头了,但实际上下一步仍然有空间。

具体来说,现在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农村都在经历一个重要的转型,城市的转型是从房地产为重心的时代到提升生活品质的时代。需求在哪些地方呢?差异化、个性化、弹性是它的特点。而农村现在是脱离过去温饱的状态,进入到耐用消费品的阶段。

这两个转型确实很难上,但是如果我们逐步地创造条件,城市上一个台阶,农村上一个台阶,就有两个巨大的需求会爆发出来,两个新的动力就会形成,中国经济就会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但是要上这个台阶,现在我们遇到的是什么呢?我觉得不是三驾马车的问题,而是是三大红利面临的挑战。

第一,和平的红利。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我们定了一个调:当今世界的主调、世界的潮流是和平与发展。中国开始对外开放,融入国际社会;加入WTO,快速发展,成为今天最大的世界工厂。中国这些年享受的是和平红利。

第二,改革的红利。办企业最需要的是钱,得有资源。我们开始改革、开始发展的时候就没钱。

怎么做呢?松绑、盘活、私营。80年代时,为国企松绑,供给端就出现了一些活力;90年代,盘活两个重要资产,一个是乡镇企业改制,一个是国企改制,这才有了中国后来的发展;90年代末,进行住房商品化、教育产业化。

所以中国加入WTO之后,三驾马车齐备,经济发展开始进入快车道,但这三驾马车齐备的时候,经济走得更快了,但也用不了多长时间就会走到头。

第三,人口的红利。经历了50年代、60年代、70年代这几波生育高峰,大量的人口出生,中国把大量的人口转化成了劳动力红利,成为了创造财富的主体。

支撑中国过去这几十年的快速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是这三大红利。解决现在的问题,关键要想办法尽可能地延展这三大红利。

如何准确定义当前的世界,如何为中国的发展争取一个好的国际环境,同时能够在这样一种比较放松的心态下来推进那些改革,这可能才是中国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孙立平:高速发展的三大依赖条件发生变化,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何方?

企业家需要更高宽的视野,更高的见识

今天所处的时代确实是一个错综复杂、变幻莫测、充满着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在这个时候有没有能够超过一般人的见识非常重要。

有时候一个成功企业家和一个失败企业家之间的差距不是管理能力,不是经商能力,差的就是见识。

我们一定要意识到当前时代的特点,当下是高度不确定性的时代,在这样的时代需要视野更宽阔一点,对问题的判断更要慎重一点,才能更好地把握生存的主动权。

编辑:伊娜

责编:艾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