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无忧 保险能做什么?听听保险专家怎么说

2024-07-24 14:33:10 - 金融时报

养老无忧 保险能做什么?听听保险专家怎么说

养老无忧 保险能做什么?听听保险专家怎么说

享有高质量的基本养老服务,是我们对老年生活共同的期待。如何让期待照进现实?一方面,要解决“钱从哪儿来”;另一方面,要解决“服务上哪儿找”。

解决这两个问题,

保险业做了哪些准备?

哪些保险专门针对老年人的常见风险?

记者采访了中央财经大学教授李晓林、国民养老市场与渠道部负责人王静、太平人寿北京分公司总经理常志宏。

《金融时报》记者:人生进入老年阶段,主要面临哪些风险?

李晓林:老年阶段主要面临生存风险、健康风险、意外伤害风险、家庭人口结构波动与人力缺失风险、财务收支错配风险、未与生活环境相容风险、情绪与心理失控风险、风险观不成熟等,这些风险都需要主动的应对方案。

如果说老年生活是从60岁到100岁,大约40年的时间,那么,在前半段,虽然身体状况衰退,但思想更加成熟,对事物的理解更深刻,其中也包括对身体的理解。在后半段,状况改变跨度较大,能力衰减、健康衰减,从强势、权威,到衰弱、随顺,这是每个人都可能会走的路。

主动规划和设计要走的路,既是对客观规律的尊重,也是人生智慧。而保险能够充分应对养老规划中的不确定性,养老保险、健康与医疗保险、意外伤害保险、长期护理保险与家政服务规划、财产损失保险与财务收支规划,都是不可缺少的养老规划。

《金融时报》记者:面对老年阶段常见的风险,我们应该如何为自己和家人规划保险保障?

常志宏:心脑血管疾病是老年人面临的较大风险。《2023年中国中老年人风险保障研究》显示,60岁以上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是年轻人(15岁至59岁)的8倍。

从去年的理赔情况来看,60岁以上的老年人,赔付占比较高的疾病包括恶性肿瘤、脑梗死和冠心病;此外,滑倒、摔伤等意外事故的理赔也比较常见。

针对上述风险,首先要考虑配置意外险。老年人一般比年轻人更容易发生意外,而且意外险投保门槛低、保费低、保障高,实现了“花小钱,防大患”。

其次要考虑健康险。针对老年人高发和特定疾病,要未雨绸缪、早做打算,在身体健康时,尽早配置相关保险。比如,防癌险,若被保险人确诊罹患保障范围内的癌症,就可以获得相应赔付;百万医疗险,主要报销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特定药品费用等,适合患有重大疾病需要住院治疗的老人;长期护理保险,有的老人因为疾病或意外导致部分身体机能出现障碍,需要长期护理,长期护理保险可以提供费用支持,缓解家庭压力。

最后要考虑商业养老保险。退休后,主动收入下降,如果要维持理想的养老生活,就需要稳定的现金流补充。配置专款专用的商业养老保险。

总而言之,在购买保险产品时,我们建议越早买越好,保障更全、性价比更高。

《金融时报》记者:在规划养老生活的时候,财富储备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在储备养老资金上,保险能发挥什么作用?

王静:储备养老金的方式有很多,对于一般消费者来说,实现长期、安全地积攒养老金,主流的选择还是配置养老保险。

为什么是养老保险呢?

首先,养老保险产品一般安全性高,保险金额写入合同,利益确定。

其次,养老保险产品种类丰富,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养老需求。比如,有的人比较看重确定性,普通型养老年金产品所有的保单利益,包括养老金、祝寿金、身故金都写入合同;还有的人能够接受一定程度的风险,希望博得更高的养老金,专属商业养老保险采用“固定+浮动”的收益模式,在安全保底的基础上有机会享受市场红利。

最后,养老保险的可得性比较强,购买门槛低,很多银行可以买到,在线上也能了解和购买。

《金融时报》记者:什么时间开始储备养老金比较合适?

王静:这一问题的答案因人而异,需要考虑自身的财务、家庭及未来的养老方式等各种因素。但是,开始准备的时间越早,养老金的“滚雪球”效应越明显,现在付出的成本越低。

举个例子,民女士今年30岁,她选择购买某款年金类养老保险产品,每年交5万元,共计交10年,到了60岁,每年可以领取53331元。如果民女士在40岁购买同样的产品和计划,到了60岁,每年能领取39467元,与30岁相比,领取额下降了26%。如果民女士在50岁购买同样的产品和计划,到了60岁,每年仅可领29114元,与30岁相比,领取额下降了45%。这个例子充分反映了提早准备养老金的必要性。

《金融时报》记者:2022年底,我国开始试点个人养老金制度。目前,个人养老金已经有700多款产品,包括储蓄、银行理财、基金还有保险。保险产品有什么特点?

李晓林:养老保险在个人养老金制度中具有结构性支撑作用,离开养老保险,养老保障机制无从谈起。

养老保险产品一般具有较长的保险期间,达到一定的触发条件,就给付保险金。这些触发条件包括生存至一定期限后,以及死亡、全残、达到失能或护理状态等。不难看出,这些给付触发条件具有巨大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体现在是否发生、发生时间和领取时间长度。

面对这些不确定性,人们可以购买养老保险来有效抵御长寿风险。长寿风险是因寿命超出预期而产生的各类超长支出。保险能够有效应对长寿风险,是因为保险业基于人口死亡数据、重疾经验,定期更新生命表、重疾表等精算工具,不断分析研判老年财务风险,这是其他个人养老金产品难以实现的保障形式。

《金融时报》记者:除了保险保障以外,保险公司还能提供哪些服务?

常志宏:对于养老,人民群众不仅需要衣食温饱,而且需要健康、有活力地变老。

保险行业各方都在积极回应人民群众的需求,越来越多的保险公司立足主业但又超越主业,积极发挥资源整合、科技赋能、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优势,整合健康管理、养老服务等内容,构建“保险+”的新生态,为消费者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比如,多家保险公司布局建设医康养生态圈,逐步支撑起涵盖客户全生命周期的产品与服务,最终实现“养老有社区、照护有资源、服务有平台、支付有保险”的一站式金融服务。

其实,医康养生态圈的本质是为了做好对客户的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我们认为,只有真正以客户为中心、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目标的生态圈,才会具有生命力。这种“保险+服务”的新生态也正在成为保险行业服务人民群众的新起点,自身实现高质量供给的新路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