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突泉县:果园飘香“丰”景美

2024-07-24 16:38:54 - 新华财经官方微博

转自:新华财经

走进内蒙古兴安盟突泉县,无论是在设施农业园区、农家庭院、林间地头,随处可见郁郁葱葱的成片果树,随处可品尝到香甜可口的水果。

智慧园结出“致富果”

踏入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远处的大棚管理员坐在椅子上,滑动着手机屏幕,仿佛在“比划”着什么。走近一看,才发现大棚内各个角落都安装了高清摄像头和精密的传感器。这些设备将棚内的温度、湿度、光照、酸碱度等关键数据实时传输到管理员的手机上。只需轻轻一点,管理员便能通过手机精准操控大棚内的每一个生产环节,确保这里的植物生长得井井有条。

在智能系统的助力下,不仅让农业生产变得更加轻松,莓类作物的品质也得到了提升,从而实现了莓产业的提档升级。

今年四月初,突泉县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内,草莓迎来了成熟时节,吸引了众多游客慕名而来。该产业园以莓类水果如草莓、蓝莓等为载体,精心策划了采摘、体验、游学等一系列活动,将“自然农趣”与“科普休闲”以及“智慧农业”三大理念完美融合,为游客们带来了别具一格的乡村之旅。

自四月以来,产业园已接待了近百名游客。管理员张静介绍,产业园内的第一期草莓将在七月上旬正式上市销售。这些草莓成熟后,每亩产量可高达1200斤左右,且品质上乘,口感鲜美,甜度极高。除了在本地销售外,这些草莓的主要销售市场还包括上海,为远在他乡的消费者带去一份来自草原的甜蜜滋味。

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也带动了周边群众就业增收。代青春,是来自附近赛银花小区的居民,过去她只能在附近做些零工,月收入勉强达到1000元。而如今,她成为了产业园的一名工人,负责草莓照料与采摘工作,每月稳定收入3500元。谈到此处,代青春说:“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的兴起,让我有了更好的生活和工作。”

赛银花浆果智慧农业产业园通过建立“政府+企业+村集体+村民”四方共赢的利益联结机制,直接拉动就业150余人。通过示范引领,带动农户向高附加值的莓类作物种植转变,预计联农带农1000户以上,实现户均年增收2万元。

农家院种下“幸福果”

仲夏之际,踏入突泉镇的永保村,村民陈国有正为自家果园的果树浇水。很难想象,这片如今郁郁葱葱、生机盎然的果园,在几十年前竟是一片贫瘠的盐碱地。陈国有和家人用勤劳的双手,在这片荒滩上拉土、栽树、育苗、建果园,终于将昔日的盐碱地变成了今天的“幸福园”。

“现在园子里种了沙果、苹果和李子等果树,培育果树苗,秋后卖果,小果园每年能给我们老两口带来近5万元的收入!”陈国有说。农家院里的小果园不仅能美化环境、愉悦身心,还为农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成为名副其实的“甜蜜”经济。

在突泉县东杜尔基镇东泉村,种植户高亮亮院里的香瓜大棚也让人眼前一亮。一颗颗香瓜错落有致地挂在翠绿的瓜蔓上,摘下一个品尝,清脆香甜的口感瞬间在舌尖上绽放。

“东泉香瓜成熟时间短、产量高,坐果后25天到35天就能上市。头一茬香瓜的价格比较高,亩效益在2万元左右。”高亮亮一边采摘着棚内成熟的香瓜,一边介绍说。在东泉村,像高亮亮一样发展香瓜种植的共有45户,香瓜大棚共计113栋,种植面积在100亩左右,户均增收可达11000元。

林地间收获“效益果”

突泉县东风林场600余亩文冠果林郁郁葱葱,沉甸甸的文冠果压弯了枝头,有些果子尚显青绿,有些成熟早的则已转为褐色。

“文冠果花茶在5月初开始采摘,到6月初已全部采摘完毕。”突泉县东风林场茶艺师刘婷婷介绍说,“我们建了一条茶叶生产线,将采摘后的文冠果花蕾进行加工处理,目前可生产芽茶、花蕾茶、叶茶3个类别。”

内蒙古突泉县:果园飘香“丰”景美

突泉县引进加工设备精深加工,挖掘文冠果的综合价值,目前已生产出文冠果油、文冠果茶等产品。每亩文冠果在盛果期年总产值可达1.5万元以上,真正实现了从缤纷烂漫的“文冠花海”到硕果累累的“文冠丰收”。

“文冠果既是生态林,也是经济林,是我国特有的一种食用油料树种,其根、茎、叶、花、果实均可入药,可谓全身是宝,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药用价值、观赏价值和生态价值。”突泉县东风林场场长卢海波介绍说。

文冠果经济效益高,生态效益也不容小觑。文冠果的生命力强,能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存活,还能有效阻挡风沙侵袭,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涵养水源、净化空气等生态防护功能。因此,文冠果还被突泉县选作土地荒漠化及小流域治理的优良树种,东风林场的文冠果成为矗立在突泉县周边的一道坚实“绿色屏障”。2008年至今,突泉县文冠果种植面积达7.5万亩,是兴安盟人工种植文冠果面积最大的旗县。(李烨琳韩雨格 孙新宇)

编辑:赵鼎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