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者言|沸腾时代,应制定城市中长期《夏季高温应对方案》

2024-08-24 16:50:23 - 澎湃新闻

2023年是人类有气象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当年6月至今年6月,全球单月平均气温连续13个月创同期最高纪录。根据欧洲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最新数据,2024年7月22日,地球经历了近代历史上最热的一天,全球日平均气温创下新高,达到17.16°C。

而2024年夏季,全球多地遭受热浪侵袭。美国、欧洲、俄罗斯一些地区经受高温考验;印度、巴基斯坦高温已造成大量人员生病或死亡;沙特阿拉伯朝觐期间有超千人在酷热中丧生。根据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的数据,2024年7月,是该机构175年有记录以来全球最热的7月,比2023年7月高0.03°C。世界气象组织表示,受持续的气候变化和厄尔尼诺现象影响,夏季极端高温气候未来几年仍不可避免。联合国秘书长安东尼奥·古特雷斯曾警告,地球已进入“沸腾时代”。

专业者言|沸腾时代,应制定城市中长期《夏季高温应对方案》

中国面临同样的挑战。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中心2024年7月发布《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4)》指出,中国是全球气候变化的敏感区和影响显著区,升温速率高于同期全球水平。1961年至2023年,中国地表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平均每10年升高0.30℃,高于同期全球平均升温水平。2023年,中国地表平均气温较常年值偏高0.84℃,为1901年以来最暖年份。

极端天气事件成为“新常态”,对各国的经济发展、人们的生产生活以及生命安全产生破坏性影响。对人口密集地区的影响,因城市热岛效应而加剧,对户外工作者、老人与儿童等弱势群体的健康威胁日益显著,也给供电、供水、医疗等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带来冲击。

在充分认识高温气候的频繁、极端和持久性的基础上,城市层面如何应对和减缓极端高温的负面影响?当务之急是制定系统性、中长期的城市《夏季高温应对方案》,以从长计议,防范危机并化解影响。

制定《夏季高温应对方案》的急迫性

1.气候变化背景下,夏季高温热浪趋于常态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六次评估报告指出:“几乎确定的是,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大多数陆地区域的极端热事件变得更加频繁和强烈。”报告预测,即使在最保守的全球升温水平情景下,未来发生平均十年一遇陆地极端热事件的频率将增加至少三倍。中国《第四次气候变化国家评估报告》明确,中国是受全球气候变化影响最敏感的区域之一,升温速率高于全球平均水平。随着温室气体浓度增加,未来热浪的强度和天数会继续增加。

城市热岛效应加剧了高温影响。因道路覆盖、建筑阻隔、绿地减少等,城市相比乡村,会因空气热循环、通风廊道发生变化,形成热岛效应;夏季空调使用更导致室外温度进一步升高。C40城市网络指出,城市会比乡村地区高出3-8°C,全球受极端热浪影响的城市数字将增加三倍。此外,因人口密集,自然降温场所有限,户外工作人员高温暴露严重,极端高温天气极可能带来城市规模性公共健康事件。

中国大多数城市夏季高温渐成常态。据历史气象数据,2020年以来,6月至8月的92天中,福州过半天数会经历35°C以上高温;2022年夏季,重庆40℃及以上的时间长达17天;仅在2023年6月,北京市气象局就发布了1次高温红色预警、3次高温橙色预警、7次高温黄色预警和1次高温蓝色预警。伴随着高温,时常出现洪水、山火、强对流等极端事件。2024年7月,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突发龙卷风极端天气,造成人员伤亡。

2.高温不仅是短期灾害,影响广泛且深远

高温暑热的影响广泛深远,不仅包括热射病等健康威胁,也会对其他公共健康、能源规划、城市建设、经济布局等产生更长远的影响。

第一,高温带来公共健康威胁。据中国《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除引起一系列热痉挛、热衰竭等状况外,高温还会加剧心脏病、脑卒中、肾衰竭,甚至精神疾病症状,导致伤亡事故;研究表明,暖湿气候与高温热浪增加,会带来更多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与传染病的传播,还会因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激化污染相关慢性疾病发病率,从而加剧公共医疗体系整体压力。

第二,高温影响经济活力。据国际劳工组织发布的预测,因高温热浪导致的总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下降,将减少2030年全球2.2%的总工作时间,由此导致千万亿美元级别的经济损失;据德国安联集团研究团队估算,2023年北半球热浪可能导致全球GDP下降近0.6%。

第三,高温加剧电力保供压力。夏季空调是城市用电大户,大型公共建筑中约一半能耗是提供制冷,且因空调开关机时间集中,导致电网负荷增加,形成供电压力。去年夏天,北京电网受气温升高影响,负荷同比大增约30%,“战高温保供电”、“迎峰度夏”,各地电力系统每年都会出台相应方案,确保供电安全。

第四,高温影响经济布局、城市规划。农业、旅游业、建筑业等,会因高温形成直接损失,长期发展受影响。而数据中心等有更多制冷需求的产业,会更多向凉爽地区布局。为满足高温天气的尖峰负荷,并确保供电安全,需要准备大量冗余装机和资源调度,其影响波及整个能源行业。面对未来高温“常态化”,减少城市热岛效应的城市规划方向,以及避免户外热暴露的建筑连廊等空间设计会被更多采纳。

第五、高温应对措施,影响环境与气候。使用空调会带来环境与气候影响,一方面使用能耗增加了发电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另一方面,许多空调的制冷剂本身,就是超级温室气体,其增温效果远超二氧化碳,应对高温带来的长期环境影响不容忽视。

3.需要系统性、中长期的规划

中国已有高温热浪的应对措施,秉承以人为本,将其定位为气象灾害,突出短期应急特点,关注人体健康与公共安全威胁,主要部门是气象、公共卫生,及电力等。制度安排包括《中国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相关规定,各省、市《高温气象灾害应急预案》、《高温中暑事件卫生应急预案》等。2023年,我国强化了高温预报预警。中国气象局发布《高温监测预报预警业务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21—2025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制定了《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等。

不过,在此基础上,应对高温还应强调适应和减缓并重。一方面应提高城市的气候、高温韧性,另一方面要减缓制冷措施带来的气候变化影响。

近年来,海内外一系列新的战略、政策和探索,为城市应对高温提供了更多元的支撑:

2022年联合国发起的“全民早期预警倡议”,旨在确保到2027年底,全球所有人都能享有早期气象预警系统的保护,免受极端天气、水或气候灾害事件的影响。2023年4月,包括中国在内的20多个世界气象组织会员,通过《共建“一带一路”全民早期预警北京宣言》,旨在共同提高早期预警能力和水平,携手建设更高水平、更普惠的“早期预警、智慧行动和气候适应力”,助力全球发展,保障全球安全。

2024年6月,在世界气象组织主题边会上,中国代表宣布了中国务实推动全民早期预警倡议落实的六项承诺,涉及人工智能和云平台等新兴技术、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气象卫星应用、教育培训、联合科研攻关、“一带一路”基金等领域,希望通过进一步加强南南合作,在防灾减灾和服务社会发展方面探索更多经验,助力全球监测预警及应急减灾能力不断提升。

其他政策还包括,《国家气候变化适应战略》提出强化对高温热浪的应对。《国家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要求提高空调、冷库、数据中心等的制冷能效,使用低气候影响的制冷剂。《国家“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提出建设宜居、韧性城市等。

国内外城市已做出许多探索。多伦多、波士顿、巴黎等城市都制定了“高温应对计划”。新加坡也开展“城市降温项目”。中国广州的“酷城”行动,上海的城市多灾种早期预警卓越中心等,都是城市降温的良好实践。

更多城市应在借鉴经验的基础上,制定能有效应对本地夏季极端气候影响的系统性、中长期的城市《夏季高温应对方案》。

中长期城市《夏季高温应对方案》的主要内容建议

方案制定应以总体评估为基础,强调长期谋划、多方参与,从城市规划、经济布局、能源体系、公共卫生、劳动保障、社会救济等多个角度做出系统性的行动方案。

1.开展全方位城市高温风险评估

应充分利用卫星遥感、人工智能等技术,科学预判城市所处区域的气候趋势、城市热岛效应,评估城市高温对公众健康、能源需求、经济结构等的影响,确定重点影响人群、地区、行业等,梳理现有公共医疗、基础设施、建筑制冷、重点社区的应对能力,挖掘城市应对高温的应急模式更新、可持续制冷服务提升、城市规划改善、绿地及公共降温场所空间供给潜力,为制定夏季高温应对方案提供科学基础。

2.强化特异性高温预测预警与信息网络

预警是拯救生命的关键。几乎所有高温直接导致的死亡,都是可预防的。应构建符合特定城市需求的高温热浪预警体系,完善监测网络,提升结合温湿度的人体舒适度监测精细程度。针对高温预测服务能力,加强对农业、旅游业、户外产业的影响预测与反馈,强化基于人群健康风险的预警体系。提高信息发布能力与传播效率,建立与电力、公共卫生、城市管理部门的协作机制。

3.改善城市布局与基础设施,建设高温韧性城市

落实气候适应性城市、绿色可持续城市规划原则。包括研究城市静风环流,科学优化城市风道布局,避免城市热岛效应;通过规划风廊体系、建设生态绿地,利用新型道路墙体材料,增加透气性和透水性,降低街道和公共空间的地表温度,提高城市自然降温能力。推广绿色建筑、被动式建筑、零碳建筑等,降低总体制冷需求,提高人居环境舒适度。对老旧社区进行降温改造,推广遮阳、冷屋顶,增加绿化、社区水雾等措施。在公共空间安装更多遮阳体系、地面喷泉等室外降温设施,开放图书馆、体育场馆、人防工程等场所,作为公共纳凉空间。

4.推广绿色高效制冷技术和方式,降低高温能耗

落实国家绿色高效制冷行动方案的要求,大幅提高城市制冷能效和绿色水平。为采用环保制冷剂的高效空调、除湿机、制冰机等制冷产品提供经济激励。要求大型公共建筑、工业建筑,数据中心、公共交通设备等采用更低碳绿色的制冷技术等。提倡低碳绿色生活方式,禁止公共场所过度制冷。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与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深化制冷负荷参与需求侧管理,提升电网科学规划,降低总体能耗需求强化系统安全。

5.提升城市智慧管理能力,保护高危群体

优化城市管理部门应对高温的综合能力,包括精细化高温预报预警信息发布、绘制纳凉场所地图,鼓励高温日在家办公以及调整公共场所营业时间,高温热浪日开放更多公共纳凉空间,并增加开放频次与时间等。深化现有高温应急制度中对高危人群的保护,为户外工作者提供便携式、可穿戴制冷设备,发放免费解暑产品,建立社区对老人儿童、弱势人群的关照机制,扩大公共卫生体系应急能力等。

6.提高认知,促进共识

需要加强与公众的沟通与对话。一方面提高城市居民对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等措施的了解,提升居民自我应急能力;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通过碳普惠等创新机制的推广和应用,促进居民更多采用低碳度夏模式、采购绿色高效的制冷产品等,扩大社会监督,形成全社会共识,践行更加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在全球变暖的长期趋势下,高温季节将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不断挑战人们的适应力,短期的临时应对远远不够,需要政府部门加强治理决心、创新治理模式,在提供气候服务方面采取积极行动,提升城市高温韧性,保护人民健康和生命安全,尽可能减少极端天气事件的经济影响。

(作者胡敏系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主任、联合创始人;作者洪佳玲系绿色创新发展研究院高级分析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