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动物也可“轻车熟路”过高速 这项研究显示:高速公路设“专用通道”或可促进野生动物生存繁衍

2024-09-24 07:48:00 - 新疆网

核心提示:怎么做到一边修建高速公路、一边保护野生动物?科研人员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只要设计好一条合适的通道保证保护区野生动物自由穿越,促进其生存繁衍,最终就可以实现重大交通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双赢。

新疆网讯(全媒体记者江斌伟)怎么做到一边修建高速公路、一边保护野生动物?科研人员最新研究结果表明:在修建高速公路时,只要设计好一条合适的通道保证保护区野生动物自由穿越,促进其生存繁衍,最终就可以实现重大交通建设和自然生态保护的双赢。

近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团队在国际期刊《交通研究D辑:交通与环境》发表以“影响蒙古野驴和鹅喉羚使用野生动物通道的因素”为主题的论文,揭示影响蒙古野驴使用高速公路野生动物通道的关键因素。

新疆卡拉麦里山有蹄类野生动物自然保护区内分布有蒙古野驴和普氏野马等数种濒危有蹄类动物,80%的中国蒙古野驴和近万只鹅喉羚分布于此。修建的216国道、S11高速公路和阿富准铁路将该保护区从南到北分为东西两部分。因此,建设单位在S11高速公路穿越保护区的130余公里路段内设计修建了22座下穿式野生动物通道,服务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迁移、扩散和繁殖。

公路铁路等线形基础设施是当今地球上最大、最明显的人工景观之一,对野生动物尤其是濒危物种生存构成严重威胁,而建设野生动物通道被公认为是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上述通道是否有效消除了高速公路对蒙古野驴和鹅喉羚的迁移阻隔?影响野生有蹄类动物利用通道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干旱区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杨维康说,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建立一套荒漠生境中野生动物通道有效性评估的方法体系,确定野生动物高效利用所建通道,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杨维康研究员团队在这22个通道部署214台红外相机,于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对野生动物进行持续性监测。通过分析红外相机监测记录的物种实际穿越频率与样线调查确定的S11高速公路两侧物种相对丰度间的关系,综合评估这22个通道性能。

同时,团队收集了蒙古野驴过去(1980-2000年)和现在(2001-2022年)近40年分布数据,采用物种分布模型模拟了中国蒙古野驴过去、现在和未来共20个情景下的适宜生境,评估自然保护区在缓解蒙古野驴适宜生境丧失方面的有效性。

研究结果表明:22个野生动物通道均记录到蒙古野驴和鹅喉羚通过,其中分别有7个和13个通道具有较高使用率。总体而言,蒙古野驴倾向于使用开阔度高且距离水源近的通道,鹅喉羚则倾向于使用有积水和开阔度高的通道。

杨维康说,研究表明高速公路建设运营不仅没有对保护区野生动物生存造成威胁,反而促进了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生存繁衍。该研究可为全球其他地区受到类似人为干扰的野生动物保护提供参考范例。

新疆生地所博士生丁佳佳为论文第一作者,杨维康研究员、徐文轩副研究员和汪沐阳副研究员为共同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以及上海合作组织科技伙伴计划等项目的资助。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