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2亿,36个投资项目“扎堆”青岛!解码世界500强、中国500强的城市选择
双向奔赴,又一批头部企业在青岛挥下“大手笔”。
9月23日,青岛自贸片区举行重点项目集中签约活动,总投资额332亿元的36个重点项目即将在青落地,涵盖现代金融、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先进制造及集成电路六个领域,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
数量多、体量大之外,这些项目身上还有一个显著的标签:
德国大陆集团、中远海运集团、中外运集团等世界500强投资项目5个;
山东港口集团、卓尔集团等中国500强投资项目7个;
万洋集团、北方华创等民营500强、新经济500强企业投资项目2个。
从全球价值排序到国内实力竞争再到细分领域竞速,“500强”已然成为企业市场规模和市场地位的象征。鉴于其超高的经济敏感度,“500强”的投资偏好往往被视为对一座城市产业配套、营商环境、消费市场、研发实力等多方面的综合考量。尤其是在全球经济穿越周期、投资领域增速放缓的当下,依然选择落子青岛,足见对这座城市的肯定和青睐。
于青岛而言,拿下一批优质好项目不仅意味着赢得了头部企业的预期和信心,更重要的是项目自身的经济牵引力、产业拉动力,驱动高质量发展火力全开。
01
36个项目,咬住重点、有的放矢
发展是硬道理,项目是硬支撑。想要支撑硬起来,必须保证项目与产业布局紧密咬合,才能使大项目不仅“大体量”,而且“大能量”,在经济发展中真正吃上劲。
从36个项目的着陆地来看,青岛自贸片区自成立以来,始终围绕现代金融、现代海洋、国际贸易、航运物流、先进制造以及集成电路等领域靠前发力,为高质量开放发展提供载体空间,而此次落地项目正是围绕命题而来。
其中,海洋产业及航运贸易金融产业是签约项目里的大头。
如,现代海洋产业项目投资总额20.37亿元,包括中远海运海洋装备精密智造项目将聚焦青岛自贸片区“新型工业+要素物流”,建设海洋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华大GBI生命健康项目引进一系列先进IVD试剂生产设备、检测设备及其他辅助设备,建设国际一流的体外诊断试剂生产基地。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项目的关键词不仅是“大”,还占一个“新”。重点项目之所以受重视,是因为他们作为城市经济发展“压舱石”的同时,更在勾勒城市未来的产业形态。无论精密智造、抑或生物质能,都是现下青岛积极布局探索的海洋新兴领域。
就在不久前发布的《中国海洋新兴产业指数报告2023》中,青岛海洋新兴产业连续三年位居全国第一梯队。
又如,航运物流产业签约项目投资总额达172.7亿元,现代金融产业签约项目总金额40亿元——前湾港北岸集装箱泊位升级项目、中国物流海外仓综合服务平台项目、中外运智慧物流中心项目等先进物流项目落地,将极大支撑片区航运物流产业升级。
此外,在先进制造和集成电路产业导入的项目同样值得关注。
集成电路产业签约项目投资总额27亿元,将进一步青岛集成电路产业从设计到材料、设备制造再到封测、模组的全产业链;
总部设于汉诺威的德国大陆集团是全球领先的汽车配套产品供应商之一,其在制动系统、底盘系统等创新技术和服务上也颇有建树。此次在青投资汽车零部件技术中心,将是该集团在亚太区重要的技术研发中心,也必将为低调的汽车之城青岛带来坚实助力。
02
青岛和世界500强很熟
在36个新项目中,能见到不少“老朋友”:
除海洋装备精密智造项目外,中远海运还在胶东临空经济示范区投建山东物流总部基地项目,借力临近胶东机场和空港综保区的优势,打造集空铁公海多式联运、仓储物流、供应链管理等业务的综合物流园区。就在今年7月,该项目刚刚通过验收,运营后年周转航空货量能力可达20万吨。
而从这家央企两个项目的选址来看,一个落于自贸片区,一个落于上合示范区,足见500强百强企业发展视野之独到,也足见国家战略赋能为青岛带来的开放机遇。
在大健康领域,领军企业也在纷纷投资青岛。
德国大陆集团在青岛国际经济合作区/中德生态园投资德国康迪泰克流体技术研发及生产项目,总投资额5亿元;华大基因在青岛投资青岛华大细胞中心项目——旨在建设辐射山东乃至华北地区的细胞资源库;华大智造青岛量产基地——致力于生产新一代小型化基因测序仪和其他基因测序设备;青岛华大基因研究院还与荷兰HUB举行线上签约仪式,双方签署类器官联合研究中心合作备忘录,整合技术优势,提高疾病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及个体化医疗水平。
这些项目都将继续拉升青岛在全球基因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纵览世界500强在青追投的时间线,不难发现投资大佬们的偏好。对市场尤为敏感的资本,每一次“加钱”都可谓量入为出的精打细算,特别是10亿元以上的大手笔更青睐有准备的“热土”和“熟地”。而能在第一次合作后加钱再投,也足以证明青岛“产业为先、项目为王、效益为本”的思路走得通,互利共赢的模式下,让头部企业和潜力城市在双向奔赴下互惠共赢。
仅就世界500强在青投资的这个小切口来看,截至目前,青岛已累计吸引179家世界500强企业在青投资406个项目,其中不乏阿斯利康等标志性外资大项目及山东能源等总部项目。
03
发展环境就是生产力
如果说,“引凤来栖”是努力,那么“引凤长栖”就是实力。要拉动有效投资、稳住增长,发展环境就是青岛最硬的底气。
从大环境来看,开放是青岛的先手牌。
一方面中国开放的大门越来越大,超大规模市场依然吸引力十足;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中国500强企业挤进世界500强队列,以至于过去中国企业走出去才叫全球化,现在跨国500强在中国、中国企业在中国就是全球化。
无论是从中国走出去的机遇,还是从全球到中国的机遇,都是新时代的开放机遇。而东部沿海地区无疑是开放红利最直接的承接地,青岛更是凭借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锻造出内联外引的强大磁场。
从营商环境来看,高水平对外开放之于青岛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展引领,更承担着国家赋予青岛的一系列重大历史使命。
以世界500强、中国500强频频下注的上合示范区和自贸片区为例,国家战略加身,青岛正在体制机制创新上持续发力,对标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推动公共服务平台能级不断提升。
如,借势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上合示范区现代贸易中心已集聚贸易主体突破2000家,上合经贸综合服务平台入驻企业过万家,国际能源中心交易额突破千亿元;
青岛自贸片区,5年来累计形成326项创新成果,1项入选国务院第七批改革试点经验,2项入选全国自贸试验区“最佳实践案例”,79项获国家、省部门推广;累计引进世界500强中外投资项目171个。
事实上,不止于这两块“试验田”,青岛全域都在不遗余力地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
从《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青岛市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三年行动规划(2022—2024年)》,到今年发布3.0版本、《关于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的若干措施》,为企业投资、项目落地提供全周期便捷、通畅的落地体验:
项目筹备上,青岛全面推行“高效办成一件事”服务,在规划审批和施工许可阶段开启“集成办”模式,进一步简化开工手续;
项目建设过程中,项目专班和“清单制”模式及时搜集企业诉求,打通各个领域难点堵点。
正是这种可视、可感的发展环境让头部企业、龙头企业愿意与城市“长相厮守”、共同发展。
世界选择青岛,青岛拥抱世界。期待这些优质项目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更广领域持续发酵。
本期责编美编:刘启悦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