邯郸“画坛三绝”李世昌

2023-10-05 08:35:45 - 媒体滚动

转自:邯郸日报

邯郸“画坛三绝”李世昌

李世昌晚年像

邯郸“画坛三绝”李世昌

丛台诗画石刻李世昌作

邯郸“画坛三绝”李世昌

兰草四扇屏李世昌作

邯郸“画坛三绝”李世昌

彩墨山水四扇屏李世昌作

李书营李书苓

李世昌,字少安(原字济民),笔名灌叟,小字龙文。邯郸刘二庄人,生于1871年元月。李世昌先生一生爱国求真,豁达大度,能诗能文,善书善画。因其书画诗文精湛,影响极广,与王琴堂、杨洞庭,被誉为清末民初“邯郸画坛三绝”。

其少聪敏,随祖郡庠生香山公李素学文。受祖父耕读传家思想的影响,少时便攻读经史子集,诗辞歌赋,广为采撷,率皆纯熟;吟诗缀文,应手拾取,无不恰如其分、浑然天成。同时又勿忘农桑,耕种耘收,不避辛劳,样样入行。二十岁入郡庠,复试诗作,获古取第一名。

他的成长,还得益于其外公的谆谆教诲。外祖父张箴,号雪山公,邯郸县苏里人,清咸丰戊午举人。张箴对外孙特别见爱,在《赠外孙》一诗中写道:

桑榆晚景逼残年,狗苟蝇营百虑煎。

德薄难医诸子劣,相成端藉外孙贤。

王朗风韵如袁粲,杨恽文章似马迁。

会待瑞龙头角见,登堂应复醉华筵。

诗文情真意切,对外孙期盼之殷,赏识之深,一表无遗。李世昌亦不负外祖之望,二十七岁便开始在多地设帐教书,成为一名德才兼备的教师。三十三岁应直隶府试,中第六十六名举人。中举后,他的母亲张氏因父举人、子举人,一时为人所称羡。

李世昌平生爱国求真,谨言简朴,温和中宽,坦荡大度,乐善好施,惠及寒门百姓。性耿介,不慕荣利,不畏权势,困境不戚戚,裕如仍拳拳。才名虽为一乡之冠,却恒以礼贤下士为怀,从无倨傲之意,并以之教戒子孙,永持为宗。虽饱读经书,但在多年执教和社会实践中,又深感旧知识的狭隘,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时代需求。为了与时俱进,在三十多岁时竟毅然弃教,至保定师范学习新学,以不断增添自己多方面的才干。之后又在正定、赵州、易州等地继续执教。在三十余载执教过程中,全心全意、勤恳奋勉,多有建树,蜚声腾茂。对所教之文,俱有评点训诂,颇有独到之见解。

终生著述甚蕃,诸如论文、笔记、小说、诗辞、歌赋,不一而足,尤以律诗为著。论事则透彻臻理,贬时则入木三分,述人则至诚中肯,咏物则别具匠心。至於游记、杂感、唱和、题画等,俱皆藉以舒志。所著虽夥,惜因俗务冗杂均未成册,况经乱世,散佚甚多。至今所存仅天津《益世报》任编辑期间所发表针贬时弊文章百余篇,各种诗篇一千五、六百首,楹联三百余副,笔记小说三十余篇等。

1931年,李世昌代总纂王琴堂重修邯郸县志,历经三年多的艰辛努力,终使零散志书得以完善,使之成为历代邯郸县志中最佳之版本。

世昌精书法,真草隶篆,率皆精湛。楷书集颜、柳、欧、赵等众人杰特,自成己体,雄居一时。草书则纳历代诸名家之长,自成一体,更为众口啧啧颂扬。初贵瘦硬,如劲竹之凌空,虬松之挺拔;晚年则刚柔相济,挥洒自如,若乱云之翻滚,如万马之狂奔。字迹飘逸灵动,婆娑多姿,且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彼此交错,满纸留言。然仔细观之,则行行成线,字字中规,堪称草书中的一支奇葩。

其精丹青、善水墨、谙指墨。诸凡山水人物,翎毛花卉,虽无名师指点,率皆应手而得,栩栩传神,是为妙品。他画的“八仙图”,八洞神仙各具神韵,个个传神;他画的“十八学士登科图”,十八只麻雀登在梅上,或动,或静,神态各异,呼之欲出;他画的墨菊,浓淡相宜,舒卷得体,颇有吴昌硕的画风。在众多绘画中,尤以画兰著称。兰竹梅菊称为画中“四君子”。画兰历来不易出彩,素有“一生竹子半世兰”之称。然他画兰不泥古法,而是结合现代画法另辟蹊径。他笔下的兰草重在写意,意在抒情。兰叶飘洒,舒卷自如,错落有序,一气呵成。淡墨润花,浓墨点蕊,使观画者如临兰室,如闻其香。再配以奇岩怪石,草书篆刻,更加有骨有香相得益彰。又常以风晴雨露组成兰草四扇屏,风则如金蛇狂舞,晴则亭亭玉立,雨则乱态纷呈,露则叶沉花重,虽不见风雨却似听到风声雨声。因画兰有名,故求画者络绎,常因事务繁忙负债不及者甚众。

1928年,李世昌参与重修武灵丛台,绘兰草并题诗石刻于丛台之上,至今尚存。该兰草石刻,诗画并茂,笔走龙蛇,印鉴精妙浑然天成。凡登丛台观瞻者无不交口称赞,已成为丛台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世昌精篆刻,他在易州教学时,因那里的天然石质很好,闲暇辄捡石而刻,因势布局,小大由之,书写刻工俱佳。从现存的一百多枚印鉴来看,不仅字好,意境亦绝,件件精妙,皆为上成,方寸之间别有天地。如“亚中大有人”“唯吾知足”等,布局独具匠心,又如“四万万同胞一分子”“吾是识字耕田夫”等更凸显他身为炎黄子孙一分子的骄傲与身为平民百姓的自得心境。

爱国求真是他笃守的信条和处世准则。他在天津《益世报》任编辑期间,正值袁世凯卖国求荣、上演称帝闹剧之时。他奋笔疾书,在《益世报》上发表了抨击时局的诗文百余篇。在《吊国魂文》中,他对丧权辱国的“二十一条”予以了有力的抨击。他写道:“密约兮将成,丧主权兮无形。望爱国兮男儿,及热心兮志士,需誓死兮相争。誓不承认兮此约,纵九死兮弗悔……”言之凿凿,掷地有声,激情如火,气势如虹,堪称讨袁之檄文也。

爱国求真的思想贯穿于他的整个人生。1915年,李世昌赴京参加招考县长的考试,成绩优秀榜上有名。后因拒交五百吊贿赂钱而弃官不做愤然而回。

日寇侵我神州后,日伪慕名曾多次邀李世昌出来做官和重修伪邯郸县志,均被他严辞拒绝。他的言行家教,深刻地影响着他的子孙纷纷毅然投入抗日救亡斗争。长子李守恂、四子李守协、五子李守仁,孙儿李书芬、李书芹、李书艺、李书藩,孙女李书惠、李书芙等都直接参与抗日斗争和解放战争,战斗中人人奋勇个个当先,颇多建树。其他在家务农的子孙亦不辱父命,如他次子李守恒就在众兄弟和乡邻协助下,亲手杀死一个到村里糟蹋乡民的日本鬼子,彰显了中华儿女不甘外辱的大无畏精神。他的三子李守恮,子承父业,常年执教,桃李众多……

李世昌崇尚科学,鄙夷迷信,在《嘲抬爷无雨》一诗中写道:“社鼓咚咚几日声,谁知祈雨获长晴。龙神不怕骄阳晒,扫净浮云看太清。”诗句幽默有趣,对抬龙求雨迷信活动的嘲讽溢于言表,跃然纸上。

李世昌于1942年元月辞世,享年七十有二。他的子孙们皆以继承祖志为荣。日前,由其孙李书苓编著的《“邯郸三绝”李世昌散记》一书正式出版,使其遗散的众多作品重见天日。上慰李世昌先生的在天之灵,下为邯郸历史文化填补一项空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