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委员发言摘登

2023-01-05 15:44:12 - 政府网站

转自:襄阳发布

编者按

在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上,5位政协委员围绕全力推动襄阳都市圈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襄阳篇章,代表各自所在的党派、界别作大会发言,提出了关于襄阳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现对发言内容进行摘登。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委员发言摘登

孙瑞勇:聚焦产业生态整体发力促进汽车产业迭代升级

【现状】

国家《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明确提出,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是应对气候变化,推动绿色发展的战略举措。襄阳因汽车而兴,是传统汽车大市,如何推动襄阳汽车产业驶上“新赛道”、跑出“加速度”?

【建议】

要顺应汽车产业发展趋势,坚持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理念,聚焦决策支持、产业、人才、创新、金融等要素,构建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发挥汽车产业领头雁作用,引领我市“144”现代化产业集群的高质量发展。

建立高水平的决策支持体系,把好“方向盘”。组建由智能制造、汽车、氢能、新材料、动力电池、产业创新、人工智能、投融资等领域高精尖人才组成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决策咨询委员会,建立常态化、动态化咨询机制,为襄阳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支持。

构筑高能级的产业发展生态,铸牢“硬底盘”。精心组织编制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全景图谱,围绕以电池、电机、电控、传感器、雷达、整车制造为代表的产业链关键节点,挂图作战,强链、补链、延链、引链。以创建国家级车联网先导区、国家燃料电池汽车示范城市群城市为抓手,构建新能源汽车网状生态。巩固细分领域整车品牌优势,着重引进造车新势力,建立新型“整车—零部件”合作关系。

营造高层次的人才创新生态,搭建“双引擎”。大力实施“产才融合,双链驱动”工程,建设新能源汽车产业人才导航系统,构建产业人才地图,“按图索才”,实现产业与人才供给的精准匹配。依托我市已建成的5家国家级和3家省级新能源汽车产业检验测试中心,积极培育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国家级产业创新中心、国家级氢能动力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等研发机构。出台《襄阳市科技创新条例》,探索形成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机制,特别是为国有资本的投资,为施政者、企业、科研院所、投融资机构等创新参与主体设定法律与制度的边界护栏。

构建高质量的金融服务生态,开启“加速器”。以产业链为依托,推动产业政策与金融政策衔接,发展供应链金融等业务,进一步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融资支持力度。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委员发言摘登

高峰:做多襄阳人口力夺区域头筹

【现状】

人口竞争力已成为衡量城市能级的关键要素。我市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剧,且存在人口总量下滑、人口结构失衡、人口平均素质不高等问题,如何抢占发展先机,增强我市在汉江流域城市中的人口竞争力?

【建议】

加强政策指导,破题人口发展。由市发改委牵头,联合相关职能部门,研究制定我市人口增长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立人口增长考评机制。

壮大优势产业,促进人口吸纳。加快先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政策扶持,引导企业集群式、生态链式发展,特别是推动劳动密集型企业、规模以上制造业形成产业集聚效应,吸引产业工人来襄就业。加快生产性服务业体系建设,重点支持与汽车装备、医药化工等重点制造业相关联的服务业发展,在高新区、襄城经开区等工业园区周边集聚与之相匹配的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园区,以优质的服务业推动人口吸纳能力进一步提升。

抢抓历史机遇,引导人口流入。牢牢把握襄阳都市圈建设的战略发展契机,引导人口向襄阳高效集聚。通过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提升县域人口吸引力,积极推动襄州、南漳、宜城、谷城等位于城郊的县(市、区)融入中心城区建设,发展成为交通便利、功能互补、产业配套的卫星县城。

完善服务保障,筑牢人口根基。通过强化社会保障能力,降低生活成本,推动流入人口向户籍人口转化。紧盯基础教育这块金字招牌,进一步扩容优质教学资源;做精医疗保障,大力打造汉江流域区域医疗中心,探索建立地方性生育补贴制度,对二孩和三孩施行生育、托育津贴,教育补贴和购房补助等,切实降低养育成本;做简落户政策,加快推进居住证与身份证打通使用政策的实施,逐步实现身份证承载居住证功能;做实就业支撑,完善减免税费、增设公益性岗位、发放技术技能提升补贴等政策;培优人才发展环境,发展与省域副中心和汉江流域中心城市定位相匹配的高等教育等。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委员发言摘登

郭晖:失能不失养尊严伴“夕阳”

【现状】

据统计,我市失能老人约5万人,相关家庭面临巨大的照护压力。加上社会服务供给不足,不少失能老人个人卫生、精神慰藉等需求不能得到有效满足,维护生命尊严面临诸多困难。

【建议】

要推动队伍职业化,实现有人照护。通过强化培训掘源、建立专职护理员职业技能和一般服务人员能力提升两类培训制度,薪酬激励引流、设立入职奖励和岗位津贴,引进年轻人才,以此激发行业活力,着力扩大社会服务队伍。

要推动监督常态化,实现有效照护。政府要当好守护员、引导员、监督员,把好涉及失能老人的人道底线。要加快建立探访关爱服务机制,推动纳入基层网格化管理,以多种方式保证探访频次,精准服务到户到人,促进情感支持、心理咨询等服务落地,防范虐待老人、安全风险等重大问题;要实行护理员注册登记和服务信息采集维护制度,建立从业人员服务信用评价监督机制,着力构建贴心关爱、细心关怀的行业文化。

要加快服务现代化,实现智慧照护。支持本土企业创新护理产品,通过设立养老科研专项等方式,促进大小便护理仪、特型轮椅等智慧产品研发生产;探索发展“虚拟养老院”,整合各类养老、医疗资源,构建类似“美团外卖”功能的统一信息服务平台,并扩大居家健康监测、紧急救援等基础智慧终端的普及应用,通过现代护理产品、服务方式,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委员发言摘登

罗敬东:孵好种业“金蛋”端稳农业“饭碗”

【现状】

种子是农作物优质、高产的重要基础,是农业的“芯片”。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现代种业步入快车道,2021年全市种业销售收入24亿元,产业规模位居全省第二。但由于创新机制不活、供给结构不优、产业实力不强,现代种业发展水平与农业强市目标和多元化的市场需求还不匹配,与发达地区差距较大。

【建议】

建平台联合攻关,让创新体系脱胎换骨。要加快建设现代育种平台,发挥优势,用活政策,在省级层面布局建设襄阳都市圈现代种业创新平台,为种质资源收集、鉴定、检测、交流,品种培育,成果转化等提供支持服务;要推进产学研深度联合,完善种业基础性研究与商业化育种分工协作、有机衔接的体制机制,激励科企深度合作,开展联合攻关,优化良种攻关的生产要素和资源配置,提升我市优良品种创新与转化效率;要加速优特新品种研发,重点围绕优势品种,深度挖掘优质、抗病虫、抗逆等特异遗传资源优势,加快选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新品种,提升种业核心竞争力。

树龙头集聚要素,为种业企业强筋壮骨。要发挥企业“主板”集成作用,引导资源、技术、人才、资本等要素向优势企业集聚,着力打响“襄字号”种业品牌;要提高种业链现代化水平,高标准规划和建设好襄北小麦、谷城油菜等优质良种繁育基地,推动优势基地与龙头企业合作共建,推动基础设施提档升级、产业链条紧密完备;要推动服务向全产业链拓展,进一步完善我市种业产业链支持政策,以“育繁推”一体化企业为重点,量身定制奖励办法,支持种业龙头企业向全产业链延伸。

优服务精准扶持,让良好环境温暖入骨。要在金融服务上下功夫,用活政策,鼓励、引导、支持市场服务主体在襄发展,用好金融科技手段,为种业产业链企业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方案,整合专项资金,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和技术攻关;要在政策支持上下功夫,支持企业自主培养引进紧缺专业的高层次人才,完善公益性事业单位科研人才到种业企业参加创新、创业服务的管理办法,推进产学研融合、科企融合发展;要在规范市场上下功夫,进一步理顺种业管理体制,强化种子生产经营备案管理、规范种子生产经营行政许可,完善种业全程可追溯机制,加强全过程监管,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和执法力度。

市政协十五届二次会议开幕会委员发言摘登

周峻岭:唱响三国文旅“双城记”激活南襄盆地旅游圈

【现状】

湖北襄阳与河南南阳是南襄盆地的两个最重要城市,同属汉江生态经济带,两地山水相通、人文相亲。南阳市党政代表团赴襄考察座谈时,双方达成了加强文旅资源共享开发,携手建设规模化城际旅游圈的重要共识。两地文化交融、经济互补发展等方面交流合作前景广阔,如何唱响三国文旅“双城记”、激活南襄盆地旅游圈?

【建议】

要讲好三国故事,共建文旅品牌。两地应立足文化交融、经济互补发展的先天优势,持续深挖文化旅游资源,不断擦亮三国演义、光武中兴、豫剧传唱、南水北调等共同文化品牌,合力讲好三国两汉故事,实现“1+1>2”的共赢效果。

要建立合作机制,共编文旅规划。坚持顶层设计、双向发力,研究建立襄阳南阳合作机制,统筹编制“襄南”文化旅游发展规划,推进襄南双城经济圈文旅一体化建设。同时通过联合举办文旅活动、区域执法监管合作等方式,促进区域文旅行业标准化建设和管理水平提升及区域文旅市场繁荣。

要联办节庆活动,共聚市场人气。共同打好“诸葛亮”“三国文化”等文旅名片,合作举办节庆活动,推进南阳襄阳品牌互推、市场互动、技术互联、效益互惠,并鼓励培育两地旅游企业、景区、相关上市公司资源整合资产重组,推动形成区域旅游新格局。

要深挖旅游客源,共辟旅游线路。加强两地旅游线路对接与合作,共同包装、推广文旅产品,推动两地客源市场互动共享,线上线下全方位、多角度宣传“同游南襄”。

要整合文化资源,共创精品剧目。整合两地优势文旅资源和文艺资源,联合创作、打磨精品剧目,通过开展两地文化惠民活动互演,文物、古籍、非遗、美术互展,读书讲座互讲等文化交流活动,不断增强文化传播力、吸引力。

要开展抱团营销,共促文旅振兴。参照“襄十随神城市群旅游年卡”互通互用模式,积极推动“襄十随神南”旅游年卡互认互用,并联合推出景区优惠活动,借助央媒、省媒等主流媒体,开展“抱团”营销,进一步提升“襄阳好风日”等文旅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