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名中医:癌症已成为慢性病,不可怕,可防可治,中西医结合,5年癌症生存率将达50%左右…

2023-12-05 10:10:33 - 市场资讯

转自:信邦制药

全国名中医:癌症已成为慢性病,不可怕,可防可治,中西医结合,5年癌症生存率将达50%左右…

据了解,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人口老龄化、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等重大慢性疾病发病率总体呈上升趋势。发病率位居前五位的癌种为肺癌、结直肠癌、胃癌、肝癌和乳腺癌,其中男性前五位的依次是:肺癌、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和食管癌,女性依次为:乳腺癌、肺癌、结直肠癌、甲状腺癌和胃癌。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中医药局等13个部门发布《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明确到2030年,癌症防治体系进一步完善,危险因素综合防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能力显著增强,规范诊疗水平稳步提升,癌症发病率、死亡率上升趋势得到遏制,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患者疾病负担得到有效控制。提出了包括促进中西医结合创新,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在内的七项主要措施。

中西医结合如何创新,怎样发挥中医药独特作用?

首届全国名中医刘沈林教授认为,中医治疗肿瘤有着上千年历史,从目前临床就诊人群分析,就诊人群和治疗目的主要分三种类型:一是对接受手术或放化疗后的患者,通过中医药扶正祛邪,降低肿瘤复发转移的风险;二是通过中医药调节人体免疫机能,改善症状,减少放化疗的毒副反应;三是对已经复发转移的晚期患者,通过中医药平衡阴阳,“带瘤生存”,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

刘沈林教授总结中医防治肿瘤的体会:

一、辨证施治,整体调节,中医抗癌最大优势

胃癌、大肠癌、食管癌等消化道肿瘤的发病率在我国男女各类肿瘤之中一直是“名列前茅”,而且还出现了年轻化的趋势。目前,手术、放疗、化疗仍是国际公认的消化道肿瘤治疗手段,但不足的是:手术、放疗虽能直接有效地消除肿瘤,但这仅仅是局部治疗。此外,放疗、化疗有一定的副作用,有部分患者因为体质较弱,无法坚持完成治疗,也会影响疗效。

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变,肿瘤的治疗思路也发生了转变,不再是单纯地追求消灭或缩小肿瘤实体,杀灭肿瘤细胞,而是同时考虑到改善患者的机体及精神症状,提高生存质量。生存质量这一新的健康指标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中医药在改善肿瘤患者生存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中医学治疗肿瘤有着数千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它强调天人合一的自然和整体观,强调人体内环境的平衡,强调辨证施治,因而在宏观治疗肿瘤上有独到之处。

首先,它具有较强的整体观念。肿瘤虽然是生长在身体的某一局部,但实际上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对多数的肿瘤病人来说,局部治疗是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的,而中医从整体观念出发,实施辨证论治,既考虑了局部的治疗,又采取了扶正培本的方法,对于改善患者的局部症状和全身状况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其本质是让肿瘤细胞失去适宜的生存环境,进而无法失去控制地“疯长”,促使其安分守己,和平相处。这样不少肿瘤患者能摆脱各种治疗引起的不适和痛苦,充满信心地接受治疗,尽可能地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学习和工作。

其次,中医可以弥补手术治疗、放射治疗、化学治疗的不足,尤其是对于治疗耐受性较差的患者,可以较好的实现长期维持治疗,改善患者体质,减少复发转移。随着“带瘤生存",重视生活质量改善,延缓生存期等肿瘤治疗理念的深入,在晚期肿瘤的治疗中,中医药的运用尤其受到重视。

二、消化道肿瘤治疗经验谈

目前中医药治疗肿瘤的原则治法相互配合,包括:扶正祛邪、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以毒攻毒,这些在治疗食管癌、胃癌、大肠癌及肝癌等肿瘤中均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1、

正虚是癌毒滞留的基础

正气不足是肿瘤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而癌毒滞留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病理产物。癌毒是在正虚的基础上,由多种致病因素长期刺激,自体细胞异常突变的特殊疾病,它贯穿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始终。因此,正气在防止肿瘤的发生中占重要地位,当机体正气旺盛,免疫功能正常,肿瘤就难以形成,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而正气虚衰,免疫功能降低时,癌毒内生滞留机体,可导致各种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因此,正气虚衰是肿瘤发病的基础。

2、

中西医结合,病证合参

中医治病基本特点是整体观念和辨证施治,这对中医治疗肿瘤仍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在肿瘤发展过程中,同一肿瘤可有各种不同表现,采用辨证施治,不同病情,施以不同治法,相反,不同肿瘤在某一阶段上,可出现相同症状,必须采用相同治法,这就是“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原则。而如果采用一方到底,不仅临床难以取得实效,而且常常延误病机,导致肿瘤恶化。

因此,在恶性肿瘤诊治中,需要采用病证结合的方法。病证结合的要点是有证以证为主,无证从病。辨证应符合中医的整体观念,辨病应抓住患者的病期及相关理化检测结果。从肿瘤的诊疗来看,总体上是采用综合治疗的原则,然病期不同,处理侧重点不同。这时首先要明确患者当前应该可能达到的治疗目标,患者当前最需要的医学处置是什么?是手术,或是放化疗,或是手术放化疗后调理康复,或是放化疗中的减毒增效,或是中医药的配合治疗。

总之,只要治疗目的明确,就能整体地把握疾病的诊疗。采用标本兼顾,辨病和辨证相结合的处理方法,一般能够缓解病人的症状,减轻痛苦,减少放化疗的毒副反应,有利于提高生活质量,延长存活期。

3、

益气健脾助正气

现代研究表明,脾是以消化系统为主的多系统的功能综合单位,它涉及现代医学的消化、免疫、神经、内分泌、血液等系统的部分功能。临床上很多消化道肿瘤在其发展过程中均可能出现脾虚的证候。手术、放化疗等治疗是一把双刃剑,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也损伤人体正气,降低免疫功能,常有脘腹胀满、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消瘦、乏力、便溏等脾胃虚弱之象。而健脾扶正类中药能增强消化吸收能力,增强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减轻放化疗的毒副反应,增强疗效,改善病人的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也对预防癌症的发生发展,肿瘤细胞的增殖和转移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因此,临床应十分注重脾胃功能的调治。所谓“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 

4、

甘凉濡润切病机

癌毒滞留,耗散正气,在损伤阳气的同时,最易耗伤阴液,而对阴虚体质者,则伤阴更甚,尤其是肿瘤病至晚期更常出现阴液耗竭。进行放化疗的患者,阴津被火毒所灼,也多数存在阴津亏虚之证。常表现口干咽燥、五心烦热、大便干燥、形体消瘦、苔少舌红、脉细数等。阴液的耗伤程度,常关系到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其预后。因此,在肿瘤治疗中尤应重于养阴扶正之品的使用。所谓“存得一分阴液,便有一分生机”。

5、

抗癌祛邪善伍用

中药治疗肿瘤的机制可能在于多靶点作用,它虽不像化疗药物那样具有直接杀伤肿瘤细胞的作用,但其优势在于扶助正气,增强机体免疫,间接达到控制肿瘤的目的。因此扶正法应贯穿于肿瘤治疗的始终。但若一味补益则有偏颇,根据“邪祛则正自安”的理论,常在扶正中药基础上,审证求因,有针对性地配伍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化痰软坚等抗癌中药,如白花蛇舌草、半枝莲、石见穿、紫丹参、莪术等,则有利于提高疗效。

总之,中医对消化系统肿瘤的治疗“有常道,无常法,无定方”。只有将专方专药与辨证论治相结合,完整、准确地运用中医理论,严密审症,仔细辨证、以证立法、以法遣药,才能在消化系统肿瘤防治中取得更好的效果。目前,我们在消化肿瘤治疗中所运用的益气健脾、滋阴润燥、苦降辛开、泻肝和胃、燥湿化痰、化瘀和络、补气养血法等八种治法均是根据病情相互配合组方,它施治于胃肠肿瘤手术及放化疗后各个阶段,具有免疫调节、减毒增效、抗转移复发,以及晚期肿瘤患者“带瘤生存”、改善生存质量的效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