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访谈丨杨长利委员:聚焦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核电战略价值和积极作用

2023-03-05 20:55:20 - 媒体滚动

转自:中国制造

今年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广核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杨长利将联合其他14位全国政协委员提交《关于加大核电发展力度,拓展内陆地区建设,推广核能供暖的提案》。

两会访谈丨杨长利委员:聚焦高质量发展,充分发挥核电战略价值和积极作用

“我国核电已经具备实现更大目标、更高质量发展的扎实基础。”杨长利接受中国工信产业网、中国制造记者采访时表示,为充分发挥核电战略价值和积极作用,建议在确保安全前提下,未来十年保持每年核准开工10台以上机组的稳定节奏;建议拓展空间布局,在清洁基荷电力供应保障能力不足、碳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强度过大的内陆地区,尽早启动核电项目的规划建设工作,力争“十四五”实现核准开工;建议做好核能供暖示范项目经验总结,进一步开展技术经济性和商业模式研究,条件成熟后尽快在北方地区大中城市推广应用,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发挥核电的基础支撑作用

我国现有在运在建核电机组76台,装机8100万千瓦,位列全球第二,但发电装机和发电量占比仍较小,分别为2.2%和5%。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下,按照2030年、2050年核发电量占比分别达10%和18%测算,核电在运装机至少需达到1.5亿千瓦和3.8亿千瓦。“根据这样的测算,我们未来十年必须保持每年核准10台以上核电机组的发展力度。”杨长利告诉记者。

“在践行‘双碳’战略大背景下,我国无法再大规模新增化石燃料进行发电,在风电、太阳能等新能源占比日益提高的电力系统中,需要核电作为‘稳定电源’,与新能源形成互补,发挥基础支撑作用。”杨长利表示,核电作为高效能源,能量密度高、无间歇性、受自然条件约束少,具有稳定供应能力,是增强能源安全的重要选项,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用电高峰时段,核电可以充分发挥其稳定可靠、适宜承担电网基本负荷的比较优势。

科学拓展核能应用的空间布局

“拓展核能应用的空间布局具备必要性和可行性。”杨长利告诉记者,大力发展核能对保障我国能源安全,落实“双碳”目标和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具有重要意义。

杨长利介绍,目前我国能源发展面临区域性供需矛盾。华中地区经济快速发展,能源资源禀赋不足,碳减排压力大,电力供需矛盾突出,需要核电保障供应安全,缓解煤炭和电力的远距离输运矛盾,促进能源结构转型。西北地区是新能源大规模集中开发的重点地区,西南地区高度依赖水电,电力系统的波动性大,需要核电作为基础支撑,提升电网可靠性和经济运行水平,保障极端情况下的电力稳定供应。

据统计,除中国大陆外,全球内陆在运、在建核电机组比例高达64%和44%,美、法、俄等核电大国超半数机组在内陆。杨长利介绍,全球内陆核电机组绝大多数采用二代技术,平均运行年限超过30年,最长的3台机组已运行54年,安全性和可靠性得到充分验证。此外,我国为巴基斯坦设计建造的恰奇玛核电站位于印度河东岸的内陆地区,投产至今安全业绩良好。

“我国规划的内陆核电厂址具有足够抗震裕量、抵御洪水和干旱的能力。”杨长利介绍,近年来,核电界针对主要关注的水资源保障、低放废液排放、严重事故对流域影响、应急预案可行性等问题,开展了大量深入细致的研究论证,相关结论表明在内陆建设核电技术上完全可行。

推广核能供暖,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

“做好核能供暖示范项目经验总结,进一步开展技术经济性和商业模式研究,条件成熟后尽快推广应用,能够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杨长利向记者介绍,国外已有69台在运核电机组开展了核能综合利用,累积了约750堆年的运营经验。俄罗斯、瑞士、乌克兰等8个国家利用核能进行区域供暖,瑞士贝兹瑙核电厂已为附近居民提供了30多年的供暖服务。

“2022年11月1日,中广核辽宁红沿河核电站核能供暖示范项目正式投运供热,该项目是东北地区首个核能供暖项目,覆盖大连市红沿河镇,惠及当地近两万居民。”杨长利介绍,除了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山东海阳核电站和浙江秦山核电站在保障安全发电的同时,也开展了核能供暖示范。三个项目累计供暖面积590万平方米,每年减少标煤消耗14万吨、减排二氧化碳38万吨。“后续如大规模推广,将产生巨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杨长利和记者说道。

杨长利表示,中广核作为以核能为主要特色的清洁能源企业,下一步将做好核能供暖示范项目经验总结,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稳步扩大供暖规模,助力新型城镇化建设,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中广核力量。

编辑:陈相龙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