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魏革军: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力度 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发展

2024-03-05 08:22:46 - 上海证券报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魏革军: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力度 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发展

陕西省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也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日前,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行长魏革军在全国两会代表团驻地接受上海证券报记者采访时表示,金融在资源配置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在共建“一带一路”中起到了重要支撑作用。

魏革军建议,在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力度、扩大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强化风险监测预警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他表示,立足于陕西省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优势,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已经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举措。

魏革军表示,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局、其他金融监管部门及各类金融机构充分发挥优势,为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持。在此过程中,金融合作机制加快构建,投融资渠道平台不断拓展,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明显提升,人民币国际化持续推进。

截至2023年9月末,我国已与30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了双边本币互换协议,在1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建立了人民币清算安排。截至2023年6月末,13家中资银行在50个共建国家设立了145家一级机构;在“一带一路”资金融通助力下,人民币已经成为全球第五大储备货币、第五大支付货币,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排名第三。

立足于陕西省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优势,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也推出了一系列金融支持举措,支持陕西省更加深度地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

魏革军举例称,中国人民银行陕西省分行助力中欧班列发展和集结中心建设,扩大人民币在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跨境贸易投资计价、结算中的使用,精准帮扶重点企业通过“一带一路”走出去等。2023年,陕西省与“一带一路”共建国家人民币跨境收付397.74亿元,同比增长209.15%,增速位列全国第三。

在实践中,魏革军发现,我国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建设也面临挑战。比如,“一带一路”国别风险大,导致投融资风险增加;小币种币值不稳定,导致“走出去”企业面临很大汇率风险;人民币国际流通性不够强,制约“一带一路”投融资发展需求。

为提升金融支持共建“一带一路”成效,魏革军建议,应在加强国际金融合作、加大跨境金融服务力度、扩大境外人民币流动性、强化风险监测预警等方面持续发力,支持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

他具体建议,鼓励以产业投资基金、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等多种形式引导更大规模境内外社会资金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改善海外项目过度依赖政策性资金和债权融资占比过高等问题;丰富小币种汇率避险服务,鼓励金融机构开发设计小币种与美元等币种之间的远期产品,叠加美元与人民币之间外汇衍生品交易,间接实现小币种与人民币之间的汇率套保,解决企业小币种套期保值难题。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