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郑春阳: 完善安全评估体系 培育化妆品行业新质生产力

2024-03-05 13:13:56 - 媒体滚动

转自:消费日报网

全国政协委员郑春阳: 完善安全评估体系 培育化妆品行业新质生产力

本报讯(记者王薛淄)2023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23年全年,化妆品零售额达4142亿元,同比增长5.1%,但相对前几年增速放缓。为进一步提高竞争力,化妆品行业亟待进行体系升级、创新转型,培育新质生产力。

“2024年1月,国务院发文明确支持发展抗衰老产业,要求推进化妆品原料、配方和生产工艺设计开发。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规范高效的化妆品行业安全评估体系尤为重要。”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守正创新生物科技(天津)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春阳就完善安全评估体系,培育化妆品行业新质生产力带来相关提案,这也是他连续七年围绕生物产业方面的问题建言。

郑春阳表示,自2021年《化妆品监督管理条例》颁布实施以来,行业相关管理制度逐步完善,然而在行业安全评估体系方面,仍然存在较大问题。以化妆品产品安全评估体系为例,2021年4月国家药监局发布《化妆品安全评估技术导则(2021年版)》,产品安全评估报告分为完整版和简化版,完整版的安评报告涉及配方中所有成分。事实上,就化妆品行业而言,目前欧盟可使用原料有3万多种,美国有29000多种,而中国只有8972种。若实施完整版安评报告,无毒理数据的原料将不能使用。中国目录中原料大部分缺乏毒理数据,对于一般原料,需要约20万元费用和半年时间做动物毒理实验,这将导致全行业在一段时间内可选原料匮乏,创新失去基础,造成我国与国际水平的差距持续扩大。“完整版的安评报告涉及配方中所有成分,一旦实施将增大企业创新成本,且提交毒理数据影响原料可使用量。现有安评政策会增加新功效原料申请难度。”郑春阳说。在他看来,现行安评体系导致功效原料缺乏,如在2023年获批的69种原料中,功效性原料仅有4种。功效原料的缺乏已成为制约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安全评估标准未能科学契合风险性。

经过深入调研,结合工作实践,郑春阳认为,与药品、食品和保健食品等行业相比,化妆品成分吸收情况和使用风险相对较低,但安全评估标准反而设定得较高,需考虑行业特点和实际应用进行调整。“以欧盟的《化妆品成分检测及其安全性评估指南》为例,风险评估是针对主要成分或者有安全隐患的附件成分,对于安全隐患不大、尤其添加量也不高的天然成分,由企业自行评估且自2013年起,采用相对简单的体外试验或数据模拟等方式评估。”郑春阳说道。

针对以上情况,郑春阳建议,从重新定义新原料标准、推进功效型新原料备案管理、侧重以市场历史数据完善安评体系、加速动物实验替代进程四方面开展工作,建立具有中国特色规范高效的化妆品行业安全评估体系。“进一步强化分类管理,简化毒理实验流程。对于在国内外有应用历史,尤其有安全使用量参考的成分,应直接引用最高使用量,不要求毒理实验。在有食品应用历史可豁免部分毒理实验的基础上,扩大到有保健食品、药品、中药行业应用历史也可豁免,加速中国特色原料推向全球市场。”郑春阳表示。实际上,我国在化妆品消费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质量安全数据。现阶段《化妆品安全技术规范》中的禁限用成分负面清单和《目录》中的最高使用量正面清单互为补充的政策,有效保证了产品安全。

“通过开展以上工作,我国将加快形成规范高效、具有中国特色的行业安全评估体系,培育出化妆品行业新质生产力,进而促进全行业高质量发展。”郑春阳说道。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