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语言哲学最新进展:《专名的指称机制》评介

2024-03-05 13:46:00 - 澎湃新闻

名称如何指称个体?这一谜题一直困扰着众多哲学家和语言学家。由世界知名学术出版社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的《专名的指称机制:指称性直觉跨文化研究》(TheReferentialMechanismofProperNames:Cross-culturalInvestigationsintoReferentialIntuitions,2023)一书是首部在实验哲学背景下系统探讨专名指称机制的专著。该书凭借其开创性的实验语言哲学方法论,针对专名指称问题设计和开展了一系列新颖的实证研究,对指称性直觉的跨文化属性和指称机制做出了系统深刻的诠释。作者李金彩博士长期以来致力于专名指称问题的研究,已在Cognition、JournalofSemantics、Mind&Language、《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等权威学术期刊发表十数篇具有高水平影响力的研究论文,引起了国内外语言(哲)学界同行的密切关注和讨论。

实验语言哲学最新进展:《专名的指称机制》评介

专名指称问题是语言分析哲学历久弥新的核心议题之一,贯穿了语言哲学的学科发展历程。语言哲学家对专名指称问题的探索催生了丰富的理论学说,从弗雷格、罗素、塞尔等的描述语理论,到克里普克、普特南的历史-因果论,以及指称意向论、语境论等,不同阐释学说林立,百家争鸣,不断拓深了学界对指称问题的认识,并深刻推进了语言哲学对语言和世界之关系问题的思考与探究。本世纪初,实验哲学研究运动兴起,哲学家们开始诉诸实证方法、多维度考察经典哲学议题,为专名指称问题研究提供了新颖路径。在“哲学科学化”的主流趋势下,对专名指称问题的实证研究不仅是当下(语言)哲学领域的前沿课题,更是推进探索和深化理解指称本质的有效进路。

近年来,由美国匹兹堡大学爱德华·麦希瑞(EdouardMachery)教授等开启的一系列颇具影响的实验哲学研究发现,中、美受试指称性直觉存在系统的差异:美国受试普遍持有克里普克式的历史因果直觉,而中国受试则更倾向于罗素、弗雷格式的描述性直觉。然而,这一差异是如何以及何时形成的?专名的指称机制是怎样的?即专名到底是如何与其指称对象建立关联的?这一系列重要议题仍悬而未决。

李金彩博士在《专名的指称机制:指称性直觉跨文化研究》(以下简称《专名的指称机制》)一书中,基于前沿的实验哲学研究范式,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对这些问题展开了一系列实证研究。作者以中、美受试的指称性直觉为切入点,借助实验探查专名指称性直觉的跨文化差异,对指称性直觉的跨文化属性做出了系统深刻的诠释。该书是国际语言哲学届首部系统探讨专名指称机制问题的学术著作,由世界知名学术出版社劳特利奇(Routledge)出版,收录于其“语言学研究系列”(RoutledgeStudiesinLinguistics),进一步提升了该书在学术界的价值和影响力。李金彩博士在书中对专名指称问题的研究,及其在Cognition、JournalofSemantics等语言(哲)学知名国际期刊发表的一系列研究性论文,对指称性直觉跨文化差异的成因与发展形成了系统的阐释,深刻推进了对专名指称问题的探索。这些成果引起了国际语言哲学领域对我国语言哲学研究成果的关注,更得到了以梅剑华、MichaelDevitt、EdouardMachery、JussiHaukioja、JesseSnedeker等为代表的国内外知名语言哲学、实验哲学家和实验语言学家的认可与评价。其中,MichaelDevitt和意大利青年学者NicolòD'Agruma分别针对该书撰写了长篇书评,专题探讨该书围绕专名指称问题呈现的研究方法和理论阐释,作者李金彩亦同步发表文章对批评意见进行回应,相关文章均发表在语言哲学权威期刊Mind&Language2023年第38卷第4期。

《专名的指称机制》全书共8章,内容可分为三大部分。第1至3章为本书的第一部分,作者系统引介了语言哲学领域有关专名指称问题的理论嬗变,并深入讨论了关于专名指称跨文化差异的多重阐释(第1、2章)。而鉴于当下学界对传统分析哲学基于专家直觉的思辨方法有效性的质疑,本书引入了基于大众直觉的实验哲学实证研究方案(第3章)。具体而言,作者指出,尽管传统哲学指称理论成果斐然,却无法解释本世纪初由麦希瑞等人发起有关专名指称问题的一系列实证研究结论;专名指称直觉的跨文化差异性,这些结果深刻挑战了传统哲学关于直觉普遍性的假设。因此,作者从两个维度重新定义指称性直觉,即指称性直觉何以是“直觉性的”、又何以具有“指称性”?并提出了指称性直觉研究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大众指称性直觉是否存在实质的跨文化差异?这些差异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关于专名指称机制的根本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在本书第二部分(第4-6章),作者设计和完成了一系列实验,借以收集中美大众指称性直觉数据,探查大众专名指称机制。这些实验不仅涉及不同年龄段的参与者,更覆盖了不同文化背景,增进了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可信度。第4章报道了一项专名指称的跨文化发展研究,通过新颖的真值判断(TVJ)任务,作者分别收集了中美儿童与成人受试在不同场景下对专名指称问题的直觉性判断数据。研究结果发现,中美儿童和成人的指称性直觉均存在显著差异:中国受试多持有描述性直觉,而美国受试则以历史因果直觉为主,进一步证实了指称性直觉的跨文化差异性。随后,作者进一步探究了相关跨文化差异是否由诸如道德价、认识视角等因素所致。作者对实验材料进行修正,对比分析了“有罪”和“无罪”(第5章)、“自我认识视角”和“他人认识视角”(第6章)等条件下中美受试指称性直觉判断的异同,形成了两点重要结论:第一,道德价对指称性直觉的跨文化差异没有显著影响;第二,中美受试指称性直觉的跨文化差异,很大程度上是由其偏好的不同的认识视角择取策略造成的,中国受试倾向于择取他人视角回答问题,由此给出更多的描述性直觉判断;而美国受试则多坚持自我认识视角,进而报道了更多的历史因果直觉。

基于上述研究,作者在本书的最后两章重新建构了指称概念,形成了对专名指称机制的二元论回答(第7章),并汇总了本书研究的主要发现和成果(第8章)。本书指出,在实际语言使用中,传统的指称一元论立场无法解释大众的指称性直觉呈现的跨文化和文化群体内部差异,而应寻求一种多元论阐释,即,在具体语境下,语言使用者确定专名指称对象的过程很可能因特定语境因素(诸如文化、道德价、认识视角等)影响,而受制于描述语理论和历史因果理论的共同作用。这些发现不仅是对语言哲学专名指称理论的有益补充,也为研究跨文化交流和理解提供了新的思路。

然而,本书的实验设计、理论假设和实证数据收集与分析等方面存在有待完善的地方,致使其中的一些观点和结论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例如,实验设计方面,对文化变量的处理可能过于简化,未能充分反映复杂的社会文化现实。同时,本书的提及的有关指称性直觉跨文化差异之成因的假说也需更多实证数据来验证和支撑,以期为阐释文化因素如何影响不同群体的指称性直觉提供更加深刻的洞见。

实际上,目前对本书实证研究的主要关切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来自传统(语言)哲学对实验哲学研究范式的普遍质疑,这种质疑主要关注实验研究是否能准确模拟问题情境、切中要点,以及所谓基于大众直觉的回答能否有效消解(语言)哲学争论。另一方面,是关于理论假设和实验结果之间关系的讨论。例如,Devitt(2023)认为,现有实验结果无法充分证明视角主义与指称之间存在直接关联,因此无法完全解释指称性直觉的跨文化差异。他认为,文化因素更多只是一种干扰判断的“噪音”,与指称本质并无直接联系。与此同时,D'Agruma(2023)虽然认可认识视角对跨文化模式之影响的解释,但他认为从认识视角主义到指称直觉性差异、指称二元论的逻辑推理还需进一步论证和完善。D'Agruma指出,本书提出的多元论阐释方案主张在描述性直觉和历史-因果直觉之间存在模糊性,而相关实验数据中,这一阐释似乎更多地适用于中国受试数据的阐释,而美国受试数据仍以因果-历史直觉为主。因此,未来的研究应更加注重跨文化对比研究的复杂性,并进一步完善理论框架和实验方法,以期更准确地揭示文化因素对人类认知和语言使用的影响。不过,这些讨论也足以证明国际(语言)哲学领域对本书的学术贡献的认可。

整体而言,李金彩博士《专名的指称机制:指称性直觉跨文化研究》一书在实验哲学背景下,采用创新颖的跨文化对比实证研究方法,不仅进一步展现了实验哲学范式的有效性,也为我们破解指称谜题、理解语言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使用提供了新的视角。该书呈现的研究结果不仅颠覆了传统语言哲学关于语言直觉之普遍性的假设,凸显了文化等语境因素对大众指称性直觉判断及其实际语言使用的不可忽视的影响,还深化了学界对语言与文化交互作用下的指称机制的理解,更加有力地推动了专名指称问题的当代哲学研究。对关注语言哲学与实验哲学前沿研究、对语言、文化及其交互作用感兴趣的学者和学生而言,本书无疑是一份极具价值的学术资源,尤为值得一读。

*本文系2022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意义’否定表征的实验语言哲学进路”(2022WTSCX015)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