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国新办回应

2024-03-05 19:10:27 - 新快报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3月5日上午11时30分举行吹风会,《政府工作报告》起草组负责人、国务院研究室主任黄守宏解读《政府工作报告》,并答记者问。

如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国新办回应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何定为5%左右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为5%左右。“这是综合考虑了各方面因素,包括国内国际形势、需要与可能,可以说是立足当前、着眼长远而制定的。”黄守宏说。

黄守宏介绍,从当前需要看,要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防范化解风险,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增速。他指出,今年的就业压力较大,城镇新增就业要达到1200万人以上。根据就业跟经济增长的对应关系,或者根据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效应,要实现就业目标,经济大体上需要保持5%左右的增速。

黄守宏表示,从中长期来看,我国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就要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根据各方面的测算,从现在到2035年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大体要保持在5%左右的经济增速。

5%左右的增速目标能否实现?“今年实现5%的增速是有条件有支撑的,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黄守宏从以下三方面进行了阐释:

一是支撑中国经济发展背后的基本动因没有改变,而且很多方面在显著增强。《报告》中讲到,中国经济发展具有诸多优势,包括超大规模市场需求优势、产业体系完备的供给优势、高素质劳动者众多的人才优势等。黄守宏指出,这些年新动能在快速发展,一年比一年增强,例如新能源汽车在短短十多年时间从无到有、发展壮大,去年产销量超过900多万辆,产销量占全球比重超过60%。

二是今年以来经济发展的积极因素在增多,去年制约经济发展的一些不利因素在趋于弱化。黄守宏提到,去年1、2月份我国还在为疫情平稳转段努力,今年疫情的“疤痕”效应在减弱。比如,防范化解房地产、地方债务、中小金融机构等风险方面,去年通过各方面协同努力,取得了积极成效,房地产投资销售总体上有所好转,地方债务风险整体得到缓解,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步伐也在加快。

三是去年以来采取的一些重大政策措施的政策效应今年也在持续显现。从财政金融状况来看,中国政府负债率不到60%,金融总体稳健,宏观政策还有比较大空间。黄守宏提到,为了实现目标,《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很多重大政策,如果将来中国经济遇到超预期的冲击,或者国际环境发生超预期变化,政策工具箱里还有储备工具。

如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国新办回应

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安排10万亿余元预算

有媒体注意到,一些地方基层财政比较紧张,《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民生承诺能否最终全部兑现?

黄守宏介绍,针对这个问题,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强调,作出了安排。积极的财政政策中强调要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国家重大战略任务和基本民生财力保障。今年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要保持必要的力度,预算安排了10万亿元多一点,同时要推动省级政府下沉财力,确保基层“三保”不出问题。预算报告也对具体的民生支出作了安排。

黄守宏特别指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了很重要的一点,要以发展思维看待补民生短板问题。改善民生也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就业、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的解决既能增进民生福祉,同时也能把巨大内需潜力激发出来。“所以我们要解决民生问题,包括‘一老一小’、便利孩子入托入园等,就需要增加投资,这又能带动其他方面的支出”。

如何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200万人以上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今年高校毕业生预计超过1170万人,今年将城镇新增就业目标设定为1200万人以上。“去年的目标是‘1200万人左右’,今年是‘以上’,这就体现了党和政府做好就业工作的力度、决心和鲜明的政策导向。”黄守宏说。

黄守宏介绍,为了实现就业目标,特别是保障年轻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报告》中提出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大重点行业企业和重点群体的支持,以及加强职业技能培训三方面。

黄守宏提到,我国现在就业压力大和结构性矛盾并存,很多行业、很多领域、很多地方,既有有人没活干的问题,也有有活没人干的问题。现在很多行业和领域都存在人才短缺问题,比如制造业领域人才缺口有3000万人,养老护理人员的潜在需求有1000多万人,现在只有30多万人。我国有500多万护士,每年会增加30万人,但是每千人口护士数量只有3.7人,发达国家一般是8-15人。“从这些短缺背后,反映出我们的就业潜力,所以关键是要采取措施,使我们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相匹配,包括劳动者的就业技能、专业和能力要适应需求”。

扩大国内需求从三个方面发力

黄守宏表示,国内需求一直是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去年疫情防控平稳转段以后,内需加快恢复,但内需扩大方面也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政府工作报告》对此做出了部署安排,主要有三个方面:

第一,促进消费稳定增长。今年将从增加收入、优化供给、减少限制性措施等方面综合施策,激发消费潜能。去年以来,村超村晚、冰雪旅游、跨界联名都很火,城市里面的街道小店游、乡村慢游成为打卡新热点,国货潮牌受到消费者欢迎等,说明新型消费有很大潜力,今年要围绕扩大这些新型消费继续发力。二是提振大宗消费,包括汽车、家电等,这方面既有新增的,也有更新换代。三是推动服务消费扩容提质。这些年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服务的需求在迅速增长,服务消费也呈持续增长态势,今年要继续顺应态势采取一些新措施。

第二,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一方面,发挥好政府的投资带动效用。从力度上来讲,今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地方专项债都比去年有所增加,从投向来看,这些投资主要投向科技创新、节能减排、民生保障等补短板、增后劲的领域。另一方面,稳定扩大民间投资。去年有关部门制定了民间投资促进政策,今年要进一步落实和完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一些新的举措。

第三,促进投资和消费有机结合。今年更加注重统筹扩大内需和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形成消费和投资相互促进的良性循环。比如,前不久中央财经委和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了一项重要任务,就是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这件事既有促进消费的意义,也有促进投资的意义,把二者有机结合在一起,是统筹投资和消费、挖掘内需潜力的一个方面。此外,积极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具有综合效益,从内需角度来讲,它是投资、消费相结合的内需大平台。去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6.2%,与发达国家80%以上相比较,还有一定差距。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还更低一点。从这个意义上看,我国新型城镇化还有很大发展空间、提升空间。城镇化率提高会带来很大的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有关方面测算,一个人进城以后带来的消费需求,综合算下来比农村居民高不少。在推进新型城镇化中,今年要把促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放在突出位置来抓,《政府工作报告》对此作出了部署。

来源:中国网  

编辑:赵静明

校对:吴习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