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用爱心和专业 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

2023-06-05 08:04:23 - 华声在线

探索“医教结合”、开展劳动教育、提倡艺体发展,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用爱心和专业——

让每个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

华声在线全媒体记者张福芳通讯员胡淼

手诵《满江红》、朗诵《黄河颂》、舞蹈《传承好家风》……6月2日,在长沙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长沙特校)第十五届校园文化艺术节的舞台上,孩子们献上一幕又一幕令人惊叹的精彩演出。

上台表演的孩子,有视力、听力、智力等障碍,却丝毫不影响表演效果。台下老师和家长欣慰地看着,眼泪湿润了眼角。

“真没想到我的孩子也会这么耀眼,刚来时不能正常行走,如今会唱歌、跳舞,还会做家务,是学校给了孩子和我们这个家新的希望。”表演结束后,鑫鑫妈妈紧紧握着班主任老师的手动情地说。

在长沙特校,感动和惊喜似乎每天都在上演。这所被誉为“中国人自己创办最早的特殊教育学校”,近年来在省、市及各级部门关心支持下,用爱心和专业让每一个特殊孩子绽放生命的光彩。

特殊儿童教育存在许多医学问题,如何破解?长沙特校探索“医教结合”

“曾经有个脑瘫孩子,幼时一直在医院治疗,可是孩子转眼到了入学的年龄,怎么办?就医还是入学?家长面临两难选择,因为不能行走,家长还是选择在医院继续做康复,孩子10岁了,仍没有进入学校就读。”6月2日,记者在长沙特校采访时,校长王磊道出一个令人心酸的故事。

为打破特殊儿童接受康复治疗与学习完全分离的局面,长沙特校提出“医教结合、全人疗育;综合康复、全面发展”理念,从2010年起在全国率先进行“医教结合”模式的研究与改革。

“医教结合”怎么做?学校大胆改革课程体系,构建“生命多彩”课程体系,实施“1(集体活动)+X(小组或个别化活动)+Y(家庭教育康复指导活动)”课程实施模式。“在这个课程体系下,学校会根据学生医学与教育评估的情况,从学生发展需求出发,定制设计个人课表,比如开设听觉语言康复、视功能康复、水疗康复、绘画治疗等康复课程,让孩子学习和康复两不误。”王磊介绍。

老师只懂教学,不懂康复训练怎么办?学校实行“外引内培”的“医教结合”师资培养培训模式。近年来学校引进30多名康复专业教师,构建基于校本的“学科工作室—名师工作室—导师工作室”三级“医教结合”康复专业梯队,以点带面铺开,并选派教师定期去湖南省儿童医院康复科跟岗学习。目前,已有各级各类“医教结合”师资专业团队20余个,拥有教育+康复的复合型教师84名。

听障儿童帆帆在长沙特校接受听觉语言、运动康复训练2年后,顺利进入普通幼儿园就读;患徐动型脑瘫的熙熙,刚入学时只能瘫坐在轮椅上,在长沙特校经历长达5年多的康复训练,现在能独自扶物行走,完成简单对话,还学会了1000以内的加减法……

长沙特校作为教育部“医教结合”项目的首批实验基地,10多年来,帮助越来越多的特殊儿童融入主流社会,听障儿童入普率从50%到70%,2020年开始达到了100%。

特殊儿童的劳动教育课如何传授?长沙特校的答案是“一日生活皆课程”

从生活不能自理,到能帮助父母做家务;从五谷不分,到能自己做美食;从依靠家人和社会,到拥有一技之长自食其力……这是长沙特校倡导“一日生活皆课程”,并将劳动教育与课程深度融合结出的“果实”。

初夏时节,长沙特校位于望城区的校园一派丰收场景。校园里50多块土地上,生机盎然:辣椒树结出小辣椒、长长的西瓜藤爬到了路边、杨梅树上杨梅开始泛红……

“这些菜地和瓜果,都是孩子们和老师一起打理的,他们全过程参与、全程照护,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还得到了身心康复。”王磊对记者说道。

因孩子们特殊,长沙特校专门开设了生活与劳技课程,在学校自主研发的“生命多彩课程”引领下,贯彻“一日生活皆课程”理念,基于学习目标,全过程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和康复,融入孩子们早起洗漱、排队就餐、整理物品、午休、卫生清扫等一日生活之中。

通过学校培养,该校有30余名学生实现了在家政服务、物流、餐饮、零售等行业稳定就业。部分毕业学生在公益项目支持下创业,开办了“憨儿乐茶物语”小吃店、“春之晖”蛋糕店及“唐果花坊”等,打破了以往智障人士无法就业更无法创业的现象。

特殊儿童的艺术梦如何实现?长沙特校“翼之梦”艺术团助孩子们圆梦

视障孩子不可能跳出优美的舞蹈?脑瘫孩子不可能唱出动听的音乐?长沙特校总是将不可能变成可能。

今年12岁的业业是一名重度脑瘫孩子,他不能握笔写字、无法站立、口齿不清,哪怕是和老师问好都显得格外吃力。但他性格十分开朗,他说他的梦想是跑步、歌唱。

在他10岁那年,“翼之梦”艺术团帮他圆了梦,不仅让他站在了学校晚会的舞台,还把他带到长沙“重绘明日梦想、点亮儿童未来”主题晚会的舞台。

去年北京冬残奥会开幕式上,毕业于长沙特校的视障青年陈旭、王澎浩站上舞台,参与表演《我和我的祖国》《国歌》两支歌舞,令人瞩目。

“当我们在鸟巢的舞台上唱起《我和我的祖国》时,我流下了激动的泪水。没有母校长沙特校对我的培养,没有‘翼之梦’艺术团,我就没有机会考上北京联合大学,就不可能站在北京冬残奥会的舞台上。”王澎浩在接受采访时感慨地说。

为了让孩子们融入社会,学校坚持以艺体涵养德育,主张让每一个残障学生掌握一门体育或艺术特长、一项职业技能,2005年专门成立了“翼之梦”艺术团,为孩子的成长添翼。

盲人舞蹈训练队,培养视障学生器乐、声乐特长,培养听障学生舞蹈、小品、手语诗朗诵特长,培养智障学生舞蹈、时装表演等特长。“翼之梦”艺术团成立以来,创作了近200个优秀艺术作品,获国际、国内荣誉60余项。

精彩还在不断续写。在这里,每个特殊的孩子都能绽放出自己独特的光彩,拥有过上幸福、美好生活的能力。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