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母护着我,我活下来了,她走了……” 6.5重庆大轰炸幸存者老人泪忆往事
转自: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
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讯(记者姜念月余文欣)“那天,我眼看着炸弹从天上掉下来,祖母一把将我护进怀里,我活了,她走了……”6月5日,85岁高龄的简全碧站在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手里捧着一张祖母的照片,紧贴胸口,就像1941年的今天,祖母将她紧紧护在怀里一样。
今日上午10:30-10:42,重庆上空准时响起防空警报,这也是重庆市连续第25年在6月5日这天进行防空警报试鸣放,以此纪念在“6·5”大轰炸中罹难的同胞。
亲历
“父亲从逝去的祖母怀里找到我,她的全身都扎着弹片”
今天一早,位于解放碑的大轰炸纪念馆前挤满了前来悼念的市民,一位老人在他们中间特别显眼,她头发斑白,双目含泪,瘦小的身躯有些佝偻。只见她一手杵着拐杖,一手捧着照片,上面的女子清丽婉约,姿态端庄。
“这是我祖母,她就是在大轰炸中为了救我才走的。”一句话还没说完,老人已落下眼泪。老人名叫简全碧,是大轰炸的亲历者,那时她年仅三岁。
“3岁的孩子能懂什么,但我至今都记得‘轰轰轰’的爆炸声,像打雷一样。”简全碧说,她至今都能在梦里听到那个声音。
1941年6月5日,当炮弹像雨一样落下来时,家住渝中区十八梯附近的简全碧一家6口决定分两批人避难。“这样全家不至于一起被炸死。”简全碧说,父亲先护送母亲和妹妹进入了防空洞,但还没等他返家,一颗炮弹就直直砸向了他们的房子。
“当父亲把我从祖母怀里拉出来时,我的胸口和腹部插着弹片,而祖母全身都扎着弹片,为了保护我已经离世。”说着,简全碧流下了泪水,她至今都记得祖母有力的臂膀,紧紧环抱着年仅3岁的她。最后,是两个大男人费了好大力气才把祖母的臂弯掰开。
那次大轰炸,在简全碧的胸部和腹部留下了永远的伤疤,这让她痛苦了一辈子。
今天,当防空警报响彻全城,简全碧拉着记者的手久久不放,嘴里念叨着:“要记得,不要忘记。这不是一个人的事,是中华民族的事。”
重庆大轰炸幸存者及遇难者亲属、志愿者在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前悼念在惨案中逝世的同胞。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罗盛杰摄
铭记
“爸爸的遗愿就是铭记这一天”
在现场自发前来悼念的群众中,68岁的钟传凤正照顾着几位高龄“幸存者”,她曾怀孕8个月的姑姑也是大轰炸的遇难者。“铭记这一天是父亲的遗愿,我们一家人都要赓续下去。”钟传凤说道。
“我们一家人都不知道她发生了什么,只知道在老房子的废墟中被找到时,她已经‘面目全非’了。”从此,这就成了钟传凤父亲的“一块心病”,在弥留之际,他拉着钟传凤不停地说:“记住、记住……”
从小到大,钟传凤在无数个夜晚看见过父亲被噩梦惊醒,听他一遍遍地讲述大轰炸那天家族发生的事,即使父亲在最后已经说不出一句完整的话,钟传凤也知道,要记住什么。
“亲历者们年纪越来越大,不少人都已经过世,但我们年轻一辈不能忘啊。”钟传凤如是说。
赓续
“我们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
今天,在重庆大轰炸“六五大隧道惨案”遗址前,还有许多穿梭在人群中的志愿者。他们手拿国旗,为路过的群众一遍遍讲述着那段历史。
在幸存者们为6.5重庆大轰炸中罹难的同胞献花时,志愿者们纷纷上前,搀扶着年迈的老人,手捧鲜花,缓缓前行。
“我是一名大三学生,也是一个重庆人,于情于理,我都应该肩负起铭记历史的责任,所以我报名了这次志愿者服务。”西南大学大三学生陈宣齐说,最让他震撼的是看到这些幸存者们身上的伤疤,他们大声呼吁着:“要热爱和平。”
陈宣齐说:“我们不应该忘记,也不能忘记。”
重庆文物保护志愿者服务总队公益理事刁海波是志愿者们的领队人,他说:“作为志愿者,我们主要是陪伴与倾听。听老人们诉说这段悲惨的往事,我们也会记录下来。”刁海波认为,组织这次活动,是作为重庆人的一种历史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