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公园水清岸绿 秀美邕江风景如画

2024-06-05 07:05:41 - 南宁晚报

湿地公园水清岸绿  秀美邕江风景如画

■本报记者陆增安文/图

6月4日,2024年六五环境日广西“千里西江”主题采访(南宁站)活动在南宁市开展,来自光明日报、广西日报等区内外十余家主流媒体记者,聚焦南宁生态环境工作的成绩和亮点。采访团先后到那考河湿地公园、荔园滨水公园和柳沙体育公园探访,实地感受南宁生态治水新典范,体验市民亲水活动。“比我想象中的还要美!”这是走访、参观活动中,记者听到采访团各大媒体记者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内河改造 “纳污河”变身湿地公园

雨后的那考河湿地公园空气格外清新,水清岸绿,流水潺潺,不少游客在赏花游玩,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秀美画卷。

当天中午,采访团记者一行参观那考河海绵城市展览馆,听取南宁北排水环境发展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郭子瑜介绍入选全国美丽河湖优秀案例的那考河综合整治情况,以及南宁市兴宁区那考河社区党委书记周柳杨介绍那考河片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生态环境议事室情况。

随后,采访团走进那考河湿地公园,只见处处植被繁茂,白鹭、黑水鸡、野鸭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自在栖息觅食,廊架、景观亭、健身步道等配套设施完善……记者们不禁发出阵阵赞叹。

在水中设置的水面垃圾收集器尤其吸引记者们,它在一吸一放间就可以将水面漂浮的垃圾杂物吸入套有网袋的网兜,清洁工只需定期取走。一名记者为了体验其收纳功能,取了一小片杂物丢在水面垃圾收集器旁边,不一会就被吸入网兜中,“这么好用,真的好奇特”。

据了解,那考河原是一条“纳污河”,流域水质常年为劣Ⅴ类。加之河道被建筑垃圾侵占,河道日益狭窄行洪不畅,区域饱受积水之苦,生态功能逐步丧失。2015年,南宁市拉开黑臭水体治理序幕,对那考河的整治率先以控源截污、内源治理为基础,开展净水护河行动,再以清水补给、活水循环为抓手,推进再生水循环利用,以生态修复、重现自然为核心,实施全流域修复工程,最后就是以源头防控、前端治理为路径,全面提升水厂进水浓度……如今的那考河,已经成为南宁市民喜爱的生态公园。 

一江碧水 百里秀美邕江入画来

夏日的邕江碧波一片水云阔,曾经脏乱的滩涂如今岸绿景美,是近年来南宁市围绕“治水、建城、为民”主线,对邕江进行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的生动缩影。

当天下午,采访团乘坐观光车先后在荔园滨水公园和柳沙体育公园沿路走访,了解邕江综合整治及开发利用情况,并乘船从孔庙码头向上游驶去,听取相关负责人对邕江生态环境保护的经验介绍,了解南宁城市水环境治理成效。

记者们登上游船饱览江景,两岸时见绿树婆娑,时见高楼林立,南宁大桥、良庆大桥等一座座现代化大桥壮观美丽……媒体记者纷纷拿出相机和手机拍照,将展现生机与时尚的美丽画面一一定格。

治水就是最大的民生,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开展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打造“百里秀美邕江”,是广大人民群众热切期盼,也是新时代南宁市委、市政府积极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

邕江综合整治和开发利用工程上起邕江上游老口航运枢纽,下至邕宁水利枢纽,全长74公里,总面积约3.3万亩。建设内容主要包括老口航运枢纽、邕宁水利枢纽、两岸景观工程等。为满足沿岸市民亲水、近水、观景的需求,新建和改建公园15个、亲水观江平台93个、绿道163公里、亲水步道115公里、运动场254处以及一批文化休闲广场和便民设施,开通了水上旅游项目,江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百里秀美邕江”全面展现。

【记者点评】

光明日报记者张蕾:在那考河的治理过程中,我看到了南宁市各相关部门对水环境治理所付出的努力,也体现了很高的生态智慧,形成了一些先进的经验和探索,这样的好模式可以复制推广开来。生态环境的改变切切实实给百姓带来了实惠,从他们的笑容里就能清楚地感受到,她将聚焦南宁在河湖治理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以独特的视角和生动的文字来展现美丽绿城。

中新社记者阮煜琳:那考河湿地公园的生态蝶变不仅是南宁生态环境变化的典型案例,也是人民群众生态环境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的生动样板,希望能通过这次采访更深入地了解南宁、报道南宁,向大家展示美丽南宁的建设成果。

中国环境报记者邢彭:第一次看到邕江,比我想象中的要宽,河道岸线没有过多的硬化工程,保留了大自然的原生态之美,这里的植被、绿草、鸟类和人们和谐相处,是真正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写照。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