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览·13楼夜话|小孩不认识钱 我们在担忧什么

2024-06-05 07:14:09 - 媒体滚动

转自:河北新闻网

纵览·13楼夜话|小孩不认识钱 我们在担忧什么

【主持人:张丽霄】

最近,“越来越多的孩子不认识钱了”冲上了热搜。事件的起因是,在武汉某小学的数学课堂上,老师发现全班有一半以上的同学没见过1元纸币,也同样不知道人民币没有3元、6角之类的零钱面额。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孩子金钱认知的深思。甚至有网友反映,家里的孩子对钱没有概念,甚至会觉得“钱怎么会花没呢?钱不就在手机里吗?刷一刷就有。”

在移动支付时代,孩子们还有必要认识和学习使用现金吗?孩子对钱的概念模糊会给今后的生活带来哪些影响呢?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该如何培养孩子对钱的认知呢?

时代在发展,科技在进步。人类货币经历了从贝壳到金银铜,到纸币,再到虚拟货币,越来越简易便捷。数字支付是大势所趋,但人民币是我国法定货币,现金依然是我国最基础的支付手段,正确地认识和使用现金仍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一课。家长和学校应该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帮助孩子们建立起对金钱的具体认知,从而让他们更深入理解劳动的意义和价值,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和消费观。

认识人民币这一课,孩子们仍然应当学好。

纵览·13楼夜话|小孩不认识钱 我们在担忧什么

对孩子的“金钱教育”不可缺

“钱是怎么来的?是从手机里来的。”“钱就在手机里,不会用完的。”孩子对“钱”如此的认知,让我感叹支付便捷的同时,更为孩子们对“钱”的认识感到担忧,担心他们的“父母手机里的钱随便花,尽管扫”从认识变成习惯。

钱是怎么来的?对于成人来说无需回答。

小时候,母亲让我去商店买东西,会根据要买的东西从钱匣里拿出不同面额的纸币和分币。而我拿到钱后,会紧紧攥在手里怕丢,因为我知道,每一分钱都是父母的汗水换来的,来之不易。

说这些,并不是想“忆苦思甜”,只是觉得对孩子们的“金钱教育”不可缺。家长们是不是可以适时地给孩子们进行些“金钱教育”。告诉他们,父母手机里的钱是父母的劳动和智慧所得,不是扫不尽、刷不完的;花钱的时候要考虑是否必需、适度。

之所以觉得对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有必要,是因为我想如果孩子对金钱没概念,养成可以用手机任意刷的消费观,将来给他们上“金钱教育”课的,那就有可能是债主和骗子了。

——及晓佳

纵览·13楼夜话|小孩不认识钱 我们在担忧什么

小孩不认识钱不必太担心

在我看来,小孩不认识钱这个问题不必太担心。

没有移动支付时,小孩在生活中接触钱的机会也不会太多,这样的场景通常是:管理自己的存钱罐;春节得到压岁钱;偶尔帮大人去社区小卖部买一瓶酱油或一袋馒头。但那时的孩子也有对金钱没概念的,也有懂得勤俭节约的。所以事实上,孩子是否有正确的金钱观,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的引导。

移动支付现在很普遍,但生活中用现金的场景一样也没少,现金一直在流通。家长想要培养孩子对金钱的认知,带孩子购物就餐时可有意识地使用现金结账。同时在购物过程中教会孩子认识价格、比较价格,养成合理消费的好习惯;还可以把主动权交给孩子,让孩子自己思考并选择所需要的商品;同时家长要注意自己的日常消费行为,不铺张浪费,不冲动消费。

此外,学校里也有很多接触钱的机会。学生订阅自己喜欢的杂志,要把备好的零钱交到老师手中;近些年流行的校园市集,学校也鼓励孩子带零钱参加。这些过程就能加深孩子对钱、对数字的理解。

只要存钱罐、压岁钱、小卖部在,我就不担心小孩不认识现金。

总之,我们大人多虑了。

——栗强

纵览·13楼夜话|小孩不认识钱 我们在担忧什么

正确引导孩子认识钱懂得钱

一些父母对于孩子不认识钱币这件事很焦虑,其实大可不必。孩子对钱多钱少没什么概念十分正常,这是由其所处思维发展阶段决定的。比如3—6岁的儿童处于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要依赖事物的具体形象才能进行思考。举例来说,如果问一个3岁的孩子1+1等于几,他不一定能给出正确答案,却清楚地知道一个苹果加一个苹果可以得到两个苹果。这带给我们一个启发,对这一年龄阶段的孩子进行金钱教育时,要多多提供机会让他们看到并接触真正的钱币。这样一来,孩子就可以借助钱的具体形象,更好地理解钱币面额、商品价值等抽象概念了。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思维发展是按一定顺序进行的,任何阶段都不可逾越。教育者要在尊重孩子身心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正确引导孩子认识钱、懂得钱。有的幼儿园在这方面做的就很不错。比如开设跳蚤市场,让小朋友准备一些小面额人民币,在创设的购物情境中认识钱、使用钱。还有的幼儿园会给小朋友发放奖励币(虚拟货币),并提供价值不等的兑换物,既起到了激励的作用,又可以帮助小朋友形成储蓄的概念。

——张凌敏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