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2024-06-05 10:29:00 - 中国经济观察网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汽车纵横全媒体

汽车强国先强基,强基之本,在供应链;汽车强国需强企,世界一流企业无一不是优秀的全球化企业。

近年来,科技革命掀起惊涛巨变,疫后全球供应链加速重构,叠加前所未有错综复杂的全球局势,中国汽车产业凭借技术、规模等一系列累积优势,汽车出口量快速增长,迎来新一轮“出海大潮”,成为推动全球汽车工业形成新格局、新生态的重要力量。从传统汽车到增势强劲的新能源汽车,从整车出口到建设全球供应链,对于国内整车及供应链企业而言,海外的全新挑战虽然不少,但当前也是有机会成长为世界一流企业的又一个绝佳窗口期,融入全球化也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应如何更好地“走出去”?如何做好“走进去”?近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结合会员企业的切实需求,举办了“中国汽车供应链国际化专题论坛”,围绕“走出去”等话题,邀请行业专家、整车厂代表、分支机构优秀代表分享中国汽车供应链走出去的经验,探讨中国汽车供应链在全球如何进行优化布局。郑州航空港区作为本次论坛的举办地,是全国唯一一个由国务院批复的国家级航空港经济试验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主持了本次论坛。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总工程师叶盛基

出海势在必行,未来增速可期

不久前刚刚落幕的2024北京车展,号称“史上外国人最多的北京车展”。

多家中国车企展台被各国来宾挤爆、手电筒与皮尺一起上阵的“名场面”刷屏全网。比起含“人”量,含“洋”量成为各大展台人气比拼的新晋重要指标。

“无出海,不中国”。不少行业人士甚至调侃,不只是整车,还有供应链企业,“没出海或者还没有出海计划的,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中国企业。”

“不出海,就出局!”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秘书长、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姚晓冬简短有力的一句话道出了当前的行业共识。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长三角新能源汽车产业链联盟秘书长、浙江省新能源汽车产业联盟秘书长姚晓冬

来自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超过了500万辆大关,达到522.1万辆,同比增长57.4%。而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统计,2023年,汽车出口量为491万辆,同比增长57.9%,出口对汽车总销量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5.7%。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再创新高,达到120.3万辆、同比增长77.2%。

从出口金额看,来自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的数据显示,2023年,汽车零配件出口876.61亿美元,同比增长9.0%;整车出口1016.12亿美元,同比增长69.0%,汽车产品出口总额1892.73亿美元,同比增长34.7%,占机电产品出口总额的9.6%。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表示,近年来,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水平不断提高,制造业水平位居前列。目前已经形成六大主要汽车产业集群,一批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进入全球化的配套体系,为稳定国内外汽车供应链体系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为汽车产业链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随着我国汽车产业国际化步伐不断加快,汽车企业海外直接投资项目不断增多,国际化发展总体呈现质量效益双增长的良好局面。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付炳锋

特别是在近年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发展中,我国形成了完整且领先的电动车产业链,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参与全球市场已经从产品贸易发展为全产业链输出。除了传统零部件出口,动力电池、智能座舱等新兴细分领域已经成为汽车出海的新亮点。

从出口地域看,欧洲、中东等地近年来已是中国汽车重要的出口目的地,东南亚、墨西哥等也成为出海新热门。

“预计2024年零部件出口增速可达10%,约960亿美元;整车出口增速约为15%~20%,可达600万辆规模。”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陈菁晶对当前中国零部件进出口及产业链发展形势进行了全面分析,并基于此对全年零部件进出口情况进行了预判:预计2024年零部件出口占比将进一步提升至80%左右,全年进出口总额有望达到1200亿美元。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汽车分会副秘书长陈菁晶

东吴证券相关研究报告指出,从历史经验来看,中国汽车出海的进程可能正处于破冰期进入本地化前期的阶段,这意味着未来几年将是车企与供应链本土化的关键时期,也是全球化研发平台的打造时期。

取经出海企业:本土化避“坑”指南

无论是规避当前国际环境的风险暗礁,还是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深入布局、提升全球竞争力,甚至成为世界一流企业,在各个国家地区的本土化都是其从“出口”到“出海”要做好的关键功课。

在本次专题论坛上,多位有丰富出海经历的企业代表分享了他们的经验与教训,为更多正在出海及准备出海的企业提供了避“坑”指南。

尽管当前汽车全行业掀起又一轮出海热潮,但作为专业的汽车悬架系统方案服务商代表,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建泽结合自家多年出海实践,提出企业出海首先应想清楚一个问题:初心。黄建泽认为,走出去的决定要很慎重,初心一定要对,我们的目的是减少客户采购成本,加大竞争优势,初心不对就会走弯路。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浙江戈尔德智能悬架股份有限公司市场总监黄建泽

“全球一流的企业必定是国际化企业,但企业不能为国际化而国际化。”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敖锦龙也认为:“须在真正走出去时,耐心细致地做好分析和准备工作,明确自身能建立哪些优势。”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华域视觉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敖锦龙

当前,全球汽车供应链已进入重构阶段,“要抓住区域一体化的趋势,推进全球化和本土化发展。”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项目总监谭炜认为,全球化是大前提,既要坚持全球化,整合全球资源,构建全球网络、服务全球市场、对接全球资本,又要做好本土化,抓住本土化机遇,做好技术产品、服务运营,提升用户体验,才有可能实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互利共赢与可持续发展。吉利控股集团正是通过其开拓的“宝腾模式”,在推动产业区域化协同发展方面率先做了有益尝试。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项目总监谭炜

深入当地,懂得当地,中国企业出海后面临深坑还是机遇,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功课做得好不好。

在诸多“坑”中,标准与合规是被高频提及的问题。不止一位企业代表提到,由于汽车行业标准因国而异,出海前要充分且有针对性地了解目标市场的标准和法规,还有各地对此的监管制度及环境,以确保产品符合当地标准要求,这些主要涉及产品强制性认证、环保标准合规、相关市场贸易壁垒等。如果不能及时识别整个法规的变化,很有可能造成企业研发路线的失控。

特别是来到发达国家,更要重视知识产权保护,避免给自己“埋雷”。一旦没有做好再遭遇知识产权诉讼,过去数年的积累与辛苦很有可能付诸东流。据敖锦龙介绍,华域视觉非常重视在海外的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主要车灯市场都有专利布局,目前申请PCT以及外国专利313项,已授权200项;其中,国际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占其国际申请总量比例为90.42%。这样不仅有效保护自己,在国内外友商之间很具竞争优势。

不只是技术及相关法规,深入洞察当地营商环境,更要了解清楚当地的各项法规条款。据了解,曾有国内企业因在东南亚设厂时没有充分重视当地劳动法,导致用工罚款,企业利润、声誉接连受损。

懂当地,更要懂当地的人,当地的文化。对于出海企业而言,无论是建立自己的海外人才梯队、制定企业规章制度乃至打造品牌影响力,这都至关重要。

“中国好多企业走出去了,但是品牌宣传还待在国内。”黄建泽针对这一现象指出,零配件企业走出去要做好品牌出海,这才是未来的长久之路。品牌出海必然要有本土化业务模型,要考虑如何做好品牌宣传,如何做好市场定位、产品定位、客户定位,如何做好本地化服务等。

在海外业务端,人才也必须本土化。众多出海企业达成的共识是,想在当地走得长远,仅靠中国派遣不是长远之计,成本也会居高不下。而且当地管理层作为公司的高层,了解当地文化,融入当地文化,才能使团队更适应当地的文化,有助于构建全球跨文化的人才储备。

在当地做好一系列基础工作后,培养孵化本土的供应链,出海企业面临的新一轮重大挑战才正式拉开大幕。

由此可见,企业出海除了硬件能力建设,更需打造自身核心软实力。特别是在人力资源、质量、研发、制造和信息等各个方面,做好能力规划和人才储备,这将对进入新市场、拓展新领域起到积极作用,为不确定性注入确定性,为供应链出海的成功保驾护航。

行业专家建言:形成多方合力

“供应链已然超越以往,成为企业与国家的角力场。”《供应链攻防战》一书指出,供应链的企业竞争属性,开始叠加国家属性。

当前,全球贸易保护主义渐有抬头之势,不断加高的贸易壁垒,加大了我国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海外投资发展的风险,如何增强中国汽车产业供应链的韧性和安全,提高国内外竞争力,成为目前各方关注的焦点。

汽车供应链出海绝不是一个企业的单打独斗,甚至已经不止于企业间的抱团组队,需要全产业链上下游、相关服务企业再到行业、政府的多方支持、通力合作。

对整个行业而言,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魏文清建议,首先要进一步打造技术和规模竞争优势,在技术上三“剑”齐发,应对全球多样性,在传统技术(提升燃油车竞争力)、战略新兴技术(强化新能源车的竞争优势)、未来技术(大力发展智能网联车)等方面都需有所作为。其次,要提升国内的行业效率,增强海外规模效益。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魏文清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提出了未来强化技术优势的具体方向,即一是加大动力电池技术研发,提升动力电池企业的全球竞争力。其中针对固态电池,杨中平特别强调,要加大力度推进固态电池基础科学研究和关键技术工艺攻关,推动产业化发展和上车应用。二是推动车用芯片、基础软件国产化,培育智能电动化新业态。要抓住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革命的机遇,推进汽车电动化与智能化的深度融合,突破车规级智能芯片、车载操作系统等关键智能化技术,抢占新一轮技术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战略高地。三是推动智能网联汽车数据安全和数据生态建设。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杨中平

作为出口量已连续16年稳居世界第一的中国汽车车轮行业,近年来国际化取得长足进步,产品大量出口欧美日等发达国家。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分会顾问刘彦戎基于行业多年的出口经验提出,汽车供应链出海应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市场秩序,打击恶性竞争和低价出口行为,避免贸易摩擦和反倾销反补贴等贸易壁垒,并通过行业协会等组织,加强企业间的协调和合作,提高整体竞争力。此外,应多多争取政策支持,参与行业标准制定与推广,同时深化与国际组织和机构的合作。积极参与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和改革,推动国际贸易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不出海,就出局!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求索出海“大时代”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车轮分会顾问刘彦戎

对于政府和社会,魏文清建议,应进一步营造包容的国际贸易环境。其中,政府需要做好三方面支持:即更大力度推进制度型开放,加强汽车贸易争端预警、快速协调机制,还有疏解贸易性物流、金融等方面出口障碍。特别是对于制度型开放,汽车领域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的出海探索,将汇成整个汽车行业的宝贵经验,进而凝聚成国家的财富与能力。新一轮的全球大变局中,越来越多优秀的中国汽车供应链企业将脱颖而出,走向世界。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