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2024-06-05 07:42:01 - 上观新闻

转自:龚丹韵

虹桥枢纽松泽高架桥下,有一座2层楼的房子,它是新时代上海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每年,与社区治理相关的工作人员,从全国来到这里参观学习。它的模式原是传统的“蛇形展览”,站着把展板内容看完,再去二楼教室听课。形式相对枯燥,而且缺乏人与人交流、讨论的空间。今年,更新后的基地,从建筑形态、空间组织,到参观学习的内容和方式,都“升级迭代”,不再是传统展览的单向体验,更像美术馆,像科技馆,也像咖啡馆,可全程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向大自然借景

申滨路233号,虹桥枢纽高架桥下,坐落着新时代上海党建引领物业治理创新实践基地。它原是一栋2层楼的矮房,蛇形布展方式比较传统,空间又逐渐老旧,需要更新。去年8月,同济大学副教授姚栋接手了这个项目。与项目的甲方闵行区委组织部沟通后,他意识到,这不是一个传统展馆的更新。“观察建筑,我喜欢先在外围走一圈。”姚栋说。他察觉到基地环境有两个特征。首先是位置独特。基地位于虹桥枢纽高架桥下。高架桥车水马龙,轰鸣声阵阵,从听觉和视觉上影响人专注观展。所以原本的展馆空间几乎全封闭状,完全依靠内部人工灯光,按照蛇形布展,所有观展者、学习者必须站着、走着,一路看完,再去二楼上课。而且,这里没有能坐下来的空间供人在观展后讨论、学习后面对面交流。整个观展体验比较传统,形式相对枯燥。其次,建筑被大片绿地包围,周边繁花似锦、绿意盎然,却因展馆的封闭性,大部分人并未意识到这些美好,看完展,上完课,转身就走。美好的自然被建筑外墙严密遮挡,无法起到让人驻足停留、增加人与人邂逅与交流机会的功能。甚至,每次来这里上课的老师都不知道基地周围的景色,不知道出门还有一条河道,流水潺潺,岸边绽放着一丛丛郁金香……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姚栋提出,必须找一个高点拍下俯瞰图。他与闵行区委组织部的工作人员一起在基地对面的大厦顶楼俯瞰,大家这才第一次看到基地的整体面貌。原来,房子周边是一片绿意盎然的口袋公园。最终,经过讨论,基地的更新决定打破常规,定下三个目标:代表上海水平、反映先行先试、在互动中实训。简单说,改变传统的蛇形观展和学习模式,在更新空间的同时,内容和学习模式也将迭代。那么,该如何做呢?姚栋把建筑形状改成圆形,以二楼报告厅为圆心。建筑的外墙使用了大幅玻璃。窗外的自然风光顺着圆弧状玻璃成为室内的一条风景带。站在室内往外望去,四面八方被绿意包围。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一楼也不再是一条蛇形展馆,而是被分割成一个个小教室。每个教室都有大幅玻璃窗,窗外的美景可以给上课和观展的人带来美好的视觉体验。开放、通透,向自然生态借景的手法,让空间仿如花园里的美术馆。但所有一切都有一个前提:必须遮挡高架及其噪音。于是,在圆形建筑的外围,姚栋设计了一道大圆墙:白色聚碳酸酯板围成一个圈,完全屏蔽了噪音,也遮挡了虹桥地区高架复杂的线条。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前往基地的参观者、学习者,有一种走到绿荫深处,忽然空间俱静,只闻鸟语花香,仿佛走入桃花源的感受。“虽然我没有实际采用中国古典园林的风格,但借用了古典园林的神意。”姚栋解释。唐代思想家柳宗元用“旷奥”二字描述自然景观的动态。比如,当我们走过一条狭长、曲折、幽深、不知前方为何的小道,眼前忽然出现开阔明朗的场景,对比之下,这种空间体验感显然更为有趣生动。铺展开的白色隔音墙,中间开了门洞,门洞透出前方狭窄的道路,又仿佛是一个画框,框中是墙外无尽的绿化。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窥见一点自然,走近后又豁然开朗,中国园林一步一景的神意,在简单的两个圆墙中,在“旷”与“奥”的对比中透出生趣。“有时候,传统文化中的精髓,不必非要用具象的、大成本的实景去模仿和搭建。”姚栋说,理解传统文化后进行当代转化,润物于无声,用当下的建筑形态去体现、与当代人的生活美学相结合,才算得上活学活用,继承发扬。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实践基地的空间更新,建筑上没有夸张的造景,而是借用自然美景;空间上也没有特殊的高成本置景,而是用简单的两个圈,以旷奥的对比体现园林的意趣,呈现中国人对天人合一、对自然生态与生活关系的独到理解。

真实设备也是教学工具

空间的更新只是第一步,关键是,参观和学习如何变得更加立体,“从展馆成为一所学校”,闵行区委组织部组织二科科长姚庆平说。记者跟随前来参观和学习的队伍,一起体验了一次实训。走进大门,就像走进一个模拟社区。穿过白色隔音墙,还未进门,建筑前的广场上,实训已经开始。这里有真实的岗亭、停车棚、垃圾箱房、花园绿植等社区实景。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小区门岗是一个小区的门面,决定了居民对社区的第一印象。门岗需要一套标准化的规范。小区主出入口配置的物业服务铭牌(住宅小区标识牌)包括:小区名称、物业服务单位名称、投诉监督电话、小区物业接待窗口地址、接待时间、服务电话和24小时报修电话、962121物业服务热线等。左边是一块设置在门卫室外墙的信息安保公示牌,上面可以看到小区当班安保人员的信息以及《上海市住宅物业保安人员行为规范》。这些物业服务标识标牌,让人进入小区第一时间就能感受到物业服务的规范、贴心与真诚。门卫室还设置了一套微型消防应急箱。往前走,广场的停车棚科技含量较高,它是一个真实的光储能一体化智能棚。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智能停车棚通过光伏发电,可为电动汽车、两轮车提供充换电服务。白天的光伏发电为用户所使用,夜间则通过低谷电价实现储能。此外,这里的消防通道或不宜停车区域的地面上,有一个个不起眼的小圆圈,它们是违停感应地磁设备。一旦有车辆停留,物业人员手机端就会收到报警提示,物业人员迅速前往劝阻,保障生命通道通畅。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广场空间里,还有一个垃圾箱房,它不仅是基地工作人员正在使用的垃圾箱房,同时也是上海垃圾分类的实训点。还有建筑周边的绿化,同时可开展社区花园专项实训课程。换句话说,这里的每一个设备设施、软硬件管理模式,都兼具两种身份——既能现实使用,同时又是教学工具。走进建筑,参观动线与传统展览不同:门前开放的电梯直达二楼。这是姚栋与区委组织部相关人员共同商量后的创新之举。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设计之初,大家讨论的重点就是如何开始参观。建筑的大门开在哪里,如何开始参观,并不是拍脑袋随便一指就行的,背后意味着如何开展实训。原先,学习者先观展,脑袋里并没有带着问题。不如先去二楼的大教室上课,有了课上的提纲挈领、老师的讲授后,再根据自己的疑问或者兴趣点,下到一楼,选择5间教室中的一间,继续深入参观和讨论。“先上课再看展,集中分散再集中,这样的学习效果更好。”姚庆平说。进门先到二楼,映入眼帘的是一条长长的走廊。走廊玻璃窗外的绿化仿佛一幅风景画卷轴,让人感受自然之美。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而上方的墙面,印着上海物业治理发展的时间轴,从上海第一家专业物业管理公司成立、第一个住宅小区业主管理委员会成立、各项法规条例颁布,到近年来打造的“美丽家园”等若干举措,信息量很大,又恰好融入空间本身。参观者欣赏自然风景的同时,也同步了解了上海物业治理的发展历程。此时,授课人一边讲解,一边启发思考:“为什么是上海,或者说,为什么上海的党建引领物业治理走在前头?希望大家通过参观找到答案。”走进报告厅,室内采光柔和而明亮,不仅仅因为一排门打开后就能见到自然风光,更是因为报告厅屋顶几条斜着的大灯板,发出均匀柔和的光线。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许多人问我这灯哪里买的,光线很均匀。其实我们看到的是自然光,是阳光的折射,不是灯光。”姚栋说。上完课,进入室内庭院。经精心设计,阳光斜射,内庭天光明亮,仿如美术馆。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庭院正对的墙壁上,挂着与创新治理相关的新闻照片,照片以艺术化的光影方式呈现,令人不自觉地驻足细看。穿过内庭,则是一间半开放的咖啡馆。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学员们可以三三两两坐下闲聊,或讨论上课心得,或商量接下来重点选择一楼的哪一间教室参观。一楼分为5个展厅。A厅“系统之治”,展现上海顶层设计和机制建设,介绍具有上海特色的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的“四梁八柱”。B厅“体系之基”,展现人人参与、人人负责、人人奉献、人人共享的城市治理共同体。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C厅“人民之力”,教授学员全过程人民民主如何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D厅“数字魔盒”,有点类似玩虚拟游戏的场地。数字赋能基层治理一直是上海的特色,这里270度环绕的显示屏上,实时展示了社区治理相关的各类数据,从停车数据、充电桩数据到居民投诉处理数据等。平时,场地还可使用直播屏举办各类活动。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E厅“全域之景”是一个临展空间,可以由各个区展示各自的社区治理经验。目前正在展览的是“闵行时间”,展示闵行区党建引领物业治理的实践经验。“很好读,像看故事一样,我不知不觉看了20分钟。”一位来自闵行区的街道书记感叹。这5个展厅,不是单纯的挂墙展板,有的在中间放着各类投票、开会工具,有的在中间岛台放置几个电子触摸屏,可一页页展示上海的生动案例。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比如,《从倒车都困难到道路拓宽、新增车位,静安这个老小区如何实现“停车升级”》一文,讲述大宁路街道八方花苑居民区的自治故事。还有《居民们的这“桩”心事怎么解?松江区高乐小区为解决“充电难”问题按下“提速键”》《让“悬空老人”住上“电梯房”杨浦“代资加梯”探索新模式》等。这些生动案例,过去不可能在有限的墙面展板上一一呈现,如今通过多媒体、电子屏、工具包、小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得到全方位呈现。

授课人介绍说,这里周末还有各类丰富多彩的活动。比如,“书记沙龙”近期邀请了消防救援支队、社区民警、中国铁塔等单位,与居民区书记、居民齐聚一堂,围绕电动自行车安全充电等问题展开深入探讨。闵行区金牌课堂“你好!红色物业”第二季现场备课会,则选择在“全域之景”展厅定期举行。平日的周末,基地的花园绿植中,生态领域的专家还会带领周边家庭开展果蔬种植的亲子活动。“我们不希望有人觉得专项主题展馆与普通人没关系。高品质的公共空间,应该能吸引普通市民来休闲,吸引所有人来学习。”姚庆平说。

【专家对话】

有效的观和学需要所有人共创

记者:更新前与更新后,从空间感受,到参观动线,再到学习模式,都有很大不同。这种设计是怎么形成的?姚庆平:实践基地本意是承接全国层面与社区治理相关的参观和培训,体现上海在城市社区治理方面的脉络、历程,提供新方法、新经验。相关内容由闵行区委组织部承接。过去,我们发现学员们逛一圈就结束了,或者听完课就散了。你看,咖啡馆墙壁上挂着来自全国的参观者、学习者的照片,它们看起来都像同一张:所有人都是站姿。这也表明参观学习形式的单一。我们意识到,真正有效果的观和学,离不开坐下来深入交流,离不开多角度、多样化的研讨和实操。所以,不仅这里的空间需要更新,参观和学习的方法也需要创新和突破。如今,从室外到室内,学员行走的过程是感受美景、体验中国园林意境的过程,也是社区实训点的展开过程,学习、讨论和思考的过程。比如智能停车棚、充电桩、换电柜等,真的有外卖小哥使用,它们不只是教学摆设,是真正在使用中、实践中的,这样的展览方式更加有说服力、感染力。记者:更新的目标达成了吗?姚庆平:基本达成。更新后的基地集展览展示、实践实训、理论研讨等功能为一体,5个展厅就是5个实训室,室内外共设置8个社区实景实训,有400多个物业治理案例,让居民区、业委会、物业、居民等不同群体都能在这里寻找到物业治理的答案。我们身处的基地,也是一个开放共享的党群服务站。在这里,可以学思想、学讲话,让新思想新理论潜移默化、入脑入心;可以手捧一杯咖啡,享受片刻的放松与惬意;可以参与丰富的活动,充分地碰撞火花;可以系统学习物业治理的理念与方法……希望不同群体都能在此找到停留的理由。记者:公共空间的更新,不只是为了美观。空间除了提供舒适宜人的感受,如何满足使用者的需求,甚至起到1+1>2的作用?您有哪些经验之谈?姚栋:因地制宜是最重要的原则。初次从空中俯瞰,我就惊叹这里充沛的阳光与绿意。当时就想到要把天光、自然美景借用进来,打造可供美术写生的光照,由此让园区符合美好家园的意象。

打破常规!让人“沉浸式学习”,它是怎么做到的?

这样的空间改造,简约却不简单,推敲后,我们团队用70米直径的圆形设计了一条美好的参观路径。参观者的集散空间、合影空间在哪里,大巴如何停,人如何上、如何下,都有完备的路径规划。

而在空间美学上,深邃、宽广、再深邃的变化,让人感受到光,感受到美。在这样的体验下再来讲社区治理的经验、理论,把单向的观展、输入,变成交谈、讨论、实操。

公共空间不是设计师创作的个人艺术作品,它有时候需要抑制一点自我表达的欲望。美好的空间,说到底是所有人共创的,是正在进行中的。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