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加快“AI大课”建设,将推至少100门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

2024-06-05 17:09:20 - 东方网

东方网记者范易成6月5日报道:记者近日从复旦大学获悉,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复旦大学将在2024-2025学年推出至少100门AI领域课程,未来将实现AI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AI+教育覆盖全部一级学科,AI素养能力覆盖全部专业。那么,复旦为何要推出“AI大课”,课程有何亮点,学生又能收获些什么?

复旦加快“AI大课”建设,将推至少100门课程、覆盖全体本研学生

麦肯锡“2022全球AI调查”显示,全球领先国家AI使用率已经达到60%左右,而中国目前的AI使用率仅为41%。更重要的是,仅有9%的中国企业可借助AI实现10%以上的收入增长,而领先国家有19%的公司能实现增长。在此背景下,复旦本次推出“AI大课”旨在成为上海人工智能和国家人工智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发动机,推动AI赋能千行百业,服务全市高校和产业垂域需要,支撑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发展和国际科创中心建设。

“要让AI大课成为全校AI创新生态建构的发动机。探索AI+交叉人才培养新模式,构筑科学智能范式变革的教育和人才基座。”复旦大学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陈焱教授向记者介绍了“AI大课”的整体情况。基于人工智能发展特点及全校“普及圈”“核心圈”“进阶圈”的AI和AI+人才培养需求,“AI大课”将打造涵盖从通识到进阶的“AI-BEST”课程体系。

具体来说,“AI-BEST”将本研一体化打造AI通识基础课程(AI-Basic Courses,简称AI-B)、 AI专业核心课程(AI-Essential Courses,简称AI-E)、AI学科进阶课程(AI-Subject Courses,简称AI-S)和AI垂域应用课程(AI-Thematic Courses,简称AI-T)。

这些课程亮点不少。据陈焱教授介绍,AI通识基础课程是专注于AI数理基础和编程训练、应用工具训练和场景开发、AI伦理教育的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专项课程;AI专业核心课程聚焦人工智能本学科的核心领域,从底层逻辑出发,系统呈现AI相关学科的基本性、共通性知识体系及核心技术;AI学科进阶课程立足文社理工医及交叉学科生长出来的AI+X课程,将AI技术与本学科核心知识相结合,开设有学科特色的AI类课程;AI垂域应用课程则基于各专业领域,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的具体AI应用场景,把课程建设与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充分结合。

对于学生来说,无论什么专业,AI基础如何,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课程。AI-B面向全校本研学生,哪怕AI零基础,也能听得懂、跟得上。AI-E课程,重点打造人工智能领域专业课,面向修读AI学位的同学。AI-S课程,是各学科生长出来的与AI相关的知识体系,适合各学科各专业中主动适应学科交叉融合的同学。而AI-T课程,是垂域应用,直接面对产业和科研问题,拓展AI应用的前景。所以分成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两个子序列,适合有志于在AI垂直领域开拓的老师和学生。

AI-BEST课程整体设计为进阶式,充分考虑文社理工医各类学生的专业背景差异和成长成才需求,面向现实、面向行业需求、面向未来。帮助学生不仅具备AI基本概念和知识,还能将AI能力融入到专业研究中,从加强AI素养到提升AI能力,主动适应正在到来的科学智能时代。

据了解,到今年秋季学期开学,“AI大课”将完成课程体系构建,如期上线第一批本研课程,推出不少于60门课程。到2025年春季学期结束,实现推出不少于100门课程的目标,整体完成AI-BEST课程体系建设。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