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东方美学思想遇见英语诗歌传统 草堂夜话“施家彰与他的《玻璃星座》”

2023-07-05 16:28:46 - 四川日报网

转自:四川在线

当东方美学思想遇见英语诗歌传统 草堂夜话“施家彰与他的《玻璃星座》”

施家彰诗集《玻璃星座》

四川在线记者成博文/图

“在中国乃至世界诗歌的圣地,我们为美籍华裔诗人施家彰举行作品交流会,这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情。”7月4日晚,成都杜甫草堂博物馆,“草堂夜话——施家彰与他的《玻璃星座》”在这里举行,美籍华裔诗人施家彰与吉狄马加、王家新、黄少政等十余位诗人、评论家一道,围绕《玻璃星座》,以及东西方诗歌传统在当代呈现等话题进行讨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副主任、中国诗歌学会副会长梁平主持分享会。

据悉,施家彰(ArthurSze)是美国著名华裔诗人,1950年出生于纽约市,毕业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担任华盛顿大学客座教授、美国印第安艺术学院荣誉教授。其诗集《罗盘玫瑰》提名2015年普利策诗歌奖,其诗集《视线》获2019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诗歌作品奖。《玻璃星座》从施家彰迄今为止的创作生涯中选取各时期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呈现诗人完整而持续的写作面貌,系施家彰诗集中译本首度出版。该诗集日前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当东方美学思想遇见英语诗歌传统 草堂夜话“施家彰与他的《玻璃星座》”

交流会现场

吉狄马加:英美诗歌传统与中国诗歌精神的结合

著名诗人、中国作协诗歌委员会主任吉狄马加表示,在杜甫草堂举办施家彰的作品交流会不是一个偶然事件。“因为这个地方是中国诗歌的圣地。从量子力学的视角出发,我相信今天的分享也会穿越1000多年的时光,和杜甫的诗歌精神结合在一起。海德格尔说诗人的天职就是返乡,我认为来到四川、来到草堂,对于出生在美国的华裔诗人施家彰而言,他是一次更大的精神的返乡。”

当东方美学思想遇见英语诗歌传统 草堂夜话“施家彰与他的《玻璃星座》”

吉狄马加(右三)与施家彰(右二)

吉狄马加表示,施家彰的写作生涯已经走过半个多世纪,他的诗歌在修辞形式上比较清晰,一直保持一种形式。而且用词非常精准、细致。“这些都让人感觉到英美诗歌传统对他的影响,但同时,其诗歌里隐含很幽微的东方精神和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理解,尤其是中国的哲学精神”。

王家新:从施家彰的创作中感受“子午线”

诗人王家新是《玻璃星座》所属的“子午线诗歌译丛”的主编。在他看来,“子午线”意味着出发与回归,而施家彰的作品中既有西方的英文诗歌传统的影响,又浸透着东方的中国古典哲思,构成了很强的艺术张力,“从他的创作中,我们能够感受到这样一条子午线。《玻璃星座》的序言中说,‘他不仅是陶渊明、李贺、李商隐的继承者,也是惠特曼、威廉·卡洛斯·威廉斯的继承人’,我认为这是很恰当的评价”。

王家新表示,“施家彰的诗扎根于美国文学诗歌的传统,但同时又深受中国古典美学的影响。尤其是,他具有很深的中国情怀。他对中国的爱,是他生命的来源。施家彰先生多次到中国旅行。在中国收获的印象感受、经验,都融入了他的诗作中。比如他的诗中会写到四川,写到大熊猫。”

分享会上,诗人尚仲敏表示,自己在翻阅《玻璃星座》时,最直观的感受是读不出翻译的痕迹,“很多伟大的诗人的作品,当我们阅读翻译过后的版本时,就觉得没味道,但施家彰诗作的中译本可读性很强,”尚仲敏说,施家彰和自己喜欢的美国诗人弗罗斯特很像,“他们的笔下都常有一些清新、透明的意向,好像飘在天上”。

诗人凸凹表示,“不少人的诗中,地理含量稀薄,匮乏地理概念和地理意识,一路上都是从词到词,从思到思,从蹈空到蹈空——这影响了诗歌的空间感、稳定性和准确度。但施家彰半个世纪的绝大部分甚至每一首诗中,我们都能看见他的地理。”他认为,施氏诗歌中具象的山岳、河流、动物、植物、风物、星空乃至宇宙,与他抽象的诗思,面对面,点对点,做到了完美对位与斗榫。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