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京杭大运河—让流动的文化绽放时代新韵

2024-07-05 03:07:49 - 媒体滚动

转自:学习时报

走进京杭大运河—让流动的文化绽放时代新韵

从北京旧时皇城中心紫禁城沿中轴线往南至永定门,再向东延伸逾30公里即可到达潮白河水蕴流之地通州。如若再晃动一下时光的沙漏,于历史的长河中倒叙漫流1500余年,则隋之“涿郡”显现。据此眺目远望,有无尽的船舶于碧波荡漾中南来北往、不避寒暑,有各色忙碌的人们于大运河两岸挑担称斤、你来我往,端是一幅热闹非凡的人间景象。这是历史回眸中的大运河,这也是传承千年的文化底蕴,不断沉淀厚积薄发于当下,给人以无尽的往日之思、今日之享。2017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通州大运河森林公园考察时强调,“要古为今用,深入挖掘以大运河为核心的历史文化资源”。4个月后,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融通山河 惠及千秋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勤劳智慧的古之先贤以山水做文章,开山引水、便民通惠。早在公元前486年,春秋时期的吴王夫差在今扬州市西北蜀冈上沿江筑邗城,在城下开沟引江水,北流入淮水,沟通江淮,史称邗沟,也即为京杭大运河肇始。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以洛阳为中心,下令开凿洛阳到江苏清江(今淮安市)约1000公里长的“通济渠”,直接沟通黄河与淮河的交通,又“发淮南民十余万开邗沟,自山阳至扬江”;随后又开凿了从洛阳经山东临清至河北涿郡(今北京西南)长约1000公里的“永济渠”,连同公元584年开凿的广通渠,形成多枝形运河系统。在13世纪末元朝定都北京后,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朝横向运河修筑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耗时10年之力,先后开挖“济州河”和“会通河”,把天津至江苏清江之间的天然河道和湖泊连接起来,清江以南接邗沟和江南运河,直达杭州;而北京与天津之间,原有运河已废,又新修“通惠河”。至元三十年(1293年)元代大运河全线通航,漕船可由杭州直达大都,成为今京杭大运河的前身。明、清时期则基本维持元代运河旧制,多做疏通修缮。关于运河之用,初为军事,如吴王夫差开邗沟乃为北上伐齐,后逐渐演化为一国王朝政治、经济之命脉,并惠及沿岸百姓苍生。

历经2500年的接续修缮纵连,京杭大运河南起余杭(今杭州)、北到涿郡(今北京西南),途经今浙江、江苏、山东、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两市,贯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全长约1794公里,是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也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的运河,与长城、坎儿井并称为中国古代的三项伟大工程。

    生态起笔 文化重墨

大运河北京段全长82公里,横跨昌平、海淀、西城、东城、朝阳、通州六区。其中,通州是大运河孕育的一座历史名镇,号称京门、水陆要会,为都城之左辅雄藩、经济命脉,古有“一支塔影认通州”之称。今天,通州不断绽放自身的运河文化魅力,积极打造融经济、生态、民生于一体的“文化玉带”。

“古塔凌云遥在望,平湖缓流近无声。荷塘红莲幽香沁,芦荡深处听蛙鸣。”北京大运河森林公园位于通州新城,占地10700亩,其中水面2500亩,绿化8200亩,秉承“以绿为体,以水为魂,林水相依”的设计理念,凭借其独具特色的绿色生态休闲和运河文化滋养引南来北往游人不绝。整个公园以“一河、两岸、六园、十八景”布局,其中“一河”是指以北运河为核心的规划建设,河水沿岸建有5个功能各异的码头,供游人乘船渡往、泛舟览景。“两岸”指河道两边之路,沿途遍布花草景观,春红秋绿、错落有致。“六园”是指园内六大景区,即潞河桃柳景区、月岛闻莺景区、银枫秋实景区、丛林活力景区、明镜移舟景区、高台平林景区,其中的潞河桃柳、月岛闻莺等景区以花草乔木为主题,不但给人以赏心悦目、神清气爽之感,更与古之“风行芦荡”“槐花黄、举子忙”等景象隔空呼应;而银枫秋实景区更是以漕运码头为背景,以漕粮屯贮为主题,用现代化的形式再现运河两岸漕粮满囤、秋收归仓的喜悦景象,带给人们沉浸式的历史观感。“十八景”展现于六大景区之中,皆傍历史典故而建,比如“枣红若涂”一景取自于乾隆诗句“北枣红时树若涂”,描述了古时通州运河两侧枣树成片的景致,“茶棚话夕”一景则与古时运河沿岸的“关帝庙”有所关联……

除景观设计外,公园里还有一些别出心裁的文化体验活动,比如“国风市集”“非遗文化市集”“汉服打卡”等,让运河文化不但能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到,更能融入生活化于日常,释放出恒久的魅力。

    以河为线 以城为珠

充分挖掘大运河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这一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打造大运河文化带,是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2019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大运河文化保护传承利用规划纲要》,提出了“河为线,城为珠,线串珠,珠带面”的发展思路,一座座因“河”而生、应“运”而起的城市散发出新时代的光芒。

2024年2月6日,北京(通州)大运河文化旅游景区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整合“三庙一塔”、运河公园、大运河森林公园三大核心景点并辐射带动周边,成为大运河文化带上的一颗璀璨明珠,文化和旅游融合的新时代北京景区典范;天津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在杨柳青古镇南侧的元宝岛兴建,该区域将包含多个项目,其中四知书屋约1万平方米,将提供丰富的室内活动空间与山水体验项目;浙江规模化打造大运河沿线江南古镇集群、历史文化街区,让运河文化遗产重焕生机;扬州运河三湾生态文化公园风景如画,中国大运河博物馆人流如织,历史与现代交相辉映……此外,据有关媒体报道,大运河江苏段的年货运量超过5亿吨,山东济宁的龙拱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12万标箱,京杭运河杭州段二通道年均通过2.6万多艘次船舶……千年运河依然发挥着重要的交通、运输功能,在现代物流体系中占据重要位置。

白驹过隙、逝者如斯,千年脉动不息的大运河走进新时代,保护治理与生态建设、惠及民生相结合,改造利用与港口开发、物流货运相协同,吐故纳新展露新时代的芳华,更胜往日荣光,流向未来和远方……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