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数字技术,再现“巅峰之作”

2024-07-05 05:14:45 - 齐鲁晚报

应用数字技术,再现“巅峰之作”

见习记者 李彦霏

济宁报道

细雨中的南旺枢纽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绿意盎然,令人心旷神怡。“半天下之财赋,并山泽之百货,悉由此路而进。”这座承载着大运河厚重历史文化的公园,自2008年开启分水枢纽的考古发掘与遗址保护工作,历经多年发展,已成为大运河的文化地标。如今,在数字技术的赋能下,保护展示工作持续完善。目前,小汶河徐建口到改道口的环境整治方案正在精心设计,新博物馆的建设选址也已完成,建设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馆内展示沙盘。

发掘遗址

再现千帆竞发风采

7月2日,踏入南旺枢纽国家遗址考古公园,细雨如丝,绿意盎然的园区令人心情欢畅。古老的遗迹与清新的现代生态环境相互映衬,树木葱茏,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占地380亩的南旺枢纽遗址考古公园,涵盖了分水龙王庙遗址、运河砖砌河堤、邢通斗门等3处大运河遗产点,以及会通河、小汶河部分河道遗产。”汶上县文物保护中心副研究馆员刘建康详细介绍了南旺分水龙王庙的发掘历程及分水枢纽的工作原理。

南旺枢纽,这座为解决大运河跨越水脊难题而修建的大型综合性水利水运枢纽,堪称17世纪工业革命前世界土木工程技术的巅峰之作。其主要构成包括戴村坝、小汶河、南旺水柜、分水口、节制闸群等。明朝初期,在南旺东北的汶河上筑戴村坝,抬高汶河水位,通过小汶河引入运河,再由南旺分水口向南北两个方向供水。此后又陆续修建多个节制闸,实现了会通河南北段分水比例的精准控制。“此地曾有‘一步踏三庙,十里看千帆’的说法,足见当年的繁荣景象。”

分水枢纽的考古发掘与遗址保护工作早在2008年便已开启。2014年6月22日,大运河成功申遗,此后相继开展了包括河道整治、南旺枢纽遗址考古公园的建设、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的打造以及布展等工作。如今,公园内遗址发掘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原有的水闸、堤坝和分水口等重要遗迹、分水龙王庙古建筑群、运河北堤、宋公祠、关帝庙、禹王殿等均得以保存。不仅如此,在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内,有着丰富多样的文物展览、逼真的模型沙盘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展示。馆中陈列着从遗址发掘出的各类文物,从石碑到建筑构件,它们不仅是南旺枢纽历史的见证者,也映射出当时社会的生活百态和技术发展水平。

数字赋能

持续完善保护展示

数字技术在文化遗产数字化记录与展示领域的广泛应用,为文化遗产的信息存储和传播提供了新的路径。刘建康介绍,我们对大运河遗产南旺枢纽文物资源进行详细调查,获取基础地理信息数据,包括二维数据、三维空间数据、三维模型、历史资料整理、已发掘部分出土文物信息采集、音视频信息采集,文保状况及信息整理等。

“这些资料的采集不仅仅是为了记录,更是为了后续的研究和展示。”刘建康补充说,通过搭建基础文物数字资源库,对采集获取的基础数据信息进行有效存储,实现对南旺枢纽数字资源的系统化管理。部分数据内容已经实现展示与利用,形成线上线下体验应用。

刘建康表示,为了进一步推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我们也在探索文物保护数字资源共享平台的搭建,优化配置优势资源、文物数字资源融合共享,开放数据资源接口,实现协同合作。深度挖掘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的价值,结合不同公众群体,制定不同展示方式,包括青少年教育平台、研学课程开发,博物馆和遗址公园的虚拟数字专题展览,文创产品开发等。

据了解,大运河南旺枢纽博物馆已经开放10余年,全年无休且免费开放。与周边中小学建立联系,为学生们讲解大运河历史,科普南旺分水枢纽原理。通过开展大运河申遗的意义延伸工作,在馆内进行政德教育。今年6月8日举办了“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山东主场城市活动暨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庆祝活动,真正做到了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

目前,园区内的保护展示和标识系统正在不断完善,十里闸的发掘及保护展示工作有序推进,小汶河徐建口到分水口的河道环境整治工作也在稳步进行,使原本模糊的河道边界逐渐清晰。刘建康表示,未来,小汶河徐建口到改道口的环境整治正在谋划,新博物馆的建设也将启动,建设筹备工作正紧锣密鼓地展开。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