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以中心思维涵养城市魅力

2024-07-05 06:57:39 - 深圳特区报

光明:以中心思维涵养城市魅力

大城泱泱,大道光明。

作为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光明区锚定“世界一流科学城”目标,正加快打造原始创新策源地、科研经济先行地、创新人才集聚地,成为深圳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光明城市建设从全域铺开逐步向品质提升迈进,正加速转向以中心思维提升“城市段位”、涵养城市魅力、增强科学韵味的新阶段。

近期,一批大手笔规划和城市配套在光明落地: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率先启动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启用国内单体规模最大中医院、科学公园北翼开园、光明城市候机楼及机场快线启用、光明城站日均往返香港西九龙站班次增至14趟、光明出品原创舞剧《敦煌归来》8月首演……

教育、医疗、交通、文化等领域重大利好纷纷兑现,高品质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光明现代化国际化城区气质和田园都市魅力日益凸显。

国家战略交汇叠加、城市发展能级加速跃升,越来越多的人看好这个城区的光明未来,选择奔向光明。

一场大学与城区的“双向奔赴”

大学因城市而兴,城市因大学而盛。

鲜有城区能像光明一样,同时布局了两所定位“世界一流”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今年5月30日,教育部正式批复设立深圳理工大学。作为新型研究型大学在粤港澳大湾区的“试验田”,深圳理工大学的抱负,是要“融”出一片高端创新人才培养的新天地。

深圳理工大学筹备办主任、先进技术院创院院长樊建平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深圳理工大学的目标是培养优秀科学家、卓越工程师、创新企业家。”学校计划10年建成“深圳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年建成“中国的‘世界一流理工科大学’”。

与深圳理工大学仅一路之隔,已建成投用的中山大学深圳校区,早已成为闻名遐迩的光明区城市新地标。校园建筑群依山就势连绵数公里,红墙绿瓦,气势磅礴。

2015年签约落地伊始,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就确立了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校区的目标。

如今,中山大学深圳校区已有17个整建制学院、2家附属医院、129万平方米的校舍建筑、近15000位师生。在学科体系建设方面,中山大学深圳校区重点支撑临床医学等23个一级学科,已布局建设“双一流”学科8个,归属的15个学科领域均为ESI前1%,药学与毒理学等7个学科领域已进入ESI前1‰。

两所大学所坐落的光明科学城,规划面积99平方公里,聚焦信息、生命、新材料三大领域,集中布局了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目前,在建和运营数达20个。两所大学的“邻居们”,正是这样一批创新动能强劲的大科学装置、前沿交叉平台、科研院所,以及活力迸发的创新产业园区。

“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产业创新都依赖人才,而人才培育的前提是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在国家高端智库·中国(深圳)综合开发研究院公共经济研究所所长汪云兴看来,从国家到地方都在提教育、科研、人才一体化发展,光明科学城的创新实践,是在为深圳乃至大湾区探索出一条教育链、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改革链紧密协同,相互促进,同频发展的创新路径。

高等教育布局之外,光明区基础教育配套同样令人惊喜。为打造与世界一流科学城相匹配的高质量教育体系,近5年来,光明区累计投入教育经费约268亿元,以超常规速度建成一批高质量学校,新改扩建学校30所,新增公办义务教育和高中阶段学位5.6万座,引进20所名校名园合作办学。

今年秋天,又有一批新校园将拥抱学子,包括6所新改扩建学校将投用,新增公办学位10200个。此外,还将新增光明区贝赛思外国语学校等国际化教育资源的投用。

一次迈向全民健康新高地的创新探索

医疗与教育是一座城市的基础,也是评判一座城市竞争力和吸引力的重要指标。

放眼大湾区,光明医疗版图可谓出彩,集聚了全国单体规模最大的中医院院区——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以及华南地区单体规模最大医院——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当前,光明区共有6家大型医院、60家社康中心、355家医疗卫生机构,其中三甲医院3家,总病床数接近5000张,预计2025年将超过1万张。

依托世界一流科学城的建设,光明区集聚了丰富的科研、医学和临床医疗资源,还有雄厚坚实的产业基础。光明科学城布局建设的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中,有10个与生命科学领域相关,为光明区打造大湾区医疗健康新高地蓄势赋能。

6月27日,光明医疗健康领域好事成双,老百姓一天内收到两份“民生大礼”——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率先启动、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启用,为光明科学城优质医疗资源版图再添浓墨一笔。

光明区推动实施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推进更高水平健康光明建设,是推进“健康中国”、全民健康在基层的探索实践,将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更有保障的健康服务。

大型义诊、全民体检、健康科普,近日已有不少居民通过签约加入全民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计划,享受到惠民福利。接下来,还有更多福利和服务等待居民体验。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门诊启用期间,组织了大型义诊,市民参与热情高涨,对医院的高质量中医特色门诊医疗服务给予肯定和好评。

深圳市中医院光明院区启用,不仅助力光明区建设医疗卫生高地、国际医学城核心承载区,还将助推深圳中医药服务体系发展,为光明区乃至粤港澳大湾区市民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优质的中医药服务,标志着深圳市中医药事业开启崭新篇章。

一次跃升“多轨道时代”的全新跨越

近期,交通重磅利好不断释放,最出圈的莫过于深中通道开通,头3天日均车流量超10万。

伶仃洋面,一桥飞架,大湾区翻开“大桥经济”新篇章。

作为大湾区重大科技创新载体布局最集中、创新动能汇聚最迅速、综合创新投入力度最大的区域,光明区有望借助深中通道,加速释放重大创新载体的虹吸效应,进一步扩大光明科学城服务半径、辐射范围和影响力。

对于需要经常出差的光明区政协委员、深圳赛桥生物创新技术有限公司董事长商院芳来说,近期机场直通的便民服务可谓送到心坎里。

6月26日,光明城市候机楼与机场快线(A6光明线)正式运营,单程40分钟即可到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光明城市候机楼的运营,进一步完善了光明现代综合交通体系,有效提升光明区整体城市形象,对促进光明招商引资、拉动辖区旅游业发展、增强区域竞争力和辐射力都有积极影响。

同时,光明区轨道交通建设不断传出新进展,随着13号线二期(北延)、6号线支线二期建设加快,光明地铁将进入多轨道时代。

深圳市城市交通规划设计研究中心监事会主席谭国威认为,“地铁13号线作为联通光明科学城、光明中心片区、南山高新园区、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等重点发展区域的地铁快线,其建设运营将有力支撑光明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除了地铁13号线二期(北延)工程,目前光明区在建的还有6号线支线二期工程。6号线支线被誉为“开往科学城的地铁”,已通车的4个站点沿线,重大科技创新载体集聚浓度高。

6月15日起,光明城站日均往返香港西九龙站班次增至14趟,且早晚高峰通勤时段均有列车经停,群众往返光明、香港两地变得更加轻松便捷。

自2017年以来,光明城站不断升级,日均停靠班次从7趟逐步增长至48趟,客运服务能力节节攀升。

未来,从光明去哪都变得很直接,人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等要素充分涌动,给光明发展带来无限可能。

一座田园都市高品质城区蔚然成型

作为光明高品质“城市会客厅”的标杆项目,近期,科学公园北翼亮相,并迅速成为众多市民的休闲游玩打卡地。

近年来,“公园里的光明”建设硕果盈枝,光明区拥有各类公园279座,公园500米服务半径覆盖率达95%,绿道、碧道超过200公里,人均绿地面积在全市排名前列。

光明拥有山水林田湖资源禀赋优势,独有的“一河九水、百里山环、千顷公园、万亩稻香、科学趣城”特质,成就了一个田园风光和现代都市便利性高度融合的高品质城区,真正让城市因山水而美,产业因山水而兴,人民因山水而乐。

作为正在加速崛起的科学之城,光明区以科学底色涵养城市气质,致力打造科学与城市融合共生的生动图景。“田园里的科学城”深入人心,近悦远来的游客走进光明、游玩光明、爱上光明。

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光明区接待游客408.3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36.18亿元。

光明的城市吸引力还在于推陈出新的高品质文化演出,今年8月,深圳·光明出品原创舞剧《敦煌归来》将在光明首演,一开票即引起广泛关注。《敦煌归来》为光明区文化名人胡沈员2024年全新力作,凝聚了众多国内顶尖主创团队,作为第二十三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委约作品,光明首演后将在上海国际舞蹈中心重磅推出。

科学漫城、文化润城、烟火满城,宜居、宜游、宜业的优质生活圈跃然而出,光明高质量高颜值城市魅力尽情释放。

(红丽)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