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校企“围墙” 共创无限可能——专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2024-07-05 07:00:11 - 云南网

原标题:打破校企“围墙”共创无限可能——专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打破校企“围墙” 共创无限可能——专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百家话职教】

◎本报记者宋迎迎

近日,来自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工业互联网学院的首批毕业生全部走上工作岗位。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身份,那就是海尔卡奥斯与青岛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的首批“定制人才”。

如今,海尔集团已与上千所院校建立合作关系,累计建设实训基地40余处,年培养在校学生及在岗职工4.5万人次。海尔集团还通过HOPE全球开放创新研发平台链接20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搭建产学研用全流程生态,让院校的科研成果走上生产线,打造产教融合新范式、科教融汇新路径。近日,记者专访了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助力个人实现自身价值

记者:您如何理解职业教育实践中的产教融合、科教融汇?

周云杰:教育的根本目的是让每个人都能获得均等发展的机会,在创造更大社会价值的同时实现自身价值。从这一点看,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不仅可以有效提升人才培养的速度与精度,更是实现人才供给与需求高效结合,助力每个人创造社会价值、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手段。

在人才供给端,产教融合、科教融汇最大的优势是打破了校企之间的“围墙”,让企业需求与人才培养“零距离”,能够将企业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等,通过专业共办、平台共建、资源共享等方式带入高校,实现企业工程师进课堂、企业实践案例进教材、教师学生进企业项目,将企业的创新场景搬到课堂上,让学生毕业前就拥有岗位所需的职业技能。

在人才需求端,产教融合、科创融汇能够进一步完善企业的科创体系。面对复杂多变的全球竞争形势,企业必须不断以技术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持续完善自身的科技创新体系。产教融合、科教融汇能够让学生无缝参与到企业的创新活动中,学校的科研成果也能快速进行市场转化,而且可以完善由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协同发力的创新联合生态,加速产业转型升级。

践行“人岗合一”育人理念

记者:海尔集团在职业教育领域进行了哪些探索实践?形成了怎样的校企合作模式?取得了哪些成果?

周云杰:海尔集团充分发挥行业首批产教融合型企业的优势,坚持“人的价值最大化”宗旨,围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人才新需求,联合政府、行业、企业以及高校等主体,共同探索实训赋能、共建产业学院的育人新模式。

目前,海尔集团围绕智能制造细分领域,积极探索课程体系开发、“1+X”证书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双师型”人才培养等,累计开发6大门类286门核心课程,认证技能证书5项,培养合格“双师型”讲师2000余人。

海尔集团与多主体共建的产业学院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践行“学业、就业、创业”的“人岗合一”育人理念,实现了专业教学、岗位能力、创业实践有机融合,搭建起覆盖从课程、实训、认证到就业创业的全生命周期产教融合新生态。

具体来讲,海尔集团探索的产教融合新模式有三大特点。

一是课程开设有新意。海尔集团产业学院的课程是在深度调研企业和产业发展需求后设计的,具有更强的实践性和落地性。

二是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与成长。产业学院的学生在校期间就可以走进企业,在企业的开放场景中进行实践。海尔集团会对产业学院的老师和同学们开放所有生态资源,让他们参与到企业的研发、制造、市场等各环节的实训中。

三是“入学即入行”。海尔集团为产业学院的学生们提供了就业直通车服务。基于新课程和新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根据企业提供的就业机会,更早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答好“人才”“机制”两道题

记者:在您看来,校企如何协同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周云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实现校企协同创新,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我认为要答好“人才”和“机制”两道题。

在人才方面,要走好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之路,培育具备创新精神的可用之才。当前全球产业创新速度不断加快,新技术、新趋势持续涌现,这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考验。应明确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技术创新人才培养方向,通过校企协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以海尔集团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为例,海尔集团正与青岛工程职业学院联合探索“厂中校”办学新模式,打造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教学研究等于一体的产业学院,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以产业实践推动技术创新,以技术创新加速产业实践。

在机制方面,要持续深化产学研用一体化。企业、院校、科研机构要聚焦重点产业链,共享前沿科技成果,持续协同创新。比如,海尔集团打造了“创客训练营”,为在校大学生提供创新创业的实训舞台,构建起产学研用创业创新生态体系。目前,“创客训练营”累计形成创业课题438项,孵化创业项目223个,深度合作高校42所,申请国家专利126项。

打造合作共赢生态链

记者:未来,校企协同创新还需要破解哪些难题?

周云杰:校企协同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需从观念到体系变革突破。具体要解决三方面问题。

第一,要解决专业与产业如何“同频共振”的问题。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需要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龙头企业应充分发挥产教融合主体作用。同时,市场各方应建立共创共赢的生态,在政策引导下建设平台、完善机制,这样才能使产教深度融合,实现专业与产业“同频共振”。

第二,要解决人才培养和产业需求如何“双向奔赴”的问题。原来“千人一面”的人才培育模式,现在需要转变为“千人千面”的个性化人才“定制培养”。应根据产业和企业发展需求,让学生在产业实践中快速锻炼能力,实现多样化、多途径成长。

第三,要解决如何搭建无界生态,共创无限可能的问题。校企协同创新要打破传统“甲乙双方、一纸合同、一个项目、一笔经费”的合作模式,让企业参与到学校项目管理中,行业、企业、院校等多元主体要打造资源共享、能力共建、成果共创的合作共赢生态链,形成学校育人、企业用人的正反馈循环,探索产教融合的最优范式。(宋迎迎)

原标题:打破校企“围墙”共创无限可能——专访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来源:科技日报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