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考古学的新理解

2024-07-05 09:36:59 - 北京日报

陈胜前

对考古学的新理解

《考古学是什么》陈胜前著北京大学出版社

近年来,“考古”成为一个热词,从电视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中国考古大会》到现场直播三星堆遗址的发掘,从各大刊物上的考古栏目到自媒体的考古公众号,考古工作从未像今天这样受到公众的广泛关注。在国家层面上,中央政治局曾经两次就我国考古工作的进展进行集体学习,并且出台了一系列支持考古工作发展的政策。为什么“考古”会这么热呢?

100多年前,“考古”也曾经广受关注,传统的金石学迅速让位于现代考古学。与此同时,中国传统学术也在发生深刻转型,科学成为占主流的认识世界的途径,中国学术开启了一个新时代,而中国考古学则成为时代转型的先驱。从由国外学者主导到中国自己的学者全面主持工作,中国现代考古学逐渐走向独立自主。这一发展的意义是巨大的,它代表科学开始融入到中国文化传统之中,中国开启全面追赶西方发展的征程。

进入21世纪20年代,世界发展的新格局日渐清晰,这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时代的发展画卷徐徐展开。这是一幅怎样的壮丽画卷呢?经过百年的发展,中国学术已经进入世界前列:一方面,在我们的前面已经是“无人区”,我们需要自己去探索;另一方面,我们面临西方与我们脱钩的威胁。依附是走不通的发展道路。最近几年,世界格局加速变化,西方的霸权受到空前的质疑,也许到了需要考虑西方体系崩溃的时候了。这个体系不仅仅是指政治体系,也是文化体系,包括话语霸权。无论这件事是否会发生,我们都需要有所准备。未雨绸缪,我们需要走自己的路,而且我们也确实可以走自己的路了。独立自强,发展中国自身的学术体系、理论体系、话语体系,已经成了新的时代精神。我们是否有这样的能力呢?这不是一个要讨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必须去做的事情,肯定不容易,但是只有去做,才有可能克服困难,取得成功。

这样一个大背景与考古学有什么关系呢?与本书的写作有什么关系呢?学术总是有其时代性的,它需要反映时代精神,如此才可能创造其自身的意义。现代考古学的出现本身也是时代精神的体现,它的每一次转型与时代发展都是密不可分的。也正因为如此,这里首先提到这个大背景,强调其中包含的时代精神。由此,这里想写的,是对考古学的新理解。

按照《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卷》对考古学的经典定义,考古学是一门人文科学,这也就意味着考古学是存在社会、历史以及文化背景的差别的,西方学者的作品可能的确很不错,但是就像我们很难长时间吃西餐一样,大家读起来会觉得有些陌生,因为我们不熟悉其中所涉及的考古材料、文化背景、历史价值等。因此,很有必要写一本有关考古学基础理论方法与实践的书服务于对考古学有兴趣的读者。

在许多人的眼中,考古就是探险、发掘,是一群兴趣独特、爱冒险的人从事的活动。如果只是这样的话,就不会存在考古学这样一门学科了。现代考古学经历一两百年的发展,其渊源还要更加古老,它已经形成了独立的学科理论与方法,并有了成熟的实践,这些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体系。这个体系的核心就是物质遗存。我们需要去调查、发掘,从而发现物质遗存;更需要去分析研究物质遗存,了解它们与过去的联系;再后就是保护与利用。这也就是当代考古学的三大任务。从纵向上看,在考古学发展的早期相对更侧重去发现物质遗存,一些有兴趣的人满世界寻找古代物质遗存,主要是与古文明相关的遗存。在此过程中,他们也就把自己训练成了第一代考古学家。后来,考古学发展越来越强调去探究物质遗存所代表的人类行为,探究它在文化系统中的作用……现在的研究还在不断地深入。当代考古学的发展越来越强调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利用。实际上,横向上也存在类似的区分:对有志于从事考古工作的人来说,部分人可能特别喜欢田野考古,去野外调查发掘,他们喜欢这种在野外闯荡的生活,喜欢那种发现的惊喜,这些人大多在考古专业机构工作;一部分人更多留在室内,他们分析研究材料,发展理论方法,进行整合研究,这些人更多分布在大学之中;还有一部分人是在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工作的,他们需要关注的是如何让物质遗存更好地服务人们的文化需求。

我不禁想起一个我们的传统词语“格物”,格物致知,通过研究物而得到知识,进而帮助我们理解世界,更好地生活。当然,格物是一个比考古学广泛得多的概念,不过其中如何去“格”物,对于我们研究考古学来说,还是很有启发的。科学是格物的一种主要途径。明朝的王阳明年少时与朋友一起格竹子,格了几天几夜,结果生病了。他们如果掌握了科学这个途径,估计会成为植物学家。事实上,科学并不是唯一的途径,如果是文学家、历史学家、艺术家来格竹子,他们无疑更关注竹子所产生的文化、历史、社会的关联。“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苏东坡从竹子那里获得精神熏陶,中国历代文人画竹、咏竹,大多是从人文意义上来理解竹子的。我们把竹子扩充到所有的物(包括物质遗存),其研究的途径都包括科学与人文两条路径,这也是当代考古学理论方法的基本分野。

对于许多人而言,考古学是一门既熟悉又陌生的学科。之所以熟悉,因为在影视、流行书籍中会接触到,印象更深刻的恐怕是旅行参观,我们每到一地,必定要去当地的博物馆看看,还会去看看名胜古迹。但是,考古学又以冷僻而闻名,在公众的眼中,考古学就是一门产生许多考古发现的学科,至于这门学科是怎么来的,何以能够成为一门学科,乃至考古学究竟是干什么的,与公众有什么关系,都不是很清楚。围绕这些问题,我确定了本书的构架。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教授)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