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戍边将士的食谱

2024-07-05 09:36:57 - 北京日报

本报记者朱松梅

还原戍边将士的食谱

尹达,38岁

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北京长城科技考古研究发起人,多学科技术手段为长城历史文化研究提供科学支撑

风霜侵蚀,坚固如长城尚且会变残破,岁岁荣枯的草木更是早已湮灭。“植物考古,让千百年前的植物有机会讲出当年的故事。”北京市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尹达说。

箭扣长城修缮五期项目考古发掘今年4月开工,6月初,尹达再次来到考古现场,还在山下搭建起了临时的“浮选实验室”。从山上敌台里采集的土样被兑上清水,搅拌沉淀后,尹达将一勺勺“泥汤”倒进孔径仅有0.2毫米的标准检验筛中,黑色的炭化物留在了筛网上。

暑气蒸腾,不动都冒汗,尹达却干得很兴奋。这些黑色炭化物可是她的宝贝。古时,植物在埋藏前经过火的烧烤,变成了不易腐朽的炭化物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对稳定,能够帮助今天的研究者复原古代的生态环境,探索戍边将士食物生产的起源与发展过程,以与文献互相印证。

2019年起,“先考古、再修缮”成为长城保护的新理念。此后,大庄科、八达岭、箭扣等长城的考古现场,出现了尹达忙碌的身影。

“砖石、器物、骨骼等遗物肉眼可见,但炭化植物遗存多以毫米计量,且混杂在土壤中,肉眼很难观察到,不主动采集和提取是很难被发现的。”尹达说,要想把它们筛选出来,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浮选。小水桶浮选法就是将一定量的土壤样品放入盛满水的水桶中,缓慢搅动后耐心等待。土样中炭化植物的比重小于水,遗存会浮出水面,收集、阴干后,进入实验室通过显微镜鉴定并量化分析。

北京段长城大多雄踞山峦之上,让浮选这一环节变得格外艰难。尹达举例:发掘一个敌楼就要采集大约50份土样,每份在5至15升左右。长城上没有水源,不论是把土样背下山,还是把水抽上山,都很费时费力。

根据长城遗址浮选的经验,一份土样大概只能浮选出50克以内的炭化物,其中有研究价值的植物遗存就更少了。研究人员就这样一点点采集和挑选,鉴定出谷物、豆粒、果实、坚果和药材,也有花草籽、植物根系、布料纤维等。这些不起眼的样品中,藏着数百年前戍边将士的衣食住行。

尹达随身背着笔记本电脑,打开文件夹中的照片,一个微观的炭化植物世界展现在眼前:几粒小麦、一粒水稻、几颗杏核……它们大多黑不溜秋,普通人根本认不得,尹达却能够精准判断。“我当然也有认不出的。”她说,比如在八达岭长城发现了几粒一时无法确定种属的植物种子,她翻阅了几本药用植物图鉴并请教了相关专家,最后才确认那是可治疗多种疾病的夏至草的种子。

戍边将士们吃什么?文献上并没有过多的详细记载。根据浮选获得的植物遗存,研究人员结合文献大致推断出明代的军粮种类。“我们根据出土的农作物,判断戍边将士的主粮有小麦、粟、水稻和大豆等,并有炒面、炒米、蒸煮烤米面等多种烹饪方式,具有耐保存、便携带、易烹煮的特点。”尹达说,将士们还会采集长城周边的经济作物,如栗、枣、杏、桃等植食资源作为食物补充。

令人惊喜的是,大庄科长城在浮选时曾发现一粒花椒,很有可能是制作火勺时增添风味的调味料。“延庆永宁火勺是非遗,直到现在,师傅制作时仍会加入椒盐。这很可能是戍边将士和当地居民饮食文化深度融合的结果。军粮的便易性、多元性和机动性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今时的日常餐饮。”尹达说。

在北京段长城的植物考古中,尹达已在数不清的炭化物中发现了小麦、大豆、赤豆、水稻、荞麦、高粱、大麻、桃、杏、枣和葡萄等。随着植物考古的持续进行,还将有更多植物遗存被发现,更丰富的历史场景将被还原和印证。

今日热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