换个标准,美国和印度的GDP就可飙升,不可思议吧

2024-07-05 09:33:57 - 南生今世说

通常情况下,我们看到的2024年第一季度全球主要大型经济体的成绩单是这样的:美国经济同比上涨2.9%,叠加通货膨胀的激励,按市场价格核算的名义GDP已上涨至69252亿美元(如下图)。

换个标准,美国和印度的GDP就可飙升,不可思议吧

同期,中国经济提升5.3%,增长势头依然远超美国。但可惜的是,中国境内的各种商品、服务价格整体趋于通缩,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又出现了3.6%的贬值,这导致:中国一季度经济规模。

按美元计算仅小幅提升至41716亿美元,降至美国的60.24%。看到这里,相信会有部分网友感到纳闷了,因为:他们在其他媒体上曾看到美国商务部将一季度经济增长率调整至1.4%的报道。

他们还曾在其他媒体上看到,以美国为参考基准,中国一季度GDP占比已跌破60%的关口的新闻。那为什么在南生整理的表格中,却并非如此呢?

这是因为:美国一季度GDP有两个数值

采用未经日历和季节调整之规则(简称未季调),美国经济同比上涨2.9%,完成的名义GDP为69252亿美元。中国经济核算方式也是基于“未季调”这个大类的,按尽量采用相似口径的逻辑。

南生在报道美国经济新闻时,会优先选择未季调规则体系的。但美国人的习惯和我们不一样啊,犹如:我们将汽车、火车的时速采用“公里”,汽油用“升作为单位”,而美国却使用“英里、加仑”。

按美国人自己的习惯,也就是“季调”标准,那一季度的经济环比增速为0.35%,将单个季度的环比增长率,年化后的得到的增速就是1.4%。并由此得到了季调标准下的GDP,高达70673亿美元。

季调标准下,我国经济规模跌破60%关口,降至59.03%。不管采用何种方式,在通胀和汇率等因素影响下,中美之间的GDP差额在扩大。日德两国也是如此,日本经济走势略好于德国,但GDP却被赶超了。

还有我们的邻居——印度

莫迪总理上台后,将印度国民经济统计规则的标准体系大类,由之前的生产法,也就是核算农业、制造业、建筑业、采矿业、信息、金融、保险、餐饮、交通、房地产等各行业的增加值。

改为支出法,突出:私人投资、私人消费、政府投资、政府消费、贵重物品处置、自由裁量误差、商品与服务的净出口。看清楚是“净出口”,不是“进出口”哦——这是新的核算规则。

换个标准,美国和印度的GDP就可飙升,不可思议吧

按新的核算规则,2024年第一季度,印度全社会创造的名义GDP规模为782814.8亿卢比(如上图),同比大涨7.8%。按平均汇率换算为9428亿美元,再度超过英国,位居全球第五名。

若采用生产法,也就是旧的统计规则,那印度一季度的经济规模将降至709743.5亿卢比,同比增长率不再是7.8%,而是6.3%。GDP按美元计算降至8548亿(如下图),略低于英国,而不是超过。

换个标准,美国和印度的GDP就可飙升,不可思议吧

不可思议吧!换个标准,美国和印度的经济规模就可在原有基础上实现飙升。其中,印度一季度GDP采用新规则后,将暴涨至9428亿美元,与原来的规则相比,将经济规模拔高了10.3%。

前文提到的印度一季度经济按不同规则核算的图表,还是需要继续解释的,似乎显示的是:2023-24财年的第四季度,不是2024年第一季度啊。

这又是印度经济核算的特色,用的是“财年”,而不是自然年份。印度2023-24财年(可简写成2024财年)是从2023年4月开始,到2024年3月结束。

2024年的1月至3月,是印度2023-24财年的第四季度,这不就是2024这个自然年份的第一季度嘛。这种转换,还是南生在之前文章中强调的“入乡随俗”,将国外媒体的报道转换成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内容。

实际上,日本、英国、法国、意大利、德国、西班牙等国公布的国民经济统计报告中也存在着不同核算规则下的不同数据。例如德国,未季调的同比增长率为“下降0.9%”,季调后的降幅为0.2%。

还有法国,季调标准下的一季度经济同比增长率为0.9%,季调后为1.1%。美国和意大利这一次比较特别,不论是用季调还是未季调标准,同比增长率都是2.9%。对此网友们如何看待呢?本文由南生撰写,欢迎转发、评论、留言和分享!

今日热搜